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特战队 > 第六十五章 欲加之罪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倭患很久以来,都是辽东镇的重患,他们和皇太极之间有了某种秘密的协定,时常会一明一暗的对辽东边军进行袭扰。

    因为倭寇的整体战斗力要超过明军,而且行动比较灵活,大规模拼杀并不上算,小范围围剿却不能一网打尽,如果陷入了对方的圈套还会功败垂成。

    一直以来,几任的辽东巡抚和经略使都很头疼。孙承宗老爷子还没来得及下手就被调离,接下来的高第等人一筹莫展。

    刘鸿到任以来,虽然也对此组织过几次专项整治行动,但也是治标不治本,没能从根本上清除倭患。这件事兵部都有耳闻,屡屡催促。

    这一次,没有费什么大的功夫,仅以不足百人的伤亡,就全歼了倭寇两千余人,这样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场大捷了。

    曾经辽东的诸位军事将领们在一起开会说,如果能够把全歼倭寇的伤亡率控制在千人以内,就能称为名将了。但这样的战损率,也没有人敢接这样的任务。

    大家都想不到,这个小小的都司,就用自己部下两千人的兵力,以不足百人的战损,就把这件事干净利索的给办了。消息传回关内的时候,一些高级将领没有信,不是不信,而是不敢相信。

    直到刘鸿派出了自己的卫队去了现场查验,废墟残垣,被火铳弓箭射杀的尸体和已经分辨不清的碳灰。都已经证明了不久前刚刚发生的一切。

    刘鸿迅速把事情告知了曹正淳,然后两个人联名上了奏折。向朝廷报捷,通过兵部转交内阁。

    毕竟曹正淳是朝廷派来的山海关监军,如果边帅报捷不通知监军的话,朝廷很容易会多想。另外还有一点,也算是曹公公比较会做人,因为刘督师和山海关多数的将领,对他并不觉得讨厌。

    两人通过气之后,都觉得这样的大功,主要指挥者凌云应该请记大功,参与的官兵一律封赏,阵亡的士卒也要从优抚恤。

    奏折发出去以后,凌云和赵峥都很高兴,赵峥的高兴的是,自己的兄弟现在的成就非常。以后必然是一个军界的璀璨将星,大明边军的指挥权在他的手里越多,清军的日子也就越来越不好过。

    不过凌云倒是没想到这么多,他更在意的是刘鸿给予的承诺。如果再能立下一件大功,就允许他在全军范围内挑选成员组建特战队。

    所以他也有些隐隐的期待,但是夜路走多了,总是会遇到鬼的,这一场泼天大功,等来的却是泼天大祸。

    朝廷的廷寄很快就回来了,紧接着出发的,是兵部的一名侍郎,携带圣旨,带着锦衣卫前来。

    廷寄属于朝廷的红头文件,来的比较快。大概意思是要凌云所部,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凌云暂且停止履职,等候朝廷另外的调用。

    接到这份廷寄的时候,凌云并没有介意什么,因为他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赵峥却忽然有一种隐隐的不详预感。如果真的是要升赏,为什么要他暂时停止履职。所谓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岂不是等于把他的带兵之权给剥夺了。

    这份廷寄的背后肯定有一篇很大的文章,一切等待朝廷的来到这里以后就全部清楚了。

    仅仅相隔了一天,朝廷的钦差就到了,兵部侍郎李熊兼程赶来。带着的不仅有钦差依仗,还有一波锦衣卫。

    有明一代,锦衣卫都是一个比较不招人待见的工作。这是因为,锦衣卫常年干的就是特务工作。一般来说,哪个大臣的家如果有锦衣卫上门,那基本上意味着这官是当到头了。

    至于接下来是入狱还是丢官,这要看自己的运气了。

    所以当李大人带着锦衣卫来到山海关的时候,刘大人直接蒙圈。这意味着,不知道是哪个人要倒霉了。

    而大家基本上都若明若暗的知道,这个要倒霉的人,很可能就是几天前刚刚剿灭倭寇立下大功的凌云。

    果然,放炮接钦差,设摆香案之类的程序过去之后。李大人开始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山海关原四品衔都司,屡受国恩,超次拔擢。然不思一心报国,丧心病狂,杀良冒功。念及前番功劳,不予重罚。着开缺一切职名,交该镇主官严加训诫,戴罪立功。其下三名百户,由兵部堂官押解回京,从严议处。

    圣旨宣读完毕以后,刘鸿接过圣旨来,当时就愣住了。已经忘记了应该有的寒暄了。

    早有锦衣卫过去,把马吃草等三个人绳捆索绑,带上了手铐脚镣。李熊甚至没打算跟刘大人废话,他很干净利落的说:“这里的公事已毕,下官这就告辞了。”

    出于礼貌,刘鸿象征性的说:“李大人一路鞍马劳顿,就在这里歇息一日也不妨,也让刘某多少尽一些地主之谊。”

    不过这位兵部堂官倒也的确是油盐不进,他环视了一眼四周的官员说:“并非下官不愿在此驻足,实在是不敢。这里的军官既然敢杀良冒功,再顺便杀个把钦差自然也不算什么。告辞。”

    刘鸿把这样窝心的讽刺一番,也就没也什么可说的了。李熊带着人走了。刘鸿都顾不上什么君臣礼节了,当场就把自己的乌纱帽给扔到了地上。

    看着自己被带走的三个部下,显然是生死未卜。旨意说的很清楚,自己由四品都司被开销了一切职缺,都算是从宽处理了,那么这三个百户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活路了。

    想到这里,又想到是自己带着兄弟们流血牺牲换来这样的战果,却又被朝廷安插了一个杀良冒功的莫须有罪名。他直接撕掉了自己的官服,撕成了一条条的碎布。

    然后看着刘鸿说:“刘大人,我凌云本来就是一介书生,投笔从戎本来不合适,既然朝廷信不过,我还要回我的书斋做学问,晴耕雨读也就是了。至于如果大人或者朝廷还有另外降罪之处,是杀是剐,我等消息!”

    说着头也不回的就走了,剩下一众将领在当场,不知道要不要拦住他。想劝慰他又不知道说什么好,毕竟这是朝廷的旨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