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逍遥小衙内 > 第208章 倭寇来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至于海肠捕捞的合法性,辛清纯也考虑的相对周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海肠是优质的味精原料,不光长得像裸体海参,其营养价值比起海参也不逊色,这么好的东西,为何皇帝不能拥有呢?

    做出味精来,隔三差五的,给乾秉帝多送一点儿啊,海边能晒盐,为何不能在近海捕捞海肠?

    届时皇帝吃的高兴了,或者赏赐臣子,或者允许民间买卖也有可能,到了那个时候,全国市场那么大,一个昌邑县的产出,怕是还供应不过来呢。

    但是这些想法,辛清纯都没有对潘国林一众官员明说,只是私底下与鲁小明进行了沟通,也算是打消他心中的疑虑。

    忙完了试炮的事情,辛清纯来到莱州的目的便已经完成了大半,至于对昌邑县经济发展的思路,目前还没有想到好的法子,只能先从海肠开始,待将来朝廷对海禁一事有了新的政策,再想法子争取莱州港的建设规划,这应该是户部计划司的职权范围,届时知会王仁亮一声即可。

    由于对海肠制作味精一事尚未有先例,因此鲁小明安排巡检司兵卒先行捕捞了一批,海肠是渤海湾沿海泥沙岸潮间带下区及潮下带浅水区底栖生物,但是多年来,人们都把它当作“鱼饵”使用。

    即便是在辛清纯穿越前的后世,真正把它用来制肴不过几十年的历史。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具有温补肝肾、壮阳固精的作用,特别适合男性食用。。

    恰巧这几日昌邑是晴日,阳光很暖地晒在在一批海肠上,没几日功夫,就将海肠晒干了。

    焙干后的海肠再磨成细细的粉末,等菜肴出锅前撒点海肠粉末,菜的味道马上就会变得奇鲜无比。

    这海肠只有渤海湾有产出,制作简单,产地单一,这就是辛清纯送给鲁小明的提振昌邑县经济发展的第一份大礼。

    第一份海肠粉制作出来,辛清纯安排李少悔在菜品里添加上,与鲁小明品尝口感试吃,正大加赞赏这添加了海肠粉菜肴的美味时,忽然听得手下衙役来报,倭寇来袭。

    县令是干嘛的,县令有守土之责。

    鲁小明听闻,迅速放下手中碗筷,冲出房间。

    辛清纯却是张大了嘴巴,他两世为人都没有经历过战争,来到小小的昌邑县,战争却找上了门来。

    鲁小明既然已经冲了出去,他这个正儿八经朝廷任命的巡视海防的按察副使自然不可能龟缩或者逃走,于是也走出房间。

    这时候,鲁小明已经在召集县里各家大户派出壮丁,加上衙门几十名捕快帮闲,居然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凑出了二百来人。

    见辛清纯立在庭中,鲁小明欲劝说留在城中,却被辛清纯拒绝,他怎么可能看着兄弟带着二百来人前去冒险,怎么说,辛清纯此次来莱州府,可是带着三个营的官兵呢。

    这些官兵的战斗力,比巡检司那百十人弓兵可强了太多,更何况眼前这二百乌合之众。

    当下二人上马,带着六七百人直奔三山岛而去。这个时候,潘国林等人不知道去了哪里。

    此番前来袭扰的倭寇,人数大概在千人左右,二十几艘船,巡检司官兵用望远镜率先发现了倭寇,这个时代的船只行驶又慢,因此辛清纯、鲁小明带人来时,倭寇尚未抵达。

    料敌先机,从来是战争制胜的法宝之一,而因为有了望远镜,昌邑县巡检司做到了。

    但若是辛清纯没有带来三营人马,仅凭着百名巡检司弓兵加上鲁小明东拼西凑的二百来人,肯定又是抵挡不住这些倭寇。

    而布置在岛上的六门大炮,此时已经取下炮衣,装弹已经完毕,因为并不熟悉大炮的使用,虽然倭寇船只早就进入射程,巡检司巡检下令打了一轮炮弹之后,发现并没有对倭寇形成事实上的伤害,而那一轮炮弹不知道飞向了何方,所以第二轮装弹后,犹豫着没有进行第二轮发射。

    辛清纯抵达三山岛后,果断接过了指挥权,命自己带来的工匠和熟悉大炮性能的官兵上前,接管了六门红衣大炮。

    此时即便不用望远镜,也已经能清晰地看到大海中倭寇的船只。

    在辛清纯的命令下,操炮的官兵迅速调整射距和角度,没用多少时间,六门大炮就陆陆续续地响了起来。

    通过望远镜,辛清纯清晰地发现,这一轮射击,虽然没有打中倭寇船只,但是显然倭寇船队已经出现了慌乱。

    这等利炮,巡检司官兵这里都不甚清楚它的威力,何况是远道而来的倭寇?

    眼见三山岛上在如此远的距离发射来炮弹,倭寇船队上一阵慌乱,队形先就乱了。

    船队一乱,就容易挤作一团,这时候,六门红衣大炮的第二轮射击来了。

    六门大炮,只有两枚炮弹命中,其中一发炮弹正正击中船身,穿透力极强的尖头弹打进船体爆炸,当即将船只击沉,而另一枚炮弹,却是好巧不巧地从船只上方划过,击中了一艘船的桅杆。

    这一来,虽未将船只击沉,但是失去了桅杆的船只,只能在大海中打转,再也无法前行。

    这两炮击中,极大地提升了守军的士气,欢呼声中,操炮的士兵更加有了信心,装填速度也加快了。

    与之对应的,是一群倭寇都傻了眼,十余艘倭寇船只加速驶来,而余下的十来艘船只,停滞不前,似乎在守护那被击断桅杆的大船,不知道那大船之中,有何等重要的人物。还有两艘敌船,居然就调转方向,逃走了。

    于是,接下来炮声隆隆,炮弹不时地向倭寇船只飞去。

    可惜的是命中率太低,差不多每门大炮又发射了六枚炮弹,这六六三十六枚炮弹,除却其中一枚穿过敌船船帆而过,却一次也没有再击中敌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