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圣天子 > 第104章 豪夺暗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7月20日,这天朱由检起了个大早。

    站在铜镜前,几个小太监小心为他穿上一身干爽舒适的白色里衣,然后王承恩捧来一件罩甲。

    罩甲上布满银白色甲片,胸际两侧的甲面上有金龙浮雕,兼具防御力与美观性。

    朱由检穿上罩甲,系上皮带,顿时觉得身上沉甸甸的。

    然后王承恩从小太监手里接过一双金色环臂甲,朱由检抬起双臂,任凭王承恩为他系好环臂甲。

    在腰间挂好一柄佩剑后,王承恩又跪在他跟前为他装备卫足,做完这一切,朱由检看着铜镜里的自己,铠甲在身,豪情万丈。

    威武是真威武,重也是真重。

    十几斤的重量往身上一压,连站着都消耗体力,但他不光要站着,还要穿着这身铠甲骑马。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甲叶碰撞的悉索声,朱由检转头一看,一名身穿战铠的武将铿锵入殿,是曹文诏。

    “陛下,都准备好了。”

    “好,咱们走。”朱由检从小太监怀里拿过六甲神盔,一本正经的戴在头上,左手握着剑柄,大步朝外走去。

    曹文诏跟在身侧,再次谏言道:“陛下,一帮草原来到鞑子,何须陛下亲自相迎。”

    朱由检拍了拍曹文诏肩头的兽首,“人家远道而来,总该让他们感受到我泱泱大明的待客之道。”

    “是。”

    曹文诏皱着眉头,他相信皇上这么做一定有什么打算,但这种做法还是太掉价了。

    朱由检可不管那些,踩着太监的背骑上黑鬃马,用三脚猫的骑术驾驭马匹随着人群向宫外走去。

    此时广渠门外,旌旗招展,甲士林立。

    五军营官兵被曹文诏操练的非常不错,一个个瞪着眼睛,紧握兵刃,表情凶狠,仿佛要上战场似的。

    甲士们身后是礼部乐官,当朱由检一行来到城门,乐官们齐奏中和韶乐,朱由检端坐在马上恭候鞑靼使团到来。

    两分钟后,被神枢营骑兵护送的鞑靼使团便出现在远处地平线上。

    使团首领贵英恰是个身宽体胖的中年人,体重两百出头了,和所有草原人一样,每日风吹日晒让他的皮肤很粗糙,蜡黄色的脸上透着两坨粗糙的红晕。

    骑在一匹略显肥胖的枣红马上,拿起马身上挂着的水囊,仰头痛饮一番,长呼痛快。

    他是林丹汗的大妹夫,这次出使他不认为自己能要到市赏,但这毫无疑问是个美差。

    林丹汗正带着大军征讨漠西蒙古,虽说仗打的很顺利,但刀头舔血的日子哪有来天朝享受花花世界来的舒服。

    想想明朝稀奇多样的美食,环肥燕瘦的美女,他就恨不得肋生双翅,飞进北京城。

    看到广渠门外的一群兵丁仪仗,贵英恰呦的叫了一声,指着广渠门道:“南朝人来迎接我们了,儿郎们打起精神,冲啊。”

    周围的鞑靼人狼嚎而应,催动马匹向广渠门冲去,周围的神枢营启禀见他们突然加快马速,赶紧跟上招呼着他们停下。

    城门前的一群士兵乐官见那帮蒙古蛮子发起冲锋,一些人吓得脸色苍白,两股颤颤,几欲先走。

    士兵们等待将军下令,时刻准备结阵防御,人群中央的朱由检却是一脸淡然,非但不怕甚至还有点想笑。

    百十号人就想给他来个下马威?把大明皇帝当小孩了么?

    贵英恰一行冲到近前逐渐放缓马速,等到了城门前已经彻底停下,纷纷翻身下马,首领贵英恰带着几名亲随,被几名神枢营监视着来到近前。

    随着他们一行人的走进,朱由检下马朝他们走去,他的目光被贵英恰身边的一名神枢营将官吸引。

    这名将官也就是二十上下,头戴碟形盔,头上插着一面红色三角小旗,头盔下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相貌英武不凡,手里握着一柄柳叶刀,迈着矫健的步伐向前快速走着。

    目光斜视着身边的贵英恰,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有他相护,让朱由检十分安心。

    这名将官与曹鼎蛟有七八分相像,他是曹鼎蛟的兄弟——曹变蛟。

    贵英恰走到前边看着朱由检的一身打扮,说着一口蒙古话,旁边的一名蒙古人翻译道:“哈!你很不错,我听说明朝的皇帝都像你们的婆娘一样整天不出门,你比传言中强多了。”

