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特战队 > 第一百零九章 叔侄相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过凡事有弊也就有利,当初不太服气杨嗣昌的人,也都被他这一招给唬住了,换句话说,他这杀鸡儆猴的措施起到了作用,虽然并不是对凌云的作用。

    这也算是种下荷花没得的荷花,却额外得了一条藕,也算是不错了。年关将近了,杨嗣昌本来打算趁着过年这段时间,彻底的给山海关外围的绿营部队来一场痛快的围歼战,到元宵节前后肃清完毕,以此作为给崇祯皇帝的年礼。

    然而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有些过于天真了,手下这群将佐们没有一个人认为他的想法能够真正的施行,都觉得这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天方夜谭的想法,甚至有的军将会怀疑这个新来的督师是不是脑子坏掉了,才会弄出这样的一个烂方案,跟着他会送命。

    基于这些人的不服从,他才想到了用杀人来获取威信的高压办法,虽然这不是一个多么好的办法。

    崇祯接到了内阁转呈的杨嗣昌的奏本,仔细的看了看之后,觉得刘槐水似乎这命送的有点冤枉,他并没有怎么样,只是提出了一个反对意见。再这样的情况下,边帅完全可以进行三令五申,但不能顺手就砍人。

    不过这个刘槐水本来也有前科,再者说人已经杀了,你现在如果让杨嗣昌去做检讨他也是活不了了,倒不如安抚杨嗣昌。如果一个阁老去督师,杀一个五品官员都不行的话,也实在让他太过于没面子。

    让一个督师丢了面子,远远会比这件事的对错本身要重要的多,这会导致他在自己部下的面前令不能行禁不能止。想到这里的时候,崇祯告诉内阁:“下旨,褒奖杨嗣昌,告诉他只管猛去做,如今这个世上之事,只患无猛不患无宽。朕要的不是一个只会请示的边帅,而是一个铜墙铁壁的辽东,一支铁军!就按这个意思润色拟旨。”

    温体仁也知道照办,这次派往山海关宣旨的钦差并没有带着仪仗队,且只是一个六品的官员,在得到这个光荣的任务之前,只是礼部的一名主事。毫不起眼的一位,不知道怎么的就接到了这个任务。

    并且告诉他,只需要骑马前往,带着两个随从就可以了,不需要带仪仗队。温体仁的理由是,朝廷与山海关的消息往来是很频繁的,如果每一次给山海关下旨意或者指令都大排仪仗的话,也就难分轻重了。

    这似乎应该算得上是一个能够说得过去的理由,至少这位主事相信了。我们有必要说一下这位主事的名字,他叫曹虎,崇祯元年的进士。

    成绩平平,只考到了三甲,被分发到了礼部做主事。这是一份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履历。但这份履历的背后却有许多的不寻常。那是因为,这位曹虎虽然不起眼,却不是没后台。

    他有一位本家的叔叔,叫做曹化淳。虽然不是亲侄子,但在政治舞台上,能够沾亲的就比真正的亲的还亲,一贯如此。所谓有福同享,有难你也别想跑是也。

    要说曹化淳确实也没有能够再曹虎的仕途上对他起到什么样子的帮助,因为如果要刻意帮助的话,他就不至于被分到礼部混日子一混三年都没得到提拨。

    这并不是他们叔侄之间的不睦,要知道在崇祯年间做官,尤其是做京官,升官不用太高兴贬官不用太郁闷。因为崇祯是个很容易激动的人,你今天是郎中,明天是侍郎,可能后天就回家种地。你在家种地,没准明天就能入朝为官。这就是崇祯的激动性格使然。

    所以礼部主事这样的不起眼的位置倒也不错,宠辱不惊波澜不动,算得上是一份安生衣食,有吃有喝,还不用考虑太多官场上的是非。对于曹虎来说,这样的生活状态他还是比较喜欢的,也并不求什么升官发财。

    而且与刘槐水不同的是,曹虎这个人是相当低调的。刘槐水满世界的张扬,生怕有人不知道他是温体仁的侄子。但曹虎不同,这满朝文武里,无论是大官小官,知道他有个叫曹化淳的叔叔的人,是屈指可数的。

    因此,温体仁随便点了曹虎作为这一次的宣旨钦差,还是那句话,这只能说是个误会,或许温大人根本就不想。然而确实就是无巧不成书。至少这层关系温大人本身是不知道的,不然的话他应该不会这样做。

