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疯狂县令 > 第125章 治旱之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回去大石县的路上经过了几个村镇,同时遇到了正在往家中赶的百姓,大家的神色都是满脸喜气、脚步轻松。

    回到大石县,这种感觉更明显,街道上全是人们大呼小叫的兴奋呼喊声。

    满大街都是各种接雨的盛物,更有不少贫家男子在屋门口就开始搓澡洗澡,小孩更是光着屁股哈哈笑,一边玩水一边被大人搓洗。

    女人要羞涩不少,大多都是接了水在屋中清洗。

    洗衣服的更多,??缗九敬反蛞路?纳?舨痪?诙?

    而今天卖瓮罐盆的商户生意最好,客人络绎不绝,把店主乐得眼睛都笑没了。

    留下的衙役青壮在高石等人带领下,把一些封闭上的井盖全部打开。高石指挥挖井匠人疏通井中淤泥,只要井下面还有水,被上面这么多雨水一灌,就能重新引出水源来。

    朱二看着这满县城的热闹景象,嘴角微微翘起。

    “县令大人回来啦!”

    “快快迎接县令大人!”

    往日半死不活,还带点仇视目光的皂隶们今天热情得简直像换了人。

    包括衙役在内的劳役们虽说也有不少地痞无赖,但大多都是大石县的普通人,他们前面向着县丞等人,不过是对方能给他们职位和特权,让他们不至于在如此灾情中活不下去。

    但县丞等人做的事和新来县令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

    就算劳役们基本都是大老粗,但他们也深刻知道如果灾情不除,他们迟早一天不是跟着大石县百姓一起被熬死,就是只能拖儿带女跟着百姓一起逃荒。

    而新来的县令却貌似有本事解决大石县的旱情,至少他去求雨就真的让雨下下来了。

    对于这位很可能让大石县重新焕发生机,让他们不用成天担心受怕离开故土的县令大人,他们的心已经大大偏向。

    县衙中因故没能跟去求雨或者干脆不屑去的,这时更是一个个都悔不当初!他们错过了可以让他们当作一生谈资的第一手消息,更因为人没到场,想要借此沾点功绩都不行。

    在一路欢迎下,朱二直接走入县衙二堂。

    朱二解去蓑衣交给书童小宝,坐到书案后,正要向属下们吩咐事情,就见堂下一堆人全都用闪闪发亮、激动莫名、诡异异常的表情看着他,包括年龄最大、经验和见识都丰富的心叔也是如此。

    “你们……”

    “少主您为什么不告诉我们,传说都是真的!”心叔激动地问。

    玉树大概是堂下所有人中最清楚的一个,但他也忍不住血液加快兴奋得跟什么似的,其他人更不用说。

    朱二见心叔对他改了称呼,心中微微一笑。迷信不可取,但有时迷信也确实好用。

    心叔虽然领了他的恩情,但有才华的人总有那么一点自傲,他敬他为主,但并没有在心中真正把自己当成他朱二的人。

    朱二也没打算把心叔变成自己的奴仆,但心叔在坐上主簿的位子后,竟肯当众改口称呼他为少主,这种纯意识上的转变,他作为上峰,自然只有高兴的份。

    “不是不说,只是我也不确定自己是否觉醒了第二个血脉能力。”朱二也没再自称本官,这里的人都是自己人。

    第二个!有些不知道朱二血脉能力到底是什么的人倒抽一口冷气,看朱二的眼神都不对了。

    朱二忽然又爆出一个大惊雷:“我怀疑我的第二个能力很可能要夫人相助才能发挥。这点你们知道就好,且别传出去,我可不想将来有人打我娘子的主意。”

    好嘛,众人的表情更呆滞了。

    朱二都看到乐山等人喉咙里的小舌头了。

    “好了,这事到此为止,先说正事。”朱二没有特意吩咐大家去保护鼠姑,因为不用他说,以后心叔等人也会把鼠姑保护得妥妥帖帖。

    听,心叔这就担心了:“少夫人留在城外施粥,会不会太危险?如果有刺头和地痞无赖闹事怎么办?”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应该赶紧把少夫人请回来。

    朱二笑,“不勇会带衙役帮助维持秩序,我们的人也留下了二十,还有不少何家村人帮忙,安全上暂时不用担心。”