    “大胆!”曹文诏一声暴喝,抽出一截刀刃,对贵英恰怒目而视。

    朱由检抬手拦下曹文诏,走到贵英恰面前,凑到他肩头闻了闻,然后说道:“朕听说你们草原人一生只洗两次澡,一次出生,一次死亡,看来传言是真的。”

    或许有些蒙古牧民一生只洗两次澡,但作为黄金家族的女婿,贵英恰自认还是很注重卫生的,尤其是今早特意换了身干净的袍子。

    他有些生气:“听说你们明朝人打仗,就是伸出脖子让我们草原儿郎砍,看来也是真的了。”

    朱由检眸光一冷,打嘴仗都不用翰林院的老爷们上,他就能把这蛮子怼的哑口无言,但他没那个心思:“朕把你们汗王当朋友,但如果你们的汗王是派你来示威的话,那你成功了,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贵英恰后退一步,单膝跪地,左臂贴在身前,左臂攥拳碰到右肩,“明朝皇帝陛下,请原谅我的无礼。”

    倒还有点脑子,他要真敢这么回去,林丹汗听说他为了逞口舌之利,而荒废了大事,就算是亲妹夫,也不会轻饶了他。

    朱由检单手扶起他,“朕已经准备好了酒宴,不管你们这次来是为了什么事,朕自会洗耳恭听。”

    朱由检与贵英恰并骑来到宫中,建极殿内已经摆好桌椅,汉、蒙两方人员分别坐在左右两侧。

    众人落座后,一个个身穿袄裙的宫女将美食美酒送到各人桌上。

    每人面前的餐桌都不大,除了三荤三素外,酒坛也只能放到一边,六个菜对朱由检来说也是难得会吃一次。

    待酒菜上完,然后宫女们端上铜盆清水。

    众人各自洗完手,或者再用清水擦试一下脸后,随着乐声响起,朱由检率先举杯:“蒙古使者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朕先举杯为各位接风。”

    众人纷纷举杯与朱由检共饮一杯,饮完后,贵英恰直接开口道:“皇帝陛下,外臣来是为了告诉陛下。

    我家汗王已率众西迁,漠西各部无不臣服于我家汗王,往后大明给漠西各部的市赏跟给我们的一道送给我家汗王就是了,省得麻烦。”

    朱由检哈哈笑道:“你家大汗还真替朕着想,你家汗王如此美意,你回去之后可得替朕好好谢谢他啊。”

    听他这么说,贵英恰追问道:“那陛下是答应了…”

    “哈哈,汗王美意,朕岂能不受,对了还有一件事朕得跟你说,户部有些人贪墨了今年要给你们的市赏,不知怎么竟传成了朕要取消市赏。

    下边有些蠢货听到些流言蜚语就信以为真,这事传的挺大,朕已经处置了那些人,朕保证今年的市赏分毫不差,甚至还会更多。”

    贵英恰恍然道:“原来如此,真是哪里都有这种讨厌的家伙。”

    主要的事没问题了,贵英恰心里就有底了,之后就是享受了。

    一杯杯烈酒下肚,在大部分问题上对朱由检有问必答。

    朱由检问的也都是林丹汗身体如何,家里的额哲小王子最近好不好之类的问题,再就是些草原上的风土人情。

    他也试探性的问了些敏感话题,贵英恰都含含糊糊的糊弄过去了。

    一个时辰后吃得差不多了,贵英恰等人都醉成了酒鬼,被宫人们搬到车上,运去礼部驿馆。

    而自始至终,朱由检喝的都是水,待酒宴结束,他带人来到北镇抚司里的一处小院外。

    小院门口贴着封条,院门前有20名全副武装的羽林卫官兵把守。

    这处院落只是很普通的一个四合院,反常的是,院中的几颗梧桐树下居然拴着几头牛。

    说出去都没人信,连鬼不想进来的北镇抚司里居然养牛,可事实就是如此,有些牛似乎很痛苦,哞哞的叫着。

    仔细看就能发现这些牛身上有个共同点,他们都是母牛,身上多少都有些溃疡。

    它们中的一只是锦衣卫从大兴郊外的一个村庄里发现的,本来只是一头牛有溃疡,锦衣卫又牵了几个没几天都被感染了,确定是皇上要找的。

    两个锦衣卫力士被他们叫的不耐烦了,走出来给他们加了点碎草料。

    这两名力士脸上蒙着白纱,但裸露在外的皮肤带着病态的红晕,还露出几个疱疹,脚步虚浮,仿佛随时会原地倒下。

    这就是朱由检的办法,天花!

