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逍遥小衙内 > 第216章 给我兄弟升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首词的幽怨,比不过辛清旭幽怨。

    这老头不地道,明明是父子三人,为何要生生的把我们拆散?

    却见那老头,哦,却见张一丰持着这一卷词的手微微颤抖了两下:“海瑞可知,老夫写这两首词的用意?”

    海瑞是张一丰为辛清纯取的字,这时候称呼起来,让辛清纯心下一动。

    辛清纯两世为人,加起来年纪得有快七十岁了,在听到老师说起顾爱农去翰林院寻他的时候,心中已是一动,再联想到老师这不同寻常的登门,就觉得老师此来不是送两首词那么简单。

    师徒如父子,哪里有老子给儿子拜年的道理?

    当下再看这两首词的内容,竟然透出了如此的无奈,‘结算人生如逆旅,车轮,一路行来深浅痕’,这一句话送给自己,是何用意?

    似有所悟,但是,他又如何猜得到?

    张一丰的手又抖了两下,看着辛清纯,一时间张不开口。

    是啊,内阁一众阁老张不开口,把说服辛清纯的事情交给顾爱农,顾爱农也是好面子的,也张不开口,便去翰林院寻了张一丰。

    可是张一丰不要面子的么?

    道理他懂,他知道此时辛清纯推却了这场升迁的富贵,实际上反而是好事。

    但是,为何他一夜睡不踏实,早晨起来转悠半天才写下这两首词,又拖到晚间了才来到辛府?

    这是因为,张一丰要脸!

    此时张一丰的心里,已经将内阁一众阁老骂了个千朵万朵桃花开。

    张一丰张不开口,许多话憋在心里,于是书房里的气氛逐渐的就凝重起来。

    静谧的书房里,突然几声咕噜噜的声音响起,张一丰脸色一红,复又坦然:“笑什么笑,老夫尚未用餐。”

    这老头,何尝有人笑了?

    这时候,辛清旭跑的比兔子还快:“我去我去,我去吩咐备饭备酒。”

    酒,还是辛清纯独家酿制的百里醉,依旧是在三棵树,用了十坛上好的白螺美酒反复蒸馏而成,度数在七十度左右,三坛。

    这酒太过浓烈,截止到目前为止,只是辛家自用,高府上都没有。

    辛府花厅。

    张一丰好艰难才将一口酒吞了下去,砸吧两下嘴,感受着入喉的辛辣和那穿肠的舒爽。

    辛无疾父子三个陪坐着,每人也斟了一盏。

    有些话,酒桌上聊,就放得开了。

    听张一丰借着二两酒说明了来意,辛清纯瞬间秒懂却没有当下答复。

    ‘封侯非我意,惟愿海波平’,这首诗听着提气,也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

    高尚吗?高尚。

    但是辛清纯怎么想的?我可以不在乎,想当初杜维对自己说了那番话,分别转身之际,他就已经压住了心中那股躁动。

    是的,你不给,我不在乎。

    但是现在,朝廷的意思是让他自己先主动提出来不接受封赏,让他心里很别扭。

    他不表态,辛无疾却是在一旁狠狠地瞪着他。

    啧,不答应不行了,反正自己也没想着要再次升官,老师晚饭都不吃跑到府上来,还写了那么情真意切的一首词送给自己,台阶也有了。

    辛清纯一叹,举起酒杯道:“老师,我可以主动提出拒绝封赏,但是有一个条件。”

    话没说完,辛无疾又狠狠地瞪着他,那意思是说:老师在当前坐着,你还敢提条件?

    辛清纯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兄弟得往上升一升才行。”

    辛清旭哐当一声,把个汤勺扔到了地上。

    我听到了什么?我兄弟给我要官呢?不错不错,果然是亲兄弟,以后一定要对他好,以后再也不欺负他了。

    “此次去到莱州,我对当地的吏治很不满意,唯有昌邑县令我耳目一新。”辛清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对张一丰说起来自己到莱州后的种种见闻。

    他在这里说着,张一丰在那里认真地听着,辛清旭却是张大了嘴巴,吃惊地看着辛清纯,满腔的热血已经冰凉。

    这小子谁家的?是辛家的么?我怎么听着他是鲁家的?

    辛清纯的想法很简单,三山岛战役的功绩,不容抹杀,既然自己不适合升官,那就将这功劳给到鲁小明身上,本来三山岛战役鲁小明表现就很出众,再加上自己辞功让给他,一个偏远小县的县令,升上个一级两级的,总不至于让你们这些阁老为难吧?

    张一丰也觉得这个要求不过分,慨然应下。

    话说透了,酒也喝了,再回到书房叙话的时候,气氛就不一样了。

    辛清纯干脆就借用了父亲书房的纸笔,略一沉吟,将请辞三山岛战役军功的折子写好,又取了一笺,写下一首词,请老师转交给阁老。

    浣溪沙·感怀

    一尺方笺困此身,每因笔下费精神。可怜虚妄已三春。

    大事于今惟去病,山花到死不栽盆。何须风月苦留人。

    可怜虚妄已三春,从考童生试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个春秋。这是字面意思,其实辛清纯自己认为的是穿越过来三年了。

    大事于今惟去病,说的是朝廷中的一些病态的做事方法,比较隐晦,懂得自然懂。

    山花到死不栽盆,这是表明了自己的意向和风骨,用意与那句‘封侯非我意,惟愿海波平’仿佛,这种风骨,都是写给别人看的。

    这依旧是上一世保定府月依然的大作,辛清纯抄过来,毫无违和之感,竟觉得恰到好处,好像前一世的好朋友知道自己要穿越,提前写下这些诗词,好应用在此刻一般。

    唯一改动的,就是月依然原作为“一尺方屏困此身”,可惜现在这个时代去哪里找电脑,于是辛清纯只好把电脑屏改成了一笺方纸。

    父子三人将张一丰送出府门,待看到马车去的远了,方才转身,这时候,辛清旭看向辛清纯的目光,目光里那种幽怨的情绪,即便是如山水第一傻这般的遣词造句的高手,一时也形容不出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