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辽东特战队 > 第44章 智诈可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崇祯十七年的正月二十日,驻扎在长安县的孙可望,接见了一位李自成大顺军的特使。

    在孙可望的大帐里,他见到了这位特使,此人身高六尺,一团正气,似乎有些不怒自威的威严,让久经战阵的孙可望也有些心虚,甚至不敢直面。

    心中暗暗想到,都说大顺军李闯王帐下人才辈出,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也就不敢怠慢,给使者设座,待茶。自己帐众一应的大头目陪着说话,小头目侍立。

    孙可望也是全副的打扮,坐在虎皮交椅上,审视着下面的这位特使。半晌,才开口问道:“这位兄弟怎么称呼,在闯王帐下身居何职?闯王派兄弟来,又是有何话说?”。

    那位特使只是稍微的欠欠身,似乎并没多当回事的说:“我是闯王的同乡,也是闯王麾下将领,米脂人,高杰。这次来,是因为闯王打算过几天亲自过来看看孙老兄的布防情况,并商议出兵事宜。”

    这几句话说的虽然是淡淡的,却有千钧之力,因为高杰这个名字太如雷贯耳了。李自成手下最能打的将领,而且和李自成几乎是兄弟相称不分彼此的。

    听了这话,孙可望从帅案后面走了出来,到了高杰的面前,一把就抓住了高杰的手说:“实在是怠慢了,高杰老兄,你的名字实在是如雷贯耳。我孙可望是个粗人,能与你共事一场,实在是万幸。”

    高杰还未等答话,后面的一名头目却站起来说:“孙帅,千万可不能掉以轻心,他只身前来投营,没什么凭据,他说是高杰就是高杰?我们如何能信?不如就让这位高大哥拿出凭据来,也好让大家信服。”

    孙可望看了一眼高杰,却见他没有任何表情,慢慢站起来说:“到自家的军营里,难道还要带多少人不成。孙兄,你且看看这是什么。”

    说罢,递过去一块玉佩,是一块成色上好的青玉,上面篆文一个“高”字。

    接过这块玉佩端详了良久,孙可望也不能确定这就是高杰家传的玉佩,于是对高杰说:“我自然是信得及高兄的,只是高兄的家传玉佩,大家都不曾见过,还有其他信物否?。”

    高杰长叹一声,似乎是很无奈,又环视了一下众人才说:“兄弟之间,相疑竟然到了这样的程度,还说什么共事。真到了战场之上,我又如何敢讲后背交给这样的战友,你们不是要看吗。就看个够吧。”

    他在怀中取出一把匕首,说道:“这把匕首叫湛卢,是李闯王的爱物,这个天下义军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李闯王将它赠送于我,如果这都不能作为凭证,你孙老兄就在这里斩了我,拿人头去问。”

    说着,就把湛卢匕首扔在了位置旁的桌案上,起身向外就走。

    孙可望拿起来匕首端详了几秒钟,就已经确定了这的确是李自成的匕首。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了。他马上拉住高杰的手,道歉说:“高兄何必与下人一般见识。我这里向你赔罪了。咱们在后堂设宴,除了几个心腹的头目,其余人都一概免见,你看如何。”

    高杰冷冷扫视了一下那帮人,说道:“你们这些下人,还真不值得一般见识。”

    说罢对孙可望说:“既然孙兄这样说了,我高杰如果不从命,也算是不识抬举了。好,那就请孙兄安排吧,我没什么别的好说的,只是闲杂人等越少越好。”

    下面这些头目们也觉得无趣,不过既然是自己无理在先,也没什么别的可说了。只能由着高杰一通的数落。

    在后堂,酒过三巡之后,孙可望忽然问高杰:“高杰老兄,你是闯王的心腹大将,必然知道闯王是怎么想的。我老孙好歹有两万人马,在大西王那里,也算是个义子老大了,闯王如果攻取了京师,临朝坐殿,封我什么官缺呢。”

    高杰哈哈大笑,拿起酒壶来给自己倒上,然后才慢慢说道:“孙兄,这有什么可担心的,你算是首义从龙,怎么也少不了你一顶亲王的帽子。”

    这话太诱人了,从流贼到亲王,这是从底层到天上的既视感,哪怕拥兵两万,哪怕处处攻城略地,孙可望跟着大西王张献忠的时候,都没有敢做过这样的梦,如今被高杰一句话点出来,竟然又点不知所措。

