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秦:打卡十八年开局请祖龙退位 > 第120章 科举临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黄河以北的征伐,赢子高并没有多加操心。

    无论是宋缺、项羽还是石之轩,都是这个世界战力的天花板。

    大秦军队的步伐,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挡得了了。

    哪怕毕玄和傅采林出手,也于事无补。

    不过也不是没有隐忧,因为项羽太过凶猛,所以隋末大多数义军势力都被吓着了。

    比如李密、徐元朗等势力直接就跑到了黄河对岸,甚至都没有和项羽交手。

    李密甚至都放弃了瓦岗基地,跑到了北岸的黎阳。

    而徐元朗更是直接退缩到了东莱,干脆背靠大海,龟缩在了半岛之上。

    至此,天下除了凉州的李轨、兰州的薛举之外,其余所有的势力都被大秦堵在了黄河北岸。

    以至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就拥挤着李家、刘武周、窦建德、李密、高开道、罗艺、徐元朗以及依然占据大义的杨广。

    是的,杨广还没有死。

    和历史以及小说中都不同,因为大秦的异军突起,只是宇文化及连造反的机会都没有,就被项羽给打败了。

    本人更是在江都之战被打成了重伤。

    而宇文阀第一高手都成为重伤了,那么宇文家当然依然还是杨广的好臣子了。

    所以,宇文阀刚开始跟着杨广逃到了洛阳,但没想到大秦竟然紧追不舍。

    然后汇聚了独孤阀的两大阀门,彻底掌控了杨广的朝堂。

    至于原本在洛阳崛起的王世充,连泡都没有冒起。

    等到项羽兵临洛阳的时候,两大阀门更是排除异己,打击政敌,彻底将杨广架空。

    如果不是因为突厥的阏氏是隋朝的淮南公主,恐怕杨广的命早就丢了。

    毕竟从大秦的势头来看,北方也不太保险,说不准哪一天就有可能要流浪大草原。

    所以将淮南公主作为最后的退路的大隋诸臣,自然不会让杨广有生命危险。

    定襄城之中,宇文阀府邸。

    “难道我们就一直这么逃?要逃到哪里去?”

    看着上首的独孤峰、宇文化及,宇文成都烦躁地埋怨着。

    “哦,那你是准备为大隋战死了?要不你去投奔徐元朗去,那个项羽肯定会第一个攻打辽东的。”

    看着宇文成都这沉不住气的样子,宇文化及没好气地说道。

    听到宇文化及的话,宇文成都瞬间打了个寒颤,紧闭着嘴巴再不吭一声。

    看着宇文成都这幅模样,在场的众人并没有人笑话他。

    所有人宛如又回到了洛阳的攻守战之中,那被项羽支配的恐惧。

    以洛阳城那宽厚的城门,竟然被那个叫项羽的家伙给生生砸开了。

    想到那残暴的一幕,大堂之中就是一阵沉默。

    自从江都、洛阳两战之后,大隋的脊梁骨就被项羽给敲碎了。

    现在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自己能够挡住那个凶兽的攻击。

    和宇文化及这些武林高手不同,项羽就宛如为战争而生。

    其枪法大开大合,完全就是凭借着肉身的力量,摧毁一切。

    甚至连宇文家族引以为傲的寒冰劲,在他的跟前,连施展的机会都没有。

    更为恐怖的是,项羽还有猛兽一样的感觉,宇文家甚至都不止一次做出暗杀的举动。

    但却连一次近身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我们唯一所能做的就是等!”

    “等我们南方那些家伙和大秦那些野兽们分出一个胜负,或者两败俱伤!”

    沉默之中,独孤峰打破了寂静,缓缓开口说道。

    但所有人都对于那个两败俱伤的说法,没有任何的期待。

    连续两次和大秦士兵交过手的他们,可以说非常了解大秦士兵的战斗力。

    那就是一群战争机器。

    甚至连宋家的精锐,也只能给他们打个策应,或者站个后军。

    好在定襄基本已经到了中原王朝的最北端,大秦的士兵要和他们见面,起码要闯过好几层关卡。

    太原城内,李家已然光明正大地住进了杨广的行宫之内。

    “根据密报,大秦又开始动了起来,大家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看着左右两列泾渭分明的子女和下属,李渊那宛如老妇人的面容,再添几分愁苦。

    这些混账,都已经到了什么时候了,依然不忘记彼此之间争斗。

    都是一母同胞,难道亲密合作就那么艰难吗?

    大儿子李建成、四儿子李元吉一边,然后二儿子李世民、三女儿李秀宁一边。

    这让本来就有些优柔寡断的李渊,脑袋都快裂开了。

    尤其是在李唐还面临着大秦的威胁时,这种依然内斗的情形,简直就是削弱自己的力量。

    但李渊却对此毫无办法。

    大儿子虽然能力稍逊,但也算英明果决,最为重要的是他占据着礼法,因为获得了李唐大半文官的支持。

    而二儿子则能力出众,礼贤下士,得到了所有武将的拥戴。

    从某方面来说,两个儿子之间的争斗,也是李渊麾下文武之间的派系争斗。

    好在此时大唐四处强敌环绕,两人之间的斗争还算克制。

    “父王,儿臣认为我们应该将所有的兵力,都集中起来到太原附近,在晋地实行坚壁清野。”

    “这样一来,不仅使得我们的力量更加集中,也能使得秦的战线拉长。”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和其他的势力积极联系,共同消灭秦的势力为己任。”

    生死存亡间,李建成选择了稳重为先,以大本营为中心,打造抗秦最后堡垒。

    听到大儿子的话,李渊没有发表意见,不过对于大儿子这种老成稳重的理念,还是给予肯定的。

    但还没等他开口,一旁的李世民也毫不示弱地对顶起来。

    “世子的意见,世民不敢苟同,后撤到太原的话,基本就将主动权送给对方了。”

    “而且这一撤,就将黄河的天险变得一文不值。”

    “所以,我们应该屯兵于河东,充分利用黄河的天险,将秦的士兵,堵在黄河的南岸。”

    一听到李世民的话,李渊的脑袋就青筋暴起。

    又来了!

    每一次都是这样,一旦让两人都开口发表意见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出现过两人意见一致的时候。

    也不知道这两位亲兄弟为啥这么气场不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