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圣天子 > 第43章 科举筹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家彦告退之后朱由检便让内阁拟旨,让毕自肃作为辽东巡抚,带着150万两银子去东北,逐个城的解决了吃空饷的问题再发军饷。

    朱由检站在铺满整面墙壁的大明地图前,心里对来年自己要做的事充满期待,但在做那些事情之前,他要先获得一片安稳的产粮区。

    “承恩,去把徐应元给朕叫来。”

    “是。”

    王承恩应了一声,很快徐应元小跑进来,“陛下…”

    “徐应元,你去趟东吁替朕办个差事。”

    东吁…

    徐应元心里暗暗叫苦,目光偷瞧着地图上的东吁所在,在他的认知里除了大明以外的其他地方都是蛮荒之地,这次去东吁自己有的受了。

    “奴才定办好差事。”

    朱由检笑着转身:“你这哀怨的腔调可不像是要办好差事。”

    徐应元苦笑道:“陛下您就说让奴才干嘛吧。”

    “去东吁与英国和荷兰两家东印度公司联系,相约今年八月共同出兵东吁,最好不要被缅族人发现。”

    “陛下,此等国事应该让礼部派人接洽,况且咱大明又不是打不过那一方蛮夷,干嘛要联夷制夷?”

    朱由检笑了笑,他又何尝不想自己对付东吁呢,但是不行,对大明而言这场局部战争最多只能让云南、广西,甚至四川加入进去。

    东吁王朝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小冰河时期的寒冷气候对他们没有太大影响,国家富足安定,缅族人又骁勇善战。

    要征服他们没那么容易,稍有不慎就会把帝国拖进战争泥潭,把英国人和荷兰人带上把握更大。

    朱由检不想跟他这个奴才解释那么清楚,“你只是代表朕去的,你到那什么都不用说,自有礼部官员交涉。”

    “奴才遵旨。”

    徐应元退下后,朱由检又把文安之叫来,跟他说了联合英国、荷兰两家东印度公司进攻东吁的事。

    作为礼部尚书的文安之马上想通其中的关节,大明跟东吁是老对手了。

    在万历年间,东吁国王莽应龙在陆续占领澜沧等国家,没有后顾之忧后就北上进攻大明的云南地区,史称明缅之战。

    战争一直打到莽应龙死了,在明军的不断进攻下,缅甸向明军投降。

    东吁王朝的势力被赶到一些偏远地区,边境地区的土司们也纷纷表示归顺大明。

    但是因为没有汉人百姓愿意过去迁居,打下了也没守卫的必要。

    那场战争后缅甸四分五裂,直到最近十几年的东吁王阿那毕隆才光复了下缅甸的所有失地,特别是于1613年收复了被葡人占领的沙廉,完成了缅甸统一。

    对于真心归附大明的国家,朱由检会用平和的手段对付他们,而东吁的缅族人显然不是真心的。

    历史上永历皇帝逃到缅甸,在有李定国的数万大军抵抗清兵的时候,永历皇帝一行受到了缅甸君臣比较善意的接待。

    当李定国的军队节节败退,军士死伤大半,无力保护永历政权,缅族人立刻配合清兵,消灭残明势力。

    缅兵把永历皇帝朱由榔、太后、皇后、太子等二十五人集中于一所小屋内,对其余人员及扈从官员家属滥加侮辱。

    朱由榔的刘、杨二贵人,吉王与妃妾等百余人大都自缢而死,等缅兵搜刮已尽时,缅甸大臣才装模作样的过来制止。

    这是个跟扶桑人一样,你强他们给你当狗,你不强他们就会扑上来咬你的种族。

    文安之理解朱由检的心意,当即表示:“臣这就选派人手。”

    “这个不急,跟朕说说今年科举的事弄得怎么样了。”

    “回陛下,今年科举与历年一样在三月举行会试,四月殿试,考题正在编撰中。”

    “为国选才的大事可不能疏忽,尤其是考题一定要保密。”

    朱由检交代完,左右张望了下,确定附近就一个王承恩能听见他俩交谈的内容后问道:“跟朕说说今年的考题你打算怎么出?”