    在1976年,天花疫苗问世之前,天花都死亡的代名词。

    1618世纪,天花几乎占领了世界各地,全球有超过百分之六十全球人口遭受天花的威胁。

    在前世的时候,天花已经被人类消灭了,但种痘的名字很多人从小就听过,具体怎么种,朱由检不得而知,但可以参考宋朝时期的人痘法。

    人痘法,是以得天花之人的痘疮来给未得病的人接种,这种方法不但极其容易感染,而且效果也不佳。

    有着人痘法的借鉴,朱由检对搞出牛痘还是有几分信心的。

    朱由检来到小院外,让几个小太监隔着院墙朝里边喊:“方公公,皇上来看你了。”

    几秒种后,院里就传来一阵招呼声:“来了。”

    随着声音传出,一道黑色身影猛地跃上两人高的墙壁,黑影刚跳上来没站稳差点掉下去,等稳定身形像像青蛙似的蹲在墙上。

    这人三十多岁的年纪,颔下无须,双眸透亮,长相阴柔,身上的黑袍上绣着云纹,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只是脸上、脖子上的疹子和病态的酡红让他看上去很虚弱,尤其是左脸颊有几个疹子已经恶化为脓包,看着就让人作呕。

    上墙后他有气无力的对朱由检道:“奴才已染重疾,请陛下恕奴才不能行礼。”

    他叫方正化,司礼监秉笔太监之一。

    朱由检一个人顶的上整个司礼监,司礼监秉笔太监虽然不多,连王承恩这个掌印太监加一起,也有5个人。

    能让朱由检看的上只有王承恩和刘若愚,通常情况下也是这俩人两班倒,除非有一个病了,另一个去休息了,才会让其他秉笔太监侍候。

    而在剩下的3个秉笔太监里,方正化是最有特点的,他能打!很能打!

    东厂第一高手他当之无愧,整个紫禁城里也找不出他的对手。

    无论是空手、暗器、短兵他都无懈可击,连曹鼎蛟都不是他的对手。

    短兵相接,20合击败曹鼎蛟,曹鼎蛟唯一比他强的就是弓箭、骑战,连火枪都比不过方正化。

    王承恩经常在朱由检跟前提起他,所以这次的差事朱由检跟王承恩说完之后,王承恩便推举方正化来做。

    历史上,崇祯十七年的时候,方正化参与保卫保定的防务中,城破后,他一人杀了几十个贼兵,战死殉国。

    朱由检仰头对他道:“无碍,辛苦了,里边的情况怎么样?”

    方正化虚弱的道:“都病着呢,皇上,这疫病一两个月真能好么?”

    “能好,你们放心在里边待着就是了。”朱由检强作镇定,这话说的他自己心里都没底,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就怕一脚踩空。

    听到皇上亲口回答,方正化心里也有底了,朱由检招招手,一名太监端着托盘过来,托盘上是个脑袋大小的方形木盒。

    “这是朕让尚膳监给你做的,接着。”

    朱由检抬手丢去,方正化的修长白皙的手掌如鹰爪般准确抓住木盒,“奴才谢陛下赏赐。”

    “这不算什么,告诉里边其他人,等你们痊愈,朕要重赏你们,你们都是功臣,都是!”

    说完,朱由检又问了一些里边的事后就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朱由检与王承恩同乘,上车之后王承恩在角落里沏茶,目光总是有意无意的望向朱由检,朱由检直接说道:“朕脸上有脏东西?”

    王承恩端着沏好的茶水凑过来道:“没,奴才只是在想,不到一年光景,陛下变了许多。”

    朱由检接过茶水,轻呷了一口,品味着淡淡苦涩在舌尖萦绕,“变好还是变坏了?”

    “如果庙里的和尚,一定说陛下变坏了,但奴才以为陛下更像个皇帝了,为大局计可以妥协,但一定会十倍百倍的还击。”

    很委婉的说法,朱由检只是笑笑,放下茶杯望向窗外。

    他只是对大明朝要给蒙古鞑子市赏的举措感到不痛快,却又不能不给。

    只要能让他出气,他才不管草原上会死多少人,更何况,他跟那帮骑马射箭的鞑子又不熟。

    明朝末年了,北元也该灭亡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