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圣天子 > 第42章 拨付钱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军器局回来的路上朱由检觉得自己快气炸了,还没进入崇祯元年,大明内忧外患就已经不容小觑了。

    官员贪墨成风,工匠懒散怠惰,连制作士兵杀敌的武器都敷衍了事,这还是在天子脚下,各省军器局制作武器时又该有多随意?

    在东北还有做梦都想杀进山海关大抢一票的后金八旗,更别提还有个不一定会听朝廷旨意的毛文龙。

    未来十几年该有多少事等着他,想想就头大,不过回宫时到倒有一件喜事,被他派去辽东三个月的王家彦回来了。

    王家彦在浙江开化当知县的时候,被百姓誉为神君,不光是因为他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更是因为他气度不凡。

    文质彬彬、仪表堂堂这些形容词都能用到之前的王家彦身上,如今再见王家彦就像变了个人。

    皮肤变成粗糙的蜡黄色,脸颊通红,虽说本来也快40岁了,但现在看着像50多的人。

    见朱由检过来,王家彦双膝跪地,双手将奏折奉上:“陛下,臣幸不辱命。”

    “辛苦了,起来说话,若愚上茶。”

    如此忠臣朱由检都不禁动容,双手将他扶到座位上坐好后,自己才来到御案后看起折子,折子多达两千多字。

    一个个小指甲盖大的台阁体字写满整本折子,字虽多,却不乱,横平竖直,整整齐齐,像印刷体一样。

    朱由检一字一字的仔细看,足足看了小半个时辰,看完后深呼口气将奏本合上,“问题这么多…”

    王家彦放下茶盏要起身说话,朱由检叫住他:“坐着说。”

    王家彦应了声是,坐好后道:“陛下,臣在宁远时与袁督师有过长谈,袁督师的看法与臣一致。

    目前边军最大的问题就是钱粮,再就是对将令阳奉阴违的皮岛守将毛文龙。

    臣先说钱粮,很多将士已经两三个月没拿到军饷了,臣到蓟门巡视的时候,很多蓟门军士饿着肚子来迎臣,他们以为臣是来发军饷的,可见军中抱怨甚深。

    很多将士都是朝廷从四川、湖广一带调来的,他们戍守边城,思乡心切,拿不到军饷还要饿着肚子守城,臣敢断言朝廷再不发饷最多两个月间就会有兵变发生。”

    军饷的事在袁崇焕之前送来的折子里就已经露出那个意思了,朱由检也有拨付军饷的想法。

    “袁崇焕说没说他对这些兵卒的态度,他可是一向主张以辽人守辽土的。”

    王家彦苦涩道:“萨尔浒之战后,我大明就丧失了主动出击的本钱,每一城都需要军士驻守,守军自是越多越好。

    袁督师虽没明说,但臣感觉到袁督师也不想用各省客军。”

    朱由检设身处地的想一下,自己要是边军中的南方军士,拿不到军饷还要饿肚子守城,自己也会满腹牢骚。

    “朕已经打算调些钱粮去辽东了,钱粮的事可以通过解决吃空饷的问题来解决,这能免去一大笔开支,说说毛文龙吧,你应该去皮岛了吧?”

    “回陛下,臣去皮岛了。

    毛文龙对臣盛情款待,临走时还给臣送了一小箱黄金,正好一千两黄金,臣已让刘公公送去内帑。”

    朱由检望向刘若愚,刘若愚点点头,朱由检笑道:“毛文龙的生意做的挺好吧。”

    王家彦悻悻笑道:“皮岛确实热闹非凡,臣说想查验皮岛兵员时,毛文龙神色有异,拿出几本花名册,臣翻看一遍那份名册上确有10万兵员。

    臣便问起为何登莱道衙门查验说最多不过两万八千人,毛文龙辩称说是登莱道衙门的人觉得他慢待了他们,所以他们才虚报军情,还让臣向陛下弹劾登莱道衙门的人。”

    “这都不重要,你去军营看了么?”

    “开始时臣去了几处军营,都没什么异常,后来毛文龙就不配合了。

    说有几个营去朝鲜了,还有几个营乘船去劫掠建奴粮道,总之臣没能见到皮岛全部人马。”

    “那也不错了,朕打算从国库拨出150万两银子,派人去辽东先解决吃空饷的问题再发军饷。”

    王家彦当即起身:“臣愿往。”

    “你刚回来还是先歇歇,你替朕举荐个人选,要能镇住那些骄兵悍将的。”

    王家彦当即举荐道:“臣举荐右佥都御史毕自肃,此人在宁锦之战中有功,对那里熟悉,适合此职。”

    “好。”

    朱由检看向刘若愚,刘若愚明白他的意思即刻去拟旨,朱由检继续道:“此去辽东三月,任重而道远。

    朕赐你一百两银子,赐蟒袍,予你母二品诰命,你回莆田休养一个月然后去一趟扬州替朕宣扬道旨意。”

    “扬州?”

    “没错,扬州。”

    朱由检走到墙上的地图前,目光锁定在扬州的位置上,“朕听人言,扬州盐商,富甲天下,他们富裕朕可穷,朕要加税!”

    听到只是要加税,王家彦松了口气,他还以为皇上要将盐铁全部收归国有呢。

    朱由检转头看他一眼,笑了笑:“是不是以为朕要官山海?”

    官山海是一种由国家专营盐铁的学说,从先秦时就有人提出,很多朝代都施行官山海,但反对的人亦不在少数。

    元明以后,各种专卖商品时有兴废,到天启、崇祯年间贩私盐的比比皆是,还都有合法的旗帜保护。

    “什么都瞒不过陛下。”王家彦微微一笑,去辽东三个月,笑容中都带着朴实。

    朱由检回过头,目光在整个东南区域游移,“朕打算将盐税提到十税五,且是纯利的十税五!”

    王家彦惊呆了,“陛下,这太高了,盐商们不会接受的。”

    朱由检回过身,言辞凿凿:“朕早晚要把盐铁交易全部收归国有,到时候他们一成都得不到,十税五他们都接受不了,以后就别怪朕心狠了。”

    一股寒意涌上王家彦心头,他下意识裹紧身上冬衣,心里为扬州盐商们默哀。

    “陛下,为何不在朝上宣布此事?”

    朱由检冷冷一哂:“在朝上说那些人就有准备了。”

    王家彦不解:“哪些人?”

    “东林党和浙党,尤其是东林党,他们自诩正义,所有与他们观点相悖的理念都被他们视为害国、逆贼。

    阉党虽然该杀,但魏忠贤的主张朕却非常赞同,魏忠贤主张向商人征税,尤其是向江浙一带的商人征税。

    东林党则不然,出身江南的他们主张向农民征税,减少甚至不征收商税,任何损害东南豪强利益的政策他们都会坚决反对。”

    能被君主如此推心置腹的交代朝廷政局,王家彦深感荣幸,“陛下,臣定稳住扬州盐商。”

    朱由检却不在意:“朕是让你去宣旨的,宣完旨之后核查盐商们今年的收益,勒令盐商们弥补今年缴税之不足。

    朕赐你尚方宝剑,你从福建衙门调些兵卒与你同去,敢有二心的盐商以抗旨之罪论处。”

    “臣遵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