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圣天子 > 第142章 急缺盐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崇祯元年,十二月六日

    “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兹用布告天下,昭示四夷,明予非得已之心,识予不敢赦之意。毋越厥志而干显罚,各守分义以享太平。”

    沈阳皇宫,大衙门内,尖细的满语读诏声清楚回荡将近100平米的殿室内。

    这大衙门并非官署,而是后金皇宫商议军政大事的地方,相当于大明的皇极殿。

    清军入关前,满文将“殿”均写成“衙门”,意为办事的衙署。

    大政殿建在约1.5米高的八角形“须弥座”上,台基用青砖垒砌、外镶雕刻石条。

    从造型上看,大衙门更像一座造型精美的亭楼,适合男女幽会,而非议事。

    沈阳城内,八旗族人的生活区域也以大衙门所在的城中心为基准。

    东侧属正红、镶红旗,北侧属正黄、镶黄旗,南侧属正蓝、镶蓝旗,西侧属正白、镶白旗。

    各旗的贝勒府邸只能在本旗的地界内盖造,议事时各旗旗主和各自族人也都在自己的方向坐着。

    此时,一名宫阉拿着刚传到关外的大明皇榜郎郎念着,皇太极与几位固山额真和满汉大臣们闭眼听着。

    当念完最后一字后,太监弓着腰,双手将诏书举过头顶奉送到皇太极身前。

    皇太极拿过皇榜,摊开又看了一遍,哼笑了声,攥着皇榜对众人道:“都听到了,明朝皇帝对朝鲜还不死心。”

    众人皆笑,朝鲜人什么德行他们太清楚了,朝鲜军战力比明军更不堪,在野外面对八旗铁骑的冲锋时,明军一触即溃,朝鲜军队未触即溃。

    一个气度沉稳的蓝衣中年男人笑道:“好啊,他们出兵,咱们也出兵,正好我最近闲的浑身难受。”

    说话的是镶蓝旗旗主贝勒阿敏,去年正月他率军攻入朝鲜,掠夺大量粮食和物资,缓解了后金内部的饥荒。

    在明朝的细作把皇榜送来的时候,皇太极心里也萌生出再征朝鲜的想法,朝鲜表面恭顺,暗地里依旧与明朝互通有无。

    给后金的贡品缺斤少两,且以次充好,这无伤大雅,可现在让明军登陆朝鲜,从背后牵制他们,这就是皇太极所不能忍的了。

    但他不会轻易下决定,她看向自己右手边站着的汉族官员们,“你们谁知道这榜文中提到的卢象升是何许人也?”

    以范文程、宁完我、李永芳等人为首的汉族官员面面相觑,纷纷摇头。

    皇太极道:“也就是说,这是个声名不显的家伙。”

    “明朝的军队早就烂透了,八哥你下道旨意,三日内我就率军出征,年三十之前保准把朝鲜王抓到沈阳。”

    说话的是个三十来岁的虬须大汉,话中透着一股傲气,这人身材高大,蜡黄的肤色跟皇太极微微泛红的面庞形成鲜明对比。

    他是努尔哈赤第10个儿子爱新觉罗.德格类,努尔哈赤有16个儿子,8个女儿和1个养孙女。

    这16个儿子里,除了13年前被坐罪处死的老大褚英外,就只有今年才8岁的十六子费扬果还没上过战场。

    上过战场的14个儿子,都对统兵征战十分向往,进攻明朝尚有危险,相比之下,征讨朝鲜简直就是现成的功劳,谁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十弟勇猛。”

    皇太极笑了笑,“冬天不利于出征,要出征也得等开春再说。”

    说着他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望向外边,外边的石砖地面上见不到半点白雪,关上窗户回身道:“老话说得好,冬无雪,麦不结,今年难过,明年想来也不好过,今冬族人们的情况如何?”

    皇太极一人掌管两黄旗,其他六位旗主中年纪最小的多铎率先发言:“今年我们征讨多洛特部,得到不少牛羊,足够族人挨过寒冬,明年还得再想办法。

    可明朝那边儿断了咱们的盐铁供应,没了铁器还能凑合过,可盐么,唉…虽说还有些积攒,但肯定不够今冬用的。”

    多铎今年刚满14岁,却掌管着眼下八旗中战力最强的正白旗,年纪轻轻,却极有话语权,连辈分最长的代善在势力上也不如他。

    努尔哈赤临死前,考虑到自己死后肯定会出现政权的局面,而为了保护自己最小的,也是最聪明的三个孩子,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字多尔衮、十五子多铎。

    指名把镶黄旗给阿济格、正黄旗留给多铎,考虑到多铎最小,自己死后亲军也全留给多铎,至于多尔衮,自己会另赐一旗给他。

    这同母小哥仨,年纪最小,兵力最多,还都是精锐。

    皇太极当上后金汗王后,为了名正言顺,把自己统领的正白、镶白二旗改名为正黄、镶黄旗。

    此时,多铎名义上掌控的是正白旗,实际上却是努尔哈赤时期的正黄旗和亲军。

    听完他的话,皇太极点点头,看向其他几人,女真旗主和蒙古旗主们纷纷诉苦。

    他们的主要问题也是缺盐,其他的倒还好说。

    灭了蒙古多洛特部,得到的牛羊,让他们能度过冬天。

    可在战争中,他们并没得到多少盐铁,铁器还好说,辽东地区有不少露天铁矿,努尔哈赤就用这些露天铁矿打造重甲用于作战。

    可盐就不行了,盐这玩意,长城以北的地区都缺。

    明朝的盐场也大都分布在南方,朱元璋为了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还弄了个给予贩盐专利的开中制度。

    明代多于边地开中,吸引商人运粮到边防,充实边境军粮储备,时至今日,开中制度仍在运作。

    后金的盐很依赖大明,就两个方向能来盐,一个是北直隶,可这地方的边防现在被袁崇焕和曹文诏看的死死的。

    袁崇焕就是南方人,从小就知道贩盐的暴利,太知道盐对游牧民族的作用了。

    曹文诏是游击出身,边将们的那点手段他门清儿,俩人把蓟辽一带看的死死的,他们管不了边将喝兵血,总管的了边境贸易。

    明朝内地的锦衣卫也在严格盘查对边疆的贸易,来北方运送粮食和盐巴的商人时常被盘查,这条道虽然还能来点盐,但也只是一点。

    另有一个方向就是山西,山西商人被曹化淳刮地皮似的刮了一大半,山西商业局面一片混乱。

    大商人没剩几个,且都自顾不暇,小商人没势力,也不敢往后金运粮食和盐巴。

    二三十双眼睛盯着自己,皇太极暗暗头痛,缺盐是迫在眉睫的事,任他雄才大略也变不出来盐。

    皇太极背着手走了几步,踌躇道:“此事容后再议,你们回去告诉族人省着吃盐,闲暇时可以去郊外狩猎,用打来的皮毛和肉向汉人百姓换盐。

    记住,我说的是换!谁敢抢,我就敢杀谁。”

    说这话时他目光望向窗外,冰冷的语气中透着实打实的杀意,众人纷纷抱拳答应。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