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特战队 > 第六十四章 全歼倭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倭寇的老巢就在这里不远的地方,这有一点好处,行动上会很方便。不用说是朝发夕至,就算是普通行军,一个时辰之内就能完全赶到。

    根据探查,宇宏庵原本是一座尼姑庵,但因为年久失修,又曾经传出来闹鬼的传说。所以基本上也没有尼姑去居住了。而这里也就成为了倭寇的盘踞点。

    因为闹鬼的说法传出来之后,前后一片恐慌,所以山海关附近小镇的居民也都绕着这里走。所以基本上一切看起来都很太平。倭寇选择这里作为盘踞之处,也算是神不知鬼不觉。

    想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他们本来打算是在这里积蓄力量,等待阿敏和山海关交战之后,两败俱伤之际,坐收渔翁之利的。但没有想到,阿敏在山海关城下旷日持久,竟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就撤军了。

    所以,倭寇也在考虑,在这个山海关士气正盛的时候,要不要去。倭寇虽然有什么武士道精神撑着,却也不是钢铁战士,这些日本浪人也是要吃饭的。

    相对于吃饭和抢劫来说,武士道还是排在其次的东西。所以他们考虑要不要进攻山海关,其实也是担心,如果钱抢不到的话,别再把命给搭上。

    没有一个日本浪人是不怕死的,这都是瞎扯。不然的话,他们就不会每个人带着个所谓的千人针护身符了。

    但怕死却并不代表着一定就能够活下去。因为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对山海关做出袭击计划,凌云就要对他们下手了。

    在对宇宏庵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之后,凌云和他的三个部下做出了一个结论,如果强攻的话,这两千人是完全没有希望取胜的。倭寇的战斗力,完全可以一人敌得过几个明军。

    并不是说非正义的就是无能的,如果你想剿灭敌人,那么首先你要又比他强大的实力,如果这一点暂时做不到的话,那就和他动脑子。

    几个人商议之后,决定使用火攻的计策破敌。其实这一招并不新鲜,孙子兵法的十三篇中专门就有一条火攻的计策。诸葛亮首次出山三把火烧退曹兵,周瑜三江口火攻退敌。

    火攻计策的应用,从古自今都不绝于书。因此再来一出酒瓶装新酒,倒也是题中之意。

    基本的想法就是,调集凌云手下这两千人,把这宇宏庵层层围住。只要有人逃出来,就负责补刀再扔进去。

    同时选派精兵,趁着夜色的掩护,清理掉倭寇对山海关方向的所有流动哨,然后在这宇宏庵的四周,都堆满泼上了清油的柴草。用吸油筒把大量的油喷进院子里面。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外围引燃,把火箭射进院子里,瞬间里里外外就是一片火海。到时候,这里的倭寇基本上就会成为一只只的火鸡。

    计划制定完毕之后,接下来就是分头去准备,马吃草所部担任了准备油料和柴草的任务,其余两部负责外围的肃清。这三百人是主力,剩下的凌云所节制的千余人是配合的。

    全部就绪,就等着把这出戏给唱好。准备一天之后,各部饱餐一顿,开始行动。

    虽然宇宏庵因为闹鬼,已经许久不被人所关注了。但倭寇并不是没脑子的。他们的首领吉野波大也是个比较谨慎的人,在对山海关方向派出了五支流动哨。

    每支流动哨大概五个人,他们在不同的哨位监视着山海关的一举一动。而且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支烟花信号。一旦有任何异动或者危险,他们就会发出信号向同伴预警。

    接到信号灯之后,所有的倭寇都会进入一级紧急戒备状态,准备战斗。虽然流动哨只有二十五人,但是想把这二十五人全部肃清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不过凌云的部下的确做到了这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原因,那就是人民的力量无限大。山海关虽然兵多民少,但并不是没有老百姓。

    周围的村镇上,百姓也不堪倭寇的袭扰,所以就把倭寇的布防哨兵的行动举止都告知了凌云派出的斥候兵。

    在反复确认之后,凌云确定了情报是准确的。在沈强和李皓指挥下,一支三十人左右的暗杀小队组成了。他们都是擅长使用飞刀的士兵。

    可以确定的是,如果让他们发现目标,基本上可以在两刀以内毙命。而且他们的飞刀上都淬有剧毒,就算是没有击中致命的要害,被击中者也没有好活。

    在夜幕终于降临的时候,凌云带着自己的部下出发了。一切都很顺利,五个流动哨位在半个时辰之内都被清理完毕,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然后马吃草带着自己的部下把柴草堆在宇宏庵的四周,并往上面泼洒清油。

    一切就绪之后,三位带兵的百户来到凌云面前说:“现在哨位已经被我们清除了,但如果他们长期不和宇宏庵内联系的话,那我们其实也已经暴露了行动。”

    对于他们的说法,凌云很是认同。现在就算是往院中喷射清油,也是很容易引起警觉的。事不宜迟,兵贵神速。现在要立刻开始行动了。

    预备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弓箭兵和弩箭兵,共五百人,分梯次列队,一旦有人从火里出来,就开弓射箭。无论是射中与否,完事就撤。

    第二道防线是火铳兵,因为山海关并没有做到每个士兵都能够装备火铳的地步,所以凌云所部的火铳兵只有一百人左右。火铳兵的任务就是在弓箭兵撤围后,给予这些幸存者毁灭性打击。同样的,火铳兵也是打完就撤。

    第三道防线是飞刀兵,他们完全可以把再剩余的倭寇当成活靶子。而且是近距离的活靶子进行练习。再一次打完就撤。

    当这三道防线完成后,最后还有以逸待劳的七百多精兵等着,经过了前面的三道防线,就算是还有逃出来的,基本上也已经是奄奄一息了。这七百人可以算是收尸队。

    和预想中的差距不大,在一片火海中,倭寇除了被烧死成为碳灰的,跑出来的大概有九百多人,在闯过三道防线后还有战斗力的,也就剩了二百余人,这二百余人也很狼狈了。可以说是衣服都烧没了,全身上下都是灰黑色的。

    手里拿着的倭刀都变了形。如果是平时作战的话,倭寇的战斗力是强于明军的。但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士气无心恋战,又在这样的合围之下,难逃被解决的命运。

    悬而不决的倭寇隐患就这样被平息了,战后清点,共歼灭倭寇两千一百三十二人,烧成碳灰不能分辨的不再计入。而明军方面的伤亡,仅有七十余人。战损比高达一比三十。这也算是凌云的得意之笔。

    消息传到山海关内,刘鸿彻底的震惊了,他立刻星夜向朝廷写了报捷文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