    曹虎带着圣旨上路了,并在一天之后到达了山海关。虽然这位钦差宣旨使没有带仪仗,但仍然是不能够小觑的,杨嗣昌连忙放炮开中门摆设香案,一套折腾下来。

    在听到旨意内容之后,杨嗣昌深深的舒了一口气,心说皇帝还是信任我的。

    他告诉中军参将,大排宴席招待钦差,并提供住处给钦差喝随员安歇。曹虎笑道:“杨阁老就不必这般客气了,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六品主事,带了个宣旨使的名分,却不敢烦劳杨阁老这样的兴师动众。我就在你这里吃个便饭,随便转转也就回去了。”

    杨嗣昌自然不是跟六品主事客气,而是在和宣旨使客气,无论是一品官还是九品官,来这里宣旨的就是钦差,要是把他们不当回事,岂不是也把皇帝不当回事了。不过这位钦差似乎不怎么好热闹,那就由他吧。

    随即吩咐,让三品以上的官员陪着吃饭,菜不要多,但一定精致。曹虎这谢过杨阁老,这一次他没有继续推辞。总是推辞也不太好。

    饭后曹虎说希望在营中随便转转,杨嗣昌也喝了点酒,没有在意,告诉中军给曹虎做解说和向导。

    中军似乎也不大愿意领这个差事,还是因为面对钦差的时候多少有些拘束。曹虎就和他随便转悠,最后才说:“听说朝廷派了曹公公来做监军,我来宣旨,也当前去拜望一番。”

    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来一趟也要探一探叔叔是个什么口风,这样皇帝如果有所问询的话,也应该知道怎么说。

    曹化淳本来要去见一见这个钦差,但是听说来的钦差是曹虎的时候,也就没有去,倒不是因为他架子大,也是为了避嫌。见了面难免叔侄之间要叙家礼,这样的话再私下见面就不好了。

    刘鸿离任之后,曹化淳倒是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他还是住在原来的总兵府后院,仍然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这样的话杨嗣昌也算是乐得如此。

    无论是刘鸿还是杨嗣昌,都不喜欢有有一个监军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晃悠,如果这个监军还特别话多,那么自然就处处掣肘了。不过显然曹公公不是这样的人,他基本上属于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自然,两任督师也都不愿意有人对自己的决定提出什么不同的意见,像曹公公这样的监军,倒是很合胃口。

    因此无论是之前的刘鸿还是现在的杨嗣昌,都对曹化淳比较客气。心说你最好还是在这里多住些日子,千万不要着急回去。你要是走了,再要是来个新监军不靠谱怎么办。

    曹化淳此刻还是正在堂上看书,之前说过,曹公公和别的太监不太一样,这算得上是个文化人,而且文化底蕴相当深厚,可以说是琴棋书画没有不精通的。相当的爱看书。

    外面的门童报进来说:“钦差宣旨使曹虎大人求见,公公是否要见见他。”这个门童是新来伺候的,还并不知道他们的关系。

    曹化淳连忙说:“夯货,钦差大人来到这里,还要说什么求见。待我整衣出迎。”说着就进内室换衣服。

    他是朝廷的正四品职衔,可以穿戴四品文官的冠带衣服。换完衣服急忙接出来,曹虎正在檐下等候着。

    曹化淳上前一步,拱手施礼:“宣旨使大人原来辛苦,今日有些微恙,未能前去迎接,劳烦大人亲自来探望,实在惶恐,请里面说话。”说着就在前面带路。

    看着叔叔这个样子,曹虎开始的时候还楞了一下,瞬间也就反应了过来,这是叔叔不想在众人面前公开两个人的关系。也就顺势一拱手说:“这是哪里话来,您是前辈,我理应前来探望。请!”两人进入客厅内。

    曹化淳吩咐童儿上茶后,告诉他们,都去自行歇息就是,自己要与宣旨使聊天,不想别人惊动。这些跟着曹公公的人自然也是懂得规矩的,就在外面把门给带上,不让人打扰。

    等他们都出去了以后,曹虎才给曹化淳磕头,口称叔父大人在上,小侄曹虎无礼,还请叔父大人不要见怪。

    曹化淳一把把他拉起来,说道:“你做的对,咱们叔侄俩自来亲近,不在乎那些虚礼。你这样是对的,我不愿意你公开咱们的关系,也是怕给你招惹麻烦。你看刘槐水就知道了,一定慎重。”

    对于这样的告诫,曹虎心里是清楚的,他连忙称是。两人落座。曹虎说:“侄儿此来,便是要求教叔父,皇上如果有询问,应该如何奏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