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疯狂县令 > 第126章 徭役和嫁妆银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征募擅长寻水、治水的人并不容易,文人不屑于学这个,而擅长这些的大多都是有主的匠人,少数几个没主的,在大夏这几年干旱下,也都被官员富户收罗了去。

    可是后者,悬赏新的水源,奖赏千两纹银一事,却在大石县本地乃至附近县城都掀起了轩然大波。

    千两纹银在这时候能干什么?

    不说大石县这贫瘠得要死的地方,只说江南鱼米之乡一带,上好的良田也只要二十两银子一亩。

    千两纹银可以让一个穷人转身就在江南富裕地区成为一个拥有自己田地和房屋的小富户,更别说是在乾州这样的穷地方。

    大石县人疯了,反正现在农田也没办法耕种,他们在家窝着也只是浪费粮食,只要能动的,全都扛着锄头、铲子等各种工具,到各个地方去刨土,就指望能挖出一个水眼,从此改变命运。

    在大家到处乱挖,惹出不少是非,还什么都没挖到的半个月后,也是人们最毛躁、最不甘心、又因为缺吃少水快要崩溃的时候,大石县全境又响起了代表县衙告示的铜锣声。

    “哐哐哐!县令大人有话告诉大家,请诸位父老乡亲到本村大树下集合。”衙役们卖力地喊叫。

    村长、族长等人也帮助衙役把村民从家中喊出,集中到某开阔地。

    见人来得差不多,衙役就用石块垫着,站在高处大声说道:

    “事情有二。第一件事,应朝廷之命,为彻底缓解大石县当地的旱情,现招募劳役挖掘和建设水渠。”

    这句话一出,村民们顿时变了脸色。

    更有人脱口道:“又是徭役?”

    “人都快活不下去了,天天都吃不饱,水都喝不到,哪还有力气干活!”

    “还以为这个县令是好人,没想到都是一丘之貉!”

    “这是要逼死人啊!”

    “看来只有逃了。”

    “逃?能往哪里逃?听说现在天下都缺水,就算往有水的富足地方跑,可被抓到那就是一辈子的苦役!”

    越想越凄惨,当下就有老人坐到地上嚎哭起来。

    传话衙役大大翻了个白眼,扯起嗓子喊:“我话还没说完呢!这次的徭役不一样!”

    村长出面,代替所有村民询问道:“请问小哥,这次徭役有何不一样?”

    衙役清清嗓子,提高声音道:“第一个不一样,这次徭役不强制任何人参加,愿意去的就去,不愿意的拉倒。”

    “真的?”村长不信,村民也不信。

    衙役瞪眼:“县令大人亲口说的,那还有假?而且这次愿意去的,也算今年徭役名额,去了这次,今年内的其他徭役就不用服了。”

    村民顿时泄气,“那还不是一样?”

    “怎么一样?”衙役不高兴了,用更大的嗓门喊:“这次服徭役可跟以前不一样,不但不用自带干粮和水,还可以一天白吃两顿,更好的是,干活还有钱拿!”

    “什么?”有人骨碌一下就从地上爬起来了。

    更多人涌到衙役面前,纷纷问他:“你说的是真的假的?”

    “就是啊,你可别骗我们!”

    衙役大喊着让大家后退,村长赶紧过来维持秩序。

    “你们还想不想听了,都给我散开,这么热的天!靠这么近,爷都要变人干了!”

    “大人,要么喝点水吧。”只说不做。

    衙役也知道这些村民也就说说而已,以前他还能仗着衙役的身份,吃拿卡要,但现在……还是算了吧,他可不想被县令大人罚去做苦役。

    “大人,您快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次的徭役为什么能吃白食,还能拿钱?这世上真有这么好的事吗?”

    “我还骗你们不成?”衙役伸舌舔了舔干粘的嘴唇,舍不得地从腰间拿下水囊,特别珍惜地喝了一小口,又塞好挂回去。

    下面看的村民跟着咽口水,现在大家为了省水,能不喝就不喝。

    衙役润了干得要冒火的喉咙,这才把事情说清楚:

    “我跟你们说,咱们可是终于修到了一位好县令。县令大人说县令又被称为父母官,说我即为父母,怎么能不为自己的子民考虑。如今看大家缺水少食,只觉得心痛难忍,日夜睡不安稳,更何况还要大家服徭役。而县令夫人更是心善,不忍见县令大人纠结,更不忍他们夫妇辖下子民忍饥挨饿,县令夫人就和县令大人商议,决定拿出所有嫁妆,换取米粮和水。”

    听到这里,许多村民眼中都迸发出了光芒。

    更有人低声念叨:“我早就说过,那对夫妇是天神下凡,救苦救难来了。那天我看到县令大人和县令夫人身上有白光亮起,你们都不信。听听,县令夫人都要把自己的嫁妆拿出来给我们换米粮和水……”

    “呜呜!县令夫妇都是大好人哪。”有人哭出来了。

    衙役也跟着感叹:“是啊,你们可能都不知道,自从衙役后院被烧,如今县令大人一家还没地方住呢,之前他们还能住在客栈,可那黑心的客栈要钱多狠哪,这不,县令大人一家不得不又搬出来,如今租住了一个小院子。而县衙又没钱,那钱啊,嘿嘿,早就给人弄走了,可怜咱们县令大人一家要自己掏钱给自己盖住的地方,但现在夫人说要把嫁妆都拿出来,恐怕他们住的地方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

    该村村长忽然道:“既然都是服徭役,我们可以先给大人一家盖房子啊!”

