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辽东特战队 > 第43章 计将安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实一想便知,这是巡抚的失职了。可是当着这么多人,也没有必要去拆穿他,以后在陕省,还要多多仰仗这位邢大人。

    不过也算是看出来了,这通省的官员们,都是凑热闹的多,真正没有个靠谱的,凌小云也没什么和他们聊下去的想法了。来到这里,就算是拜码头,见到了这位巡抚大人,就算是完事了。

    邢大人出于礼貌,要留他们吃饭。也都以军务繁忙不得耽搁为由拒绝了。

    回到咸宁后,他们在商议如何对策。此时,咸宁城内除了凌小云带来的不足千人之外,只有衙役捕快不足百人,还有一个在此驻扎的百户所,但是人员也是严重不足。

    看样子,手里头可用之兵就只有这一千多人了。现在在这里征兵似乎不存在条件,也不存在时间了。所以,只能充分把这些兵利用到极致了。

    第二天,果然巡抚衙门用通封书简送来了一份情报。但是这份情报实在是乏善可陈。里面基本都是一些估算的数字,连具体的地名都说不出来。实在是郁闷的很。

    凌小云对自己的部下们说:“不怕虎狼敌人,就怕猪队友。这位巡抚大人就是咱们的猪队友了。我们指望他,实在是指望不上的了。看样子我们得自己想办法弄清情况了。”

    正在他们为此大费脑筋的时候,咸宁县令史逸文前来拜谒。

    落座之后,凌小云先是客气一番,然后说道:“史大人公事繁忙,还有空来看凌某和这些兵士,着实让我等感念在心。”

    史逸文却说:“凌大人,您不必客气。我虽然是个县令,却也不甘于就在堂上坐着,扔签子打板子。我想,您肯定是在犯愁孙可望行止的事吧。而巡抚衙门却没有确定的情况说明来供您参详。”

    和聪明人交流就是好,因为完全不需要考虑话怎么说,该怎么说对方才能明白。

    凌小云虽不明白史逸文为什么会这么了解自己此刻的困扰,但既然他这么问了,也就证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手里肯定有我感兴趣的东西。不然,他就不会来了。

    想到这里,他离座行礼说:“史大人此来,必然有教于我。”

    史逸文也连忙还礼说:“凌大人太过客气,下官实在不敢当,不过我也对这个孙可望很有兴趣。他虽然是张献忠的养子,所部却对大西军一直若即若离。如果对其攻击,大西军其他部分不一定会救援。另孙可望虽然号称两万人,但实际能作战的,不过就六千余人。其余的不是家属,就是老弱罢了。他们现在就是长安县附近,还没下一步的行动。”

    这情报对凌小云来说,简直是大旱之中及时雨了。他虽然不知道,这个史逸文一个县令,为什么会对大西军这么了解,甚至是对孙可望这么了解。可是,有一个这样的队友,实在是太幸运的事情了。

    所以他说:“史大人不愧是李部堂的高足,虽然如今是县令,但当此之世,何愁日后不拼一个高官显爵。”

    这倒是让史逸文有点吃惊了,他问凌小云:“凌大人如何知道我的座师是李先生?”。

    旁边一直没说话的祖天吉笑说:“史大人有所不知了,这凌大人能从八品总旗拔擢为正五品千户,就是李部堂推荐之力。虽然没有师徒的名分,实际上也有师生的情分了。”

    凌小云也说:“如果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与史大人倒是可以论得上是师兄弟的关系了。”

    既然话说到了这一层,两人的关系自然是更近了一步了。相对来说,这个县令史逸文也就被大家公认成为了自己人。

    作为自己人,史逸文也向大家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其实他来做咸宁县令是属于贬谪的,很是委屈。

    他是二甲第二十八名进士,虽然排名不算是很高,但很幸运的进了翰林院做了庶吉士。三年散馆,被授予翰林院正六品修撰,这本来是大好的前程的。

    因为在大明有一个不成为的规矩,非翰林出身不得入阁。踏进了翰林院,就一大步踏入了内阁。

    后来,在翰林院干了三年的抄写工作之后,更上一层楼,被授予詹事府从五品少詹事。

    可不要看轻了詹事府这个机构,这属于东宫的属官机构。也就是说,能在詹事府做官的,将来就是太子的班底。虽然崇祯没有立太子,可是至少有三个皇子,这詹事府的少詹事虽然只是五品官,却基本等于皇子们的秘书和老师。

    这样一个前程远大的工作被史逸文给搞糟了,因为有一次他在皇长子朱慈?R讲课的时候,忽然不知道发了什么感慨,告诉皇长子,以后要亲近君子,疏远小人。

    很可能这就是年轻的詹事府少詹事的一个完全没有任何理由和导向的随口一说,可是却被对号入座了。因为当时的内阁首辅大臣是温体仁,他就觉得,你史逸文什么意思,你是君子,我是小人?

