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辽东特战队 > 第73章 小云募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说张祥要个助手,开始凌小云并没有当回事,不过看他这意思,是个比他官大的。

    不禁问道:“比你官大的,你不会打算让祖大哥陪你去干后勤吧,你这小子。”

    张祥摇摇头说:“不,我想要孙一鸣,我和他平时合作的久了。无论是训练还是上战场,通常都是我们俩在一起行动,也算是有了很大的默契了。现在您让我管后勤,我就要他和我一起。”

    这孙一鸣也算是一员沙场的骁将了,凌小云对张祥说:“你小子,眼光还真是不错,你们哥俩这算是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了。不过我告诉你们,这事,你推给我打起来十二分的精神来,打仗,打的从来都是后方的实力,你们的后勤保障的越好,前方的战斗力也就越强。我们这里也就越安全。”、

    说完,亲自写了手令递给张祥,说道:“你拿着我的手令,马上去筹办准备吧,在可控范围内,你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支持我就给你支持,一句话。你给我拿出精气神来。三个月的时间,我看你的成绩。”

    等张祥退出去之后,凌小云又开始布置第二件事了。如果后勤保障没有问题的前提下,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招募兵员,手里要有一定数量的精兵强将。

    士兵必须有强大的战斗力,这是一个很基础的问题,但另外一个很基础的问题就是,也需要有一定的数量。

    乱拳打死老师傅,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如果单说李自成闯军的战斗力,打发一般的地方部队,捕快衙役,那是没问题的。和凌小云的部队,如果论单打独斗,绝对不是对手。

    这从凌小云用三千余人设伏,歼敌八千余就完全能够看的出来。

    但是最终李自成还是胜了,他挥师京城,把大明京城周围最后的抵抗力量歼灭,然后招降了三大营的守军,逼得崇祯皇帝自缢景山。除了李自成的兵有一定的战力外,更重要的是,人多。

    以这个思路来说的话,如果近在咫尺的吴三桂真的出兵勤王,胜负也不好说,因为辽东军有两万多人。

    人多,有的时候真的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凌小云现在的想法,当然,这个想法什么时候也不过时,所谓兵多将广,从来都是衡量一个将领实力的重要条件。

    现在既然有钱有粮有后勤保障,为何不招兵。如果只有这三千士兵,很可能就会让人不知不觉中就包了饺子。

    凌小云觉得,现在的钱粮充裕,至少能够养得起一万名士兵,他决定招兵了。

    这件事,由祖天吉和薛鸿两位游击负责。凌小云的招兵布告写的很明确,要的不是拿当兵吃粮做职业的油条混子,而是愿意为国效力的好兵。大明之耻,天子殉难。讨平贼寇,匹夫有责。靖寇侯凌小云,于中前所募兵,为大行皇帝报酬,誓灭匪类。

    告示贴出去之后,很多人都觉得这位凌部堂是不是脑子生锈了。怎么会在这个时候用这样的理由来招兵。崇祯皇上都殉难了,你就算要效忠,还要效忠谁呢。

    大家当兵就是为了吃粮,不为了吃粮而当兵的人,天下之大,能有几个人呢。

    所有计划招兵数千人,但是一连三天,来应招的壮丁却寥寥无几。凌小云真的有些失望了,他在想,难道大明王朝的骨气,就真的到了这样的程度,这样的地步吗?

    怎么这些百姓就会把大明当成崇祯皇上自己的江山,认为是爱新觉罗还是朱家,都是一回事呢。

    到了第五天开始,人渐渐的多了起来,一连十余天,越发的多了。这凌小云仔细了解过后才知道,这些人竟然有很大一部分程度上都是读过书的。

    有一部分人竟然还有功名在身,有的是秀才,有的是举人,还有两个崇祯十五年的进士,后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还没有等到散馆,就遭到了这样的厄运。

    凌小云叹道:“谁说仗义都是屠狗辈,负心全是读书人,如今这世道,这些读书人也有铮铮铁骨。”

    这些人不仅是自己前来,还连带着了很多的关系,有的是同学,有的是同乡,有的是父子,有的是叔侄,还有的是兄弟。

    他们组成了一支坚不可摧的关系网,也形成了很难击破的战斗力。因为这样的部队,有这样的关系,是能够瞬间爆发的。因为死一个人的话,能轻易的愤怒一群人。

    卢象升的天雄军、后世曾国藩的湘军,就是靠着这样的关系来维系部队的。

    凌小云从开始的门可罗雀,到后来的比肩继锺,仅仅半个月的功夫,就得到了精兵三千九百人,他把这些新兵都交给了祖天吉来负责训练。

    并且把原有部队里的老兵提拔了一部分,有的升为总旗,资深的又有能力的升为百户。由他们来带新兵,并统领新兵。

    在充足的粮饷,完整的军备,可靠的后勤和严格的训练下,这些新兵很快的就形成了战斗力。

    崇祯十七年六月六日(凌小云的部队奉行崇祯年号为正朔,以此纪年),凌小云正式宣布,要在中前所城附近,再修两个百户所。用于屯兵,和中前所城成为犄角之势。

    这件事已经规划了很久,连筑城的石料和开工的工匠都选好了。一声令下,就此开工。

    但是,就在不远处的吴三桂,其实早就注视到了这里的一切,凌小云招兵买马,发展后勤,修筑新城,他到底想要干什么,真的只是自保那么简单吗。

    可这位靖寇侯打出来的旗号,是要为崇祯皇帝复仇,如果说崇祯的仇人,那么自己肯定也算一个人。因为作为辽东最高军事指挥官,在万急的时刻没有出兵勤王。

    所以,吴三桂知道,自己肯定也会在凌小云的黑名单里。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吴三桂都觉得,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根本就不愿意和凌小云为敌。

    他们本来可以是好朋友,好兄弟,可就是这样的变数,让两人走到了对立面。

    吴三桂有时候会想,如果不是自己的提拔,哪里会有现在这个一脸复仇悲愤的靖寇侯,怕是凌小云还在自己的军中当小兵呢。

    但假设就是假设,一切都不能重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