    高杰继续说:“孙兄,现在的大明朝正如一块朽木一般,已经不堪一击了。如果现在就直取京城,我敢说,这一路上的必然是望风披靡,这些官军们如今自保都难,更别说勤王了。闯王三天后就要来你这里点验人马,近期就要出兵了。”

    孙可望喝的酒酣耳热,心中正盛,说道:“这样就请高兄在我这里逗留几日,一向少见,咱们兄弟多多叙谈。”

    但是高杰却回绝说:“闯王那里,一天也不得离开我,我且告辞回去,三天后再来,咱们一起在作亲近。”

    本来孙可望也没有打算真的想挽留,只是想让他在闯王那里美言,别让这个王爷的美梦落了空才好。既然他愿意回去,那就赶紧走。

    临走之时,为了表示亲近,孙可望送了高杰三千两银票。一再嘱咐高杰在闯王面前多说好话,高杰答应的很痛快。

    出城之后,上马绝尘而去。

    一路狂奔之下,直到进了咸宁城下马,才发现自己已经汗透衣衫。实在是吓死了刚才,如果自己刚才表演砸了,就等于去到对方那里送人头了。

    原来这个特使高杰不是真正的高杰,而凌小云。因为大西军和大顺军平素来往不多,所以这个险冒起来才有底气,就算是如此,也的确太过大胆了。好在有惊无险。

    在冒充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实这个时候,高杰已经在不久前投降了明军,只不过在这个时候,大西军还不知道。且大顺军为了遮掩家丑,也并没有向外公开这个消息。

    李自成的手下高杰,的确是一个很能打的人,也是李自成的亲信。不过这人不算是厚道。因为李自成军中的账目都是老婆邢氏来管的,高杰总是去报账,一来二去的两人就算是勾搭上了。

    这世界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没有半年的功夫李自成就知道了。知道了这事的李自成决定收拾高杰。但高杰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早就得到了消息。投靠了明军,出于比较仗义的行为,走的时候顺便把邢氏也带着了。

    虽然高杰在陕西巡抚的部下待着也很委屈,一直没有机会施展什么,不过朝廷还是很快知道了这件事,准备大肆渲染一番,并且封了高杰为顺天伯。

    意思是能够顺从天意,不过这明发的谕旨还没昭告天下。凌小云和孙可望,以及太多的人打了一个时间差。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他的信物和李自成的匕首能够到了凌小云的手里。

    反正不管怎么样,孙可望是信了。信了,也就注定了一个结局。让他后悔不跌的结局。

    回到了咸宁城,刚刚坐下歇会。就听有人通秉,说是暮雨府潇潇县署理知县,县丞周笔耕来拜。

    凌小云一愣,这个名字,好像是似曾相识的,在哪里听说过,而且就是不久前的事情。

    想了很久才想起来,原来是年前在京城闲逛之时,救下的洪承畴之女洪彤儿指腹为婚的未婚夫。不过暮雨府潇潇县距离西北甚远,周县丞来此为何。

    来的都是客,不见就是慢客了。再说好歹也是有功名在身的人,对读书人,凌小云一向是格外尊重的,因此也不顾一身的疲倦,吩咐请周县丞进来叙话。

    两下分宾主落座之后,凌小云仔细观察这位周县丞,看此人面如冠玉,七尺身材,一身八品文官袍服穿在身上,头戴乌纱。鬓如刀裁,齿白唇红,好一副英俊少年儿郎模样。心下感叹,此人果然是一表人才。

    当下问道:“周大人,听说您是潇潇县县丞,还在署理县令。且潇潇县正在受水灾,连宇公子正在县中辅助您救灾,如何得闲来我这里。”

    周笔耕心下一愣,说道:“大人如何对在下知之甚深,下官救灾之事已经告一段落了。刚刚接到吏部的票拟,因在下救灾有功,特由内阁奏请圣上,加三级使用,任西安府通判,暂在咸宁见习,知道大人在此驻军,因此特来拜望。”

    凌小云笑道:“这是你我的缘分,其实我对您周兄已经早知其名了。”

    看到周县丞神情错愕,凌小云解释道:“二十天前,我在京城街头救下了一个被欺负的女子,一问之下才知道是洪亨九的女儿,名叫洪彤儿。据说,他曾与你是指腹为婚。如今亨九有负国恩,其家人也被国法所制,所以我我想问问你,这门亲事你怎么想。当然,初次见面,我也不该交浅言深,如果说的过了,请勿怪罪。我这里先行道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