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秦:打卡十八年开局请祖龙退位 > 第119章 推行课程和科举改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之所以将自己的谋算这么痛快地告诉众人,一方面是因为这也算是迟早要被知道的,尤其是大秦来的这批老臣。

    另一方面,正如之前所说,赢子高走的是帝王之路,需要杰出的臣子辅助。

    而大唐世界所能追随赢子高的,都是一个世界的杰出人士。

    既然如此,还不如大大方方地告诉众人,既转移了彼此之间的内部矛盾,又为众人努力增添了动力,何乐而不为呢。

    “诸位爱卿都说说,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在场的人,不管是王绾、冯去疾这些老臣,还是项羽、王离这些年轻人,都是打仗的好手。

    即使是石之轩,也是当初用计谋分化了西域诸多势力的顶级大牛。

    所以专业人干专业事,赢子高也不打脸充胖子,当即向着众人虚心请教起来。

    “我们当兵分两路,一路直向太原,一路途经关东,直捣定襄!”

    作为当前把控大局最为全面的宋缺,第一时间就站了出来,说出了心中的打算。

    “定襄?杨广竟然跑这么远么?”

    一听宋缺的计划,赢子高瞬间就明白过来,太原是因为李家,而定襄只可能是杨广了。

    “微臣认为我们应当还有第三路大军!”

    等到宋缺说完之后,石之轩又站了出来,拱手对着赢子高说道。

    曾经化身裴寂的他,对于朝廷的那一套非常熟悉,一举一动都非常合乎臣子的礼节。

    “哦,石爱卿请讲!”

    对于石之轩给的台阶,赢子高当然乐意接下,当即也改了称呼。

    看到赢子高的反应,石之轩脸上洋溢出笑意。

    或许他来得晚了一些,但对于朝廷里的弯弯绕绕,他却是大唐世界里众人当中最为熟悉的。

    有时候,出发得早也未必就是最快的。

    “微臣认为,除了宋将军刚才所说的那两路大军之外,我们应当分出第三路大军,以犁庭扫穴之势,将北方所有的世家都消灭了。”

    这个时期的世家,都集中在中原、陇右、关东等地。

    但因为之前大秦大军的推进,使得所有的世家主力,都逃向了黄河以北。

    即使有留下来的,也不过是旁支偏庶看守财产罢了。

    听到石之轩的话,宋缺的眉头一皱,不过并没有说什么。

    同时他心里也明白,石之轩之所以在大殿上这么毫不留情的表示出姿态来,正是为了给他们这些大唐世界依附过来的人做个警醒。

    让众人要明白,赢子高是皇帝,而且还不是杨广那样的皇帝。

    所以,众人应该有臣子的态度,否则,永远都无法追上大秦世界众位朝臣的位置。

    至于石之轩所说的消灭世家,宋缺反倒没有多在意,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也就如此而已。

    哪怕在场的众人当中,唯独宋家一家是世家。

    但世家只是传承的一种模式,当赢子高保证了众人的寿命之后,那么传承的方式就不用太过在意了。

    甚至世家的模式反而成为家族发展的阻碍。

    毕竟大家生命都长了,人多了反而每个人都分得有些少了。

    所以,但凡是长生宗的生命,走的都是精英路线。

    因为资源是最根本的问题。

    对于石之轩的提议,宋缺都没有意见,那么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王绾他们甚至连世家都还称不上。

    当然,这其中就要数王贲和王离父子的心态最为复杂。

    因为从历史角度来说,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先祖正是他们王家。

    也正是从王翦开始,王氏一门才步入到上层的存在。

    然后在汉初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最终成为五望七姓的存在。

    哪怕明知道两个世界不同,两人的心里也是异常的复杂。

    对于王家父子的神情,赢子高看得非常清楚,但却并没有说什么。

    要是按照这种关系论的话,那么以后大秦但凡碰上比秦朝晚的朝代,都能攀亲论故。

    而且,你认为自己是人家的祖宗,但人家也未必愿意当你子孙。

    这样的世界多来几次,赢子高相信,大家心里都会想清楚的。

    否则,大秦朝堂上除非绝嗣的,大家都能在大唐世界找到自家的传承。

    那样的话还打个屁啊,直接找子孙好了。

    “嗯,石爱卿考虑的很全面。”

    “世家门阀也不过是传承基业的一种方式,不过他们不适合大秦,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

    赢子高彻底将基调定下,这也从某种方面来讲,赢子高彻底地断绝了世家在大秦生存的土壤。

    “既然诸位爱卿再没有其他建议,那么……”

    “项羽、王离,率领十五万大军从关东之地开始,推向定襄。”

    “宋缺、赵云率领十万大军目标为李唐。”

    “王贲、冯去疾在阴葵派的配合下,带兵五万,剿灭所有世家。”

    “石之轩负责居中接应,如有不服者,直接弑杀!一个不留!”

    “王绾等坐镇长安,做好大军的后勤工作。”

    “喏!”

    结合石之轩的建议,赢子高将命令一一下达。

    保证每一项任务都能被完成的同时,还留有余量来应付意外。

    同时也保证每一个人都有政务要做,不使任何一个人空余在那里。

    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这就是赢子高作为帝王的体验。

    君王不需要多有能力,只要能找好相应的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然后做好后续的监督,那么国家就会像一架机器一样,正常运转。

    像始皇帝和崇祯一样累得像狗一样,可不是赢子高的心愿。

    什么都要他来做的,要那么多的大臣做什么?

    而且从某方面来说,皇帝亲自下场处理政务,也是对于大臣的不满意。

    这也是为什么赢子高继位之后,满朝文武没有多大反应,反而暗地里高兴的原因。

    着实是始皇帝掌控欲望太过强烈,任何一点事情,都要得到他的批准,否则就无法执行下去。

    而赢子高就不同,只下达命令,和听取汇报,其他的完全不怎么插手。

    只有偶尔处理的过程损害了百姓的利益时,赢子高才会稍作纠正。

    正是因为赢子高这种放手的作风,使得他在大臣之中的印象,远要比始皇帝高得多。

    不是每一个大臣都愿意白拿着俸禄不干活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