    既然这样的话,你这个君子就不要在京城里待了,白瞎了这么好的岗位。所以票拟一下,大笔一挥。詹事府少詹事史逸文因为不能正确引导皇子,妄言乱政,被降为正七品,到陕西以县令使用。

    听完了这个经历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长长的叹了口气,心说这本来是一个前途无限光芒的人,却一语种祸。祸从口出,竟是如此。

    不过这也算是歪打正着,毕竟现在这个时候,在一个边远的地方做县令未必不是个好事,最起码算是远离了旋涡的。

    大家一股脑的各种安慰史逸文,没想到史逸文却说:“大家不要这样宽慰我了。其实这几年我早就想明白了,与其做一个舞文弄墨的东宫属官,不如做一县之大令,还能做点事情。我跟你们明说了吧,表面上,咸宁只有百余个衙役捕快,实际上你们真是来着了。在你们来之前,我已经秘密招募乡勇八百余人,已经训练了一年多了,虽然没有经过什么实战,但我敢说,他们上了战场一个个肯定龙精虎猛。”

    凌小云刚才还是一脑子的黑线,想着如何安慰史逸文,没想到史逸文的话来了个彻底的大反转。

    就刚才这些情报来说,孙可望的兵只有五六千人是能够战斗的。而这样加起来的话,咸宁驻军也就已经接近了两千人,还是可以一战的。

    毕竟流贼的兵和官军比起来,先是不占气势,更是不占其他的优势,仗着人多。如果真打起来,只要是有几个胜仗下来,余下的怕是就要作鸟兽散了。

    凌小云感觉自己很幸运,甚至在想,这史逸文的出现简直都是主角光环给予的加持效果吧。

    他告诉史逸文,加紧练兵,就在这几天之内,就要偷袭孙可望部,先打一个出其不意再说。

    不过史逸文听说了之后却说:“这我也想过,不过长安县已经完全被孙可望给占据了,虽然城池有些破旧了,却也还算是守得住。如果我们强攻,不太占据地利优势。可是如果我们靠渗透几个人进去的话,不说是计划能不能顺利进行,就是真的成功了之后怎么撤离也是个问题。”

    凌小云笑道:“史兄,这些我都想过,不过没有你给的情报支撑,我也不敢有这个胆子。你说的没错,我正是要派出一支小队,渗透进长安县,然后就在里面,给他来个中心开花。只要我们的部队在附近接应,打他的追击者一个措手不及,必然没问题。”

    薛鸿却说:“小云,你有些想当然了,长安县既然被流贼所占据,怎么可能对外开放,你派一支小队,如何能够顺利的潜入进去。再说如果你杀贼顺利,定会全城围捕,到时候你能不能出城都是问题,更说不到外围接应了。”

    其余的军官们也是觉得这个想法太过于异想天开了。都有些不支持的意思。

    凌小云这才说:“我这也是想想而已,不过既然我们来了。闲着也是消耗粮食,如果在近期不打孙可望一个措手不及,等他真的和李自成合兵一处,直驱京城的时候,我们就被动了。”

    这时候,一直在旁边思索的史逸文却说:“我忽然想到了一条计策,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详,看看能不能使用。朝廷派你们前来是对付孙可望的,但是我们的目的是要阻止他投靠李自成。我们可以打着大顺军的旗号入城,这样就不知不觉达到了目的。事后无论如何,这都会挑起大西军和大顺军的内斗,倒时候,我们就会轻松多了。”

    凌小云抚掌大笑道:“史兄啊,你这几年在这里西北风真是没有白吹,真是聪明。看样子我这个职方司员外郎马上就要下岗了,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么好的主意呢。”

    大家绕着这个思路讨论起来,都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想法,准备几天,就要施行了。

    孙可望还不知道,他正心心念念的李自成没有来,明军却到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