    “回陛下,目前有三道题目被敲定,分别是:

    ‘君夫人阳货欲’

    ‘王速令出反’

    ‘二三子何患无君我’。”

    朱由检一脸懵逼,这都什么玩意,加起来不到20个字居然是三道题?

    他看向王承恩:“承恩你怎么看?”

    王承恩笑着颔首:“文尚书这三道截搭题出的有水平,寻常士子该挠头了。”

    寻常士子挠不挠头他不知道,朱由检是挠头了,见皇上不懂王承恩主动解释道:“就拿‘君夫人阳货欲’来说。

    君夫人三字出自《论语·季氏篇》,原文是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意思是说诸候的正妻叫做君夫人。

    阳货欲同样出自《论语》,原文是“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意思就是有个叫阳货的人想要见孔子,孔子不想见他。

    这是隔篇截搭而成,光凭这截搭题就够难住大部分士子了,而且还是连续三道。”

    朱由检心里万般庆幸,幸好自己不是明朝读书人,不然就算从小读四书五经也没什么把握应付这种题。

    见皇上不语,文安之道:“陛下如果觉得不妥,臣回去改改。”

    朱由检走到御案后坐下,“不用,挺好的,文爱卿你学理学还是心学?”

    文安之谨慎起来,心里揣摩皇上的意思。

    理学是程朱理学,自北宋时期河南人程颢、程颐兄弟创立,南宋时期朱熹为大成者,流传至今,在王阳明为心学正名之前,理学是大明读书人广泛学习的学说。

    心学是陆王心学,同样源于北宋,兴于南宋,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

    心学强调人的主观思维,强调明心,用明确的方式来赋予修行的路径。

    二者的区别在于,理学认为人要顺从世界规律,符合规矩。

    在老百姓的认知里,理学就是老天爷让干嘛就干嘛的学说,信理学的人听天由命的活着就好了。

    理学更适合统治,让老百姓浑浑噩噩的活着,任何尝试打破规则的人都是逆天而行,要被天打雷劈的,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

    心学利于科技发展,培养人的探索心理,徐光启、孙元化等人就是心学的代表人物。

    心学生和理学生互相看不惯,文安之不清楚皇上信什么,只能谨慎道:“臣认为二者都有可取之处,二者都源于儒家学说,不必分得太清楚。”

    “还是分清楚的好,主考官要是信理学的,心学生的卷子答的再好也难免不喜。”

    文安之眉头紧锁,往年的科举考试都是这么过来的,只是自己主持的会难一些罢了,皇上跟他说这个…

    莫非,皇上想支持心学?

    “臣对心学了解更多。”

    朱由检微笑道:“朕也觉得心学不错,今年的试题朕想加一些杂类进去,如学子们有什么推陈出新的想法,或者对时势有什么见解,都可以在考卷中畅所欲言。”

    文安之思衬片刻:“陛下之意可行,但难行。”

    “怎么?”

    “臣曾是南京翰林院检讨,翰林官们只看八股文做得如何,一名举人纵有公输班的本事,但八股文做的不好,也不会被翰林官们选中,反之亦然。”

    打破一种制度非常难,做出改变也不容易。

    朱由检道:“那就分两份试卷,甲卷你带着翰林院官们阅,乙卷朕亲自阅,乙卷中朕觉得可以的卷子,甲卷不合格也视为合格,让他们参与殿试。”

    “陛下,参加会试的举人不止万人啊。”

    “只是一两道题的话朕还是能做完的。”朱由检完全不在意的说着。

    就算是随意发挥,真正的聪明人也该明白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明自己的意思,要是写个长篇大论,考官才没心思看呢。

    “臣遵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