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逍遥小衙内 > 第214章 临江仙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辛清纯砸吧砸吧嘴,觉得自己有些走火入魔了,压住心中的躁动,郑重谢过杜维,乘车回府了。

    说实话,他根本没觉得自己在三山岛做了些什么,没有指挥若定,也没有挥斥方遒。

    至于制造出升级版的红衣大炮,他觉得更多的是罗然的功劳,况且自己已经因为望远镜和红衣大炮升至从四品的将作监博士了,不应该再得陇望蜀。

    回到辛府,辛清纯在见到高曼玉和辛鸣之的那一刻,就将所有不切实际的念头都抛掷九霄云外。

    高曼玉正在逗弄着辛鸣之玩耍,看得出来,高曼玉是真心喜欢辛鸣之,或者说,她是真的想要一个孩子。

    见到辛清纯,高曼玉一把抱住辛鸣之,迎了过来:“夫君,看鸣之多可爱。”高曼玉眼里漾出如水般的柔情。

    辛清纯伸出手,不知道先摸一下辛鸣之的嫩脸,还是先摸一下高曼玉的俏脸。

    好尴尬。

    “我先去净手更衣,回来再抱抱你们。”在高曼玉娇嗔的注视中,辛清纯闪身去更衣了。

    郑丹竹已经微微显怀,辛清旭太勇猛,郑丹竹又有了身孕。

    高曼玉喜欢这个小侄子,因此辛鸣之近些日子,常常便由李氏和高曼玉这个婶婶看顾。

    李氏喜爱孙子,但是,仿佛,高曼玉这个婶婶更加喜欢一些,高曼玉又年轻,因此更多时候,辛鸣之是由高曼玉宠在怀里。

    净手更衣后,辛清纯正要出去与娇妻凑到一起,转身间却看到临窗书案上摆着一笺素纸,上面有数行墨痕,抵近身一看,正是高曼玉的笔迹,却是当年自己写下送给她的一首《南歌子》:

    串起瑶台梦,风干岁月花。翻书长在页眉斜。敢问东君最早到谁家。

    露下天如水,陇头月似纱。褪红衫子旧些些。犹见当年踢脚小蛮丫。

    眼睛突然湿润了,两世记忆涌来,让他感觉,只有此刻,才是自己最幸福的辰光。

    一只手在纸上摩挲着,久久不肯起身,自己有多久未对爱妻题写诗词了?婚后是不是就忘却了所以,什么时候眼前这种种幸福,仿佛变成了理所当然?

    辛清纯一时情动,干脆移过来一页空白,就着尚未干涸的磨,细细将笔毫润了,提笔写下:

    多谢长君知我意,几回折寄东风。新来未改旧形容:扶窗因病酒,辍笔为词穷。

    应有桃花开又罢,梅花待至初冬。婷婷最是木芙蓉。一樽清浅露,如此女儿红。

    将这首《临江仙》书写罢,持起来轻轻呵气,待那墨痕干了,置于桌前,与之前的《南歌子》放在一起,左右摇着头看了看,听着屋外娇妻和小侄子的欢笑声,嘴角微微上翘,又移过一页空白,写下另一首《临江仙》:

    腕底余红吹欲断,玲珑小院轻风。几番醉里画形容。几番痴绝了,疑是乍相逢。

    软趁梅花三两点,此身怯与花同。梅花尚好偎青筇。那年双燕子,啾啭入帘栊。

    又是一年要过去了,新春将至,整个辛府,每日里暖洋洋。

    乾秉帝近日胃口大开。

    不是因为过年了饮食丰富了,事实上,身为皇帝,每一天的饮食都像过年。

    乾秉帝也纳闷啊,不仅是他胃口好了,皇后胃口也好了,后宫所有人胃口都好了。

    是不是换了厨子?召人一问,才知道是近期的菜肴里加了一种叫做‘味精’的调味品。

    这就很神奇了,于是细细打问之下,乾秉帝知道了,这是状元辛清纯令昌邑县巡检司在海边捕获了贡上来的。

    哎呀,这大海里还有这等好东西?

    这东西多好,原本喝腻了的珍珠翡翠白玉汤,自从加了味精,都变得更加鲜美可口,怎么也喝不够。

    朕的海岸线数千里之遥,按道理来说,这里面的好东西都是朕的,可是祖制却不允许下海,这不科学啊。

    乾秉帝现在的心里,就觉得自己摸到了一把打开宝藏的钥匙,他绝对相信,似味精这等神奇的调味品,甚至包括珊瑚、珍珠等等,都只是宝藏中的冰山一角,是无数宝藏中微不足道的一角。

    可是,这宝藏的大门近在咫尺,自己却不能打开,这,就很难受了。

    乾秉帝心中一旦产生了这个念头,就好像春天的狗尾巴草,遇了雨水,疯长起来。尤其是每次用过膳之后,这种想法愈加的强烈。

    正在此时,又有抗倭捷报传来。

    这是来自大皇子一系挂帅抗倭的战果。

    一支五十三人的倭国武士,挟带百余人的倭国浪人和贫民,从绍兴登陆,一路劫掠浙江、安徽、江苏三省之地,甚至差一点儿进犯到了南京城下,八十多天的时间里,伤亡明朝官兵四五千人,最终在苏州浒墅关附近,被数千官兵灭之。

    绍兴知府来的奏章里言道:“引弓射之,贼悉手接其矢,诸军相顾愕贻,逐俱溃。”

    又有言:“盖此五十三人者,滑而有谋,猛而善斗,殆贼中之精选,非常贼也!”

    大皇子一系挂帅抗倭的将领,亦传了捷报回朝,言明在苏州浒墅关灭杀倭寇一百七十余人。

    这些奏折的信息凑到一起,乾秉帝就明白了。

    哦,你跟朕说,倭国来了五十三人‘特种兵’,伤亡我朝官兵四五千人?最后在苏州浒墅关被我朝几千人围困灭杀?

    以一敌百么?

    还是以百击一?

    珍珠翡翠白玉汤瞬间不香了。

    朕操,特么的我大明朝不要面子的么?这特么是捷报?特么的朕是傻子么?朕特么的没有脑子么?

    乾秉帝一股无名之火直冲朝冠而起,险些就把朝冠给冲掉了。

    造船、造大船,朕要御驾亲征!

    很显然,乾秉帝急眼了。

    御驾亲征是不可能的,茫茫大海,满朝文武,任谁也不可能让一国之君去犯险。

    可是,被动就要挨打,无论什么样的战争,战场既然摆在明朝疆域,哪怕是何等的胜利,都免不了我朝军民的伤亡,都免不了被掳掠。

    除非,像三山岛战役那般。

    乾秉帝心中一动,突然想起了状元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