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疯狂县令 > 第23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关于乞丐和流民安排一事,年前,朱二曾用朱府朱二少的名义投拜帖给京城府尹,还特地写了章程。

    可惜对方客客气气地见了他,又客客气气地听他说完话,最后客客气气地把他送了出来,从头到尾都没让他有机会掏出那份章程。

    朱二没有忽略对方眼中的嘲笑和不以为意。

    你看,他就算顶个朱二少的名头,真正有权有地位的人还是不把他当回事。京城府尹能出来见他,没全程都让自家儿子打发他,就算很看得起他了。

    奇怪的是,他都能看出的不妥,为什么这些掌管京城的大官们会看不出来?

    也许他们不是不知道不妥,而是他们已经有后续计划?或者他们笃定就算出事也能处理得好?再或者他们只是单纯地怕麻烦,宁可等事情出来后再考虑如何解决?

    朱二觉得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他见过的官员中,有的能把自己操劳至死,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而有的却悠哉闲适,风花雪月才是他们的主要人生。

    他不想学前者,但也不羡慕后者,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用在官员身上绝对没错。

    朱二慢慢走在后面,偶尔跟鼠姑和大宝说两句话。他的诗性不大,更喜欢路边小吃,看到有鼠姑和他自己喜欢的,就让奴仆买来,大家分着尝尝。

    保护的奴仆们被人群挤压得不得不一点点收缩保护圈,咬着牙硬往前挤,同时还要维持队形把主子们护在中间。不过还好二少爷想着他们,不但让他们轮流来,累了还有吃的喝的。

    朱小四被这些府中难以吃到的小吃点心迷得神魂颠倒,只觉得这个多年没见的二哥哥非常好,而且这位二哥哥不但喜欢买东西给他们吃,路上还故意放慢速度配合她的脚程,简直太温柔太体贴啦!

    朱小四心里慢慢放开,看到好奇的也会伸着手指问两个兄长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朱三对小丫头耐心很好。

    朱二有鼠姑陪在身边,心情也很好,虽然鼠姑不让他去牵她的手,偷偷的也不行,但他还是眼中含笑,看人的目光都带了一点温暖。

    至于乞丐和流民的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就算想再多,没有权力也没有人听他的,也没用。说给自家祖父和父亲听?算了吧,他们不骂他多管闲事就好。

    大宝注意到自家少爷的目光,在心里深深叹了口气。就是他都知道少爷想要娶鼠姑根本就是件不可能的事情,更别说是给予正妻之位。

    鼠姑人是很好,但无论是面貌还是地位,都真的和少爷差太远了。

    希望少爷早点走出来吧。高虎说了,少爷这叫雏鸟之情,等他见得更多更广,见到更好的千金小姐,比如今晚就是个好机会,自然会把这点小小的不应该发生的儿女私情放下乃至遗忘。

    大宝很想隔开少爷和鼠姑,但他不敢。这两人,无论哪一个,他都打不过!

    前头朱大再次停下脚步,还让仆人对这边招手,让他们赶紧过去。

    来了!后面的三兄妹和他们的仆役们几乎同时想到。

    只要稍微了解朱大的人,谁都不认为他会就这么轻轻放过此事。

    高虎隐约提醒二少爷,大少爷很可能会对鼠姑下手。

    朱二看向鼠姑:“怕吗?”

    鼠姑非常诚实地回答:“我会逃,你会救我。”

    朱二拍拍高虎:“听到了?以后你们如果遇到危险,别傻站着让人抓,能跑就跑,跑不掉就等爷去救你们,千万别干自杀自残的蠢事。”

    高虎和大宝一起笑起来,少爷在回京之前那天晚上也是这么跟他们说的。

    不管如何,朱大都是长子,朱二几个只得听吩咐挤过去。

    远处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以一个小摊子为中心发生了一阵骚动。

    骚动影响正在扩大,但初期还看不出来。

    朱府负责保护少爷小姐并开路的仆役们最先体会到那份影响,小小一段路,最外围的壮仆都挤出了一身汗,有人鞋子都给踩掉。

    朱二敏感地抬头看向西南边。

    西南边恰是骚动传来的方向,但最中心处距离朱二他们这边还有近两里地距离,一时也看不出太大变化,朱二目光扫过拥挤的人群,以及他们越来越接近的城防河堤,心跳莫名奇妙加快。

    朱二出于那么一点点直觉,下意识对朱三和朱小四吩咐:“别跟人群挤,等会儿有什么事就尽量找个开阔地站着。”

    两小还以为朱二在为和朱大开战做准备,朱三还想劝慰两句,说要不要今晚就顺着朱大一点,也免得在外面闹到下不来台。

    却见他们的二哥忽然抬起手,指了指不远处河堤边一株两人合抱大树,对仆役们道:“今晚人太多,如果等会儿走散了,就去王三临酒楼。如果发生骚乱,挤不出去,你们就把三少爷和四小姐尽量送到那棵树上,你们就在树下守着。”

    元宵灯会最有名的游戏就是猜谜。

    朱大目前所在的位置就是河堤边最大的一个灯台。

    能拥有一个灯台展示自家商品的都是中大商贩,有些甚至不是商贩,而是世家富户也来与民同乐,灯匠都是他们家族中养着的手艺人。

    就是那些中大商贩,又有几个背后没有人?

    总而言之一句话,能在河堤边建一个灯台的都不是普通人。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灯台上的灯就是用来看的,真要买一两个灯笼也会找那些小摊小贩,几个铜板就能买个逗孩子。

    而对于书生学子们来说,灯台则是一个他们展示自身才学的所在。尤其今年恰逢会试年,河堤边到处都能看到围着灯台摇头晃脑吟诗解谜的赶考学子。嗯,这大概也是今年闺秀们出来较多的原因之一。

    朱大所看中的这个灯台不知是不是灯谜比较困难,围着的文人特别多。

    灯台对面就是城墙,城墙顶上已经站了不少世家小姐贵妇公子哥们,视线最好的城楼则已被皇家侍卫围起,里面赏灯人的身份不言而喻。

    “来来来,老二,你不是嫌弃其他地方谜面简单嘛。这摊主夸口说谁能连续猜中十个谜题,就赠送他那个三层金枝走马灯,真正的金子所做。但到目前为止,据说还没有一个能连续猜出十个灯谜的人,你且来试试!”朱大看到朱二他们来到,用很大的声音招呼道。

    灯台周围围着的许多人一起看向朱二他们,有些文人眼中已经露出挑衅的神色。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看似清高,但彼此倾轧可比什么行业都厉害。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