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逍遥小衙内 > 第217章 封赏那些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鲁小明正在县衙里伏案疾书,这几日他连日来在沿海村庄调研慰问,有了一些思路,正在写明年昌邑县的发展方略。

    他并不知道,一场由辛清纯推动的富贵,正要落在他的身上。

    第二日一早,张一丰先去了内阁。

    顾爱农见张一丰前来,目光一时有些躲闪,但能坐上次辅之位的,都是千年的狐狸,目光只躲闪了一下,便恢复了正常。

    放下手中公文,起身招呼张一丰坐下,又吩咐奉茶。

    张一丰也不绕圈子,将辛清纯的请辞军功的折子递了过去。

    这上折子的程序,此时已经无人计较。真按程序么?真按程序就不该让人家主动上这个折子。

    顾爱农厚着脸皮打开折子,又厚着脸皮夸赞一句:“不愧是三元连中的辛清纯,文采就是好。”

    张一丰咧了一下嘴,想说句啥又没说出来。

    看完了折子,顾爱农看着张一丰的脸色,正要说几句宽心的话,却被张一丰截住了话头。

    只见张一丰扬了扬手中那首《浣溪沙·感怀》,对顾爱农说道:“辛家小子之所以答应主动写了辞功折子,是有一个条件。”

    顾爱农扬了扬眉毛,声音低了下来:“什么条件?”

    “辛清纯可以不要这个军功,但这三山岛战役的功劳不能埋没,他想将这首功之位让给昌邑县令鲁小明。”

    顾爱农闻听,一颗心重新又放回肚子里:“这个好说,本官做主应下了。”

    这三山岛战役,朝廷定的是大捷,本来就有鲁小明不少功劳,无非就是将这功劳的比重加大一些。

    在这些内阁要臣的眼里,县令什么的,何曾放在眼里。

    正经是辛清纯这从四品,再往上升,那才是牵一发动全身,越接近金字塔顶,越惹人瞩目,越不好安排。

    听到顾爱农应下此事,张一丰茶也不喝,起身将《浣溪沙·感怀》交给顾次辅,转身回翰林院去了。

    顾爱农看着张一丰走出房门,扶着椅背坐下来,打开手中纸笺:

    一尺方笺困此身,每因笔下费精神。可怜虚妄已三春。

    大事于今惟去病,山花到死不栽盆。何须风月苦留人。

    顾爱农掩上这首词,一手扶在眉间,狠狠地摁了两下。

    大事于今惟去病,山花到死不栽盆。啧,既然身在朝堂,如何能由得了自身?不过这小子倒是有股子志气,也罢,我就豁出去这把老骨头,为那鲁小明推上一把。

    有了辛清纯这封辞功的折子,在内阁的推动下,停滞了多日的三山岛大捷后的封赏事宜,又开始缓慢而坚定地启动起来。

    这一回兵部得了内阁的意图,兵部功授司和职方司的动作前所未有的快,那架势,好像要趁着过年封衙前,就要把这事办完的感觉。

    “这不是这帮家伙的常态。”杜维这一天来辛府拜年,在辛府花厅里,劈头就是这一句。

    辛清纯笑了笑:“动作快还不好吗?如果再快一些,没准过年的时候,鲁小明就能接到朝廷的封赏呢。”

    路途虽远,但也不是不可能,毕竟一小队人去传旨,比大队人马行军,还拉着红衣大炮要快的多。

    杜维急了眼:“你根本就不知道兵部如此做的真正原因。”

    他舔了舔嘴唇,扭头向窗外看了一眼,回过头来,附身凑近辛清纯说道:“大皇子一系挂帅的将领,也等着封赏呢,这三山岛战役在浒墅关大捷之前。没道理浒墅关大捷的封赏到了,三山岛大捷的战功还没评定出来。”

    辛清纯惊讶地问道:“浒墅关大捷?”

    几千朝廷正规官兵,在苏州浒墅关灭杀倭寇一百七十余人。

    这也能定为大捷,就已经令人无语了,关键是,战场为何在苏州浒墅关?

    因为先是一支五十三人的倭国武士,挟带百余人的倭国浪人和贫民,从绍兴登陆,一路劫掠浙江、安徽、江苏三省之地,甚至差一点儿进犯到了南京城下,八十多天的时间里,伤亡明朝官兵四五千人,最终才在苏州浒墅关附近,被数千官兵灭之。

    “我朝的大捷,如此不值钱了?果真若此,那么这奖,不领也罢。”辛清纯想起上一世某明星在颁奖典礼现场掷地有声的话,不由得活学活用的说出了这一句赌气的话来。

    杜维一时无语。

    又过了几日,该安排封衙休沐的事宜了,本朝的春节,“凡每岁正旦节,自初一日为始,文武百官放假五日。冬至节,本日为始,放假三日。”“令元宵节自正月十一日为始,赐百官节假十日。”

    将作监平日休沐日里,因为高炉停火影响工期,所以辛清纯参照上一世的调休制度,安排的倒休。

    可是这春节假日,是必须要停炉的。

    因此,假期安排要提早,留守值班的必须要有,工匠们的保密工作也要做,这涉及到大明朝的核心武器的机密,万万马虎不得,想想当年军器局的叛逃案,就可见一斑。

    好在,自己的两个副手得力,自己只要提出大方向,罗然和王齐科立刻就给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等到忙完了这些,安排人去关中给外公外婆还有舅舅送去年礼的下人也回来了。

    接下来该去丈人家去转一转,休沐日来来往往的应酬多,反倒是不如正常上衙的日子清闲,于是辛清纯携了高曼玉,赶了个不忙的工作日,带了各样年礼,又去高家走了一趟。

    都在京城,往来就是方便,高明献得知到女儿女婿要登门,也特地推掉了所有应酬,在家等候。

    如今的高家,在京师已经立足很稳,做着皇家的香水生意,又有白螺酒这等暴利消耗品的支撑,在京师商界里,俨然是一等一的存在。

    大舅哥和二舅哥也在家,大舅哥也已经成婚,浑然不似原先那般不靠谱的模样。

    要不说这男人啊,还是得结婚,不结婚之前,再优秀的男子也就是个孩子,一旦结婚成家了,大多数男子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有担当的汉子。

    这样的例子,作者身边很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