    “就是啊,我们可以去给大人盖房子,不要钱,一天管一顿稀粥一碗水就行!”

    更多人喊起来。

    衙役连连摇手:“可不行可不行,大人说了这钱要用来修水渠,只有百姓们都有水喝了、有水浇灌田地,才能考虑其他。在这之前,他宁愿凑合着住。”

    村民们自然感动不已,这年头的人说朴实真朴实,对官府的人又极为信任……哪怕他们心里再恨再怨,仍旧认同官府的权威性。

    更何况新来的县令大人一来就拿下县丞等人,更求下一场大雨,让大石县百姓都收集了不少水,好歹短时间内不用再卖儿卖女卖身去换水喝。

    有奶就是娘,这是人性,百姓们看到了新县令的能力,自然也就愿意相信他。

    同样的场面,在大石县县内和三镇十六村遍地开花。

    不说富户心里怎么想,贫苦百姓那是宁可信其有。

    而官府告示在当天就贴了出来,城门口和衙役门口都有,有那识字的去看,回来都说衙役们说的是真的,这次徭役确实和以往不一样,不但有饭吃,还有钱拿,且工钱是五天就结算一次。

    大石县百姓毛躁顿去,一个个都在摩拳擦掌等待徭役开始,更有日子快过不下去的天天去衙门问,什么时候可以服徭役。

    大石县原本的官员和衙役们看到如此积极的百姓,全都一个表情:

    好吧,这次徭役和以前不一样,也怪不得百姓们如此迫不及待了。

    但是……

    大石县的官员和衙役们都在为他们的县令大人犯愁:夫人到底有多少嫁妆,能让他撑得起几千人的徭役工钱和米粮水钱?尤其是水,现在可是比粮价还高!

    原本官员和衙役们还以为县令大人会把富户们家里的水井给强征过来,就连富户自己也这么认为,比如胡家,就很明智地主动送出一个深水井,说是为支持县令大人安民大事。

    但县令大人却对富户什么动作也没有。

    “怎么可能没有动作?”胡老族长对着儿孙摇头,“你们哪,是真没看懂那位县令的举动,还是不想看懂?”

    胡老长子道:“父亲,请您明示。”

    胡老族长眯起眼睛:“这次的县令不愧是状元郎,他想的办法称得上兵不血刃,但又极为凶狠。你们想,他堂堂县令都把他夫人的嫁妆银子拿出来充当徭役的工钱和米粮钱了,那其他人要怎么做?”

    胡老长子悚然一惊:“您是说?”

    “他在等我们主动表示。那日求雨,他把所有献出祭品的人名字记下,为的什么?你们敢说他这个举动毫无意义?我们今天为何仍旧无事,那县令为何今天都没动我们,你们可明白原因?就是因为那日我们主动拿出了一批祭品!县令大人是在用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眼色,愿意配合他,他也不会动我们,反之……哼,你们看着吧!”

    胡家子孙沉默。

    最后还是胡老长子代表大家问道:“那么我们家该怎么做?”

    胡老族长摸摸胡须,反问儿孙们:“我们家有什么?县令夫妇要买米粮,会到哪里买?”

    胡老长子苦脸:“他总不能要我们倒贴银钱吧?谁都要过日子,我们那点米粮也存之不易,而且也没多少了,老幺去湖州买粮,这路上能不能安全回来都不知道。”

    “所以我们要主动去找县令大人,把我们的难处说明,我看以那县令的为人,应该不是跋扈之辈。”胡老族长说道。

    胡老长子却没有胡老族长的乐观:“官字两张口,只有更贪,没有最贪,只是新县令刚来,还在摸底,等他站稳脚跟,看吧,势必会张开血盆大口。”

    却听一个少年嗓音响起:“爹,儿子不这么看。县令大人明明可以跟往年一样,让百姓自带干粮服徭役,更不用发银钱,可是这次他却发出那样的告示,又有哪个真贪会干出这样损害自己利益的蠢事?这可是发布出来的官府告示,如果他做不到,本地老百姓可是能到京城告御状!他的上峰如果看他不顺眼,也能借此理由扳倒他、处置他。”

    “就你能!先听你爷爷怎么说。”胡老长子拍了拍儿子的脑袋,貌似斥责,实则关爱。

    “嗯,智渊,说说看你的想法,你认为咱家应该怎么做才好?”胡老族长眉眼露笑。

    叫智渊的少年笑:“我们去找县令大人,就说按照去年的最高价卖粮食给他,这价钱跟咱们收来的价钱差不多少,咱们家吃不了亏,县令大人也能看到我们的诚意。而作为添头,我们可以放出两口深水井,让徭役们前来担水,但只用在徭役身上,这个不收钱。不过我们也不能做好事不留名,孙儿觉得县令大人用的方法就很好,我们也应该把这事好好跟本县百姓宣扬宣扬,也好让大家知道谁是本县最有良心的粮商。”

    “好!下午你跟爷爷一起去县衙拜见县令大人。”胡老族长点头,很高兴胡家后继有人,儿子脑子不行,还有孙子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