    朱二笑容一收:“祈雨只是一时之效,想要靠祈雨来解决当地水源问题,想都不要想。”

    心叔抚须道:“那是自然,上神偶尔怜悯,总不能指望他天天怜悯,只怕我们求得繁琐,反而引来厌恶。别说天地上神,就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有救急不救穷之说。”

    高牛等人俱都点头,这就跟求皇帝儿子找皇帝办事一样,一次两次可以,三次四次,皇帝儿子好说话,皇帝却会砍了你。

    朱二环视众人表情:很好,观念统一。相信这个观念会很快传遍大石县。

    心叔又道:“祈雨成功,如今正是少主办事的最好时机。”

    朱二点头:“没错,该做的事都可以做起来了。挖井、建蓄水池、引水,全部要同时进行。心叔,我前面让你统计大石县全县在籍实际人口数,你统计的如何?”

    心叔上前,胸有成竹:“回禀少主,所有数目都在这里。请观。”

    心叔从袖中掏出一本小册,同时口中就已经汇报道:“本县如今在籍实际人口数,总计约五千两百余人,另有三千余人逃荒入各地,不到农忙不会回来。其中男女分别是……,老幼分别是……,残户有……”

    朱二:“你上前来,在地图的薄纱上根据地域分布,标出他们的人数和目前能抽调出的青壮。”

    心叔仰头看后方那张巨大的地图,发现地图上到了一层几乎透明的薄纱,薄纱下还垫了一层油纸。

    心叔一看这薄纱就猜出用途,当下夸赞:“少主好心思。”

    朱二:“可惜这油纸还不够透明,否则就不用浪费这水晶纱。”

    朱二提到水晶纱也颇为心疼,这种新纱的价格非常高。他花了大价钱买来赠给妻子,结果鼠姑一次都没有穿给他看,却在他想着如何在地图上标注又不会弄脏地图时,看他盖在地图上的油纸,当即就把这水晶纱贡献出来。

    别说,水晶纱隔着油纸,用朱笔和眉笔标注,过后把油纸取下,水晶纱罩在地图上,就出现了清楚的标注,还不用担心弄脏地图,弄错了把水晶纱错误的地方用水清洗就可以。

    等心叔在地图上标注出数目,朱二走到堂下和其他人一看仰看地图。

    “除了神藏山的水源,还有这里和这里。”朱二用细竹棍先指向一座小山。

    “这里我们上次去看过,那里确实有一汪泉水,旱季也没干,但现在当地百姓已经把该泉水紧紧护起,不让外人接触,还给那泉水取了名字叫神迹泉,据说为了争夺这个泉眼已经发生好几次大战,死了不少人。”

    朱二竹棍左移,“除了刚才那汪泉水,还有就是距离大石县有六十里地、已经进入那位王爷辖地的这座弹曲山,据说弹曲山有十数个泉眼,不管天气多旱,也势必有一半能冒出水,而且水味甘甜,只不过水流量很小。”

    “少主的意思是?”

    朱二沉吟片刻:“我欲分三头进行,神迹泉就在大石县境内,引水相对比较容易,这边我亲自去,如今我祈雨之名正盛,去跟当地百姓谈,应该不会被打出来。”

    众人发出低笑声。

    朱二不以为意,“心叔你作为主簿就代表本县去弹曲山,问问他们的意思,看能否让我们引水过来。”

    心叔领命。

    朱二又道:“神藏山虽然远,但其出水量丰富,又恰好在大石县上游,如能修建水渠,日后必将事半功倍。但这里可以先放一放,等高虎三个回来再说。挖井和修建小蓄水池的事我已经交给高石,他家祖祖辈辈都是挖井人,挖井经验极为丰富。前几日他在县内各处走了走,大约找出了几个可能会出水的地方。”

    朱二点了点桌面:“引水工程有大有小,我们先从小处着手,先把眼前困难度过。”

    乐山提醒:“大人,就算是小工程,引水也需要大量毛竹或瓦筒,本地并不产毛竹,而烧制瓦筒也需要有经验的工匠,更要有合适的泥土和大量金钱。”

    朱二再次说道:“钱财的事你们不用担心。另外,向全县发布告示,铜锣传音,就说本官征募所有擅长寻水、治水的人,并悬赏如果有人发现新的水源报上来,将奖赏千两纹银。”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