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特战队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危险信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一次偷袭就这样彻底的失败了,一百余名绿营士兵就在接近凌云的驻地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就彻底报废了。只留下了一堆残肢断臂和肉酱。

    这件事几名千户商量了一下,觉得也不算是什么大事,还是等到凌云睡醒了再说,不过唯一比较遗憾的就是没有留下什么活口。并不能知道这股偷袭的部队究竟是来自哪里的。

    不过事是死的,人的脑子是活泛的,几名千户认真的查看了现场之后,找到了腰牌,证明了这小股部队是狗头寨的人。而且其中的一名是狗头寨的把总。

    因为这几名千户都知道,作为军官的职位,把总是绿营官职里面最低的一级。派出一个把总来带队偷袭,说明狗头寨还有大头目没有出来,等凌大人睡醒了以后再说吧。

    这也难怪他们并不知道,在原来狗头寨最大的也就是个把总。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似乎也并不重要了。

    白龙突击队的队员们似乎并不怎么介意这些,在他们看来,阻击了一场小小的偷袭就和上厕所一样,是一件再也不能平淡的小事了。

    但对于其他的士兵来说却不尽然如此,他们虽然只是在对方已经被完全打的一脸懵逼的前提下上去捡了个便宜,但就这事整的的确够热血沸腾的。

    这些士兵战时可以当兵,如果战争结束了不当兵了还可以去开饭馆什么的也完全没有什么问题,这肉馅剁的,能够完全包饺子都没问题,绝对看不出来剁之前还是穿着衣服的。

    这场参与也让这些兵们懂得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清军也是人,也是肩膀上面只有一个脑袋,一刀下去也是一个大窟窿,剁成肉馅也是照样活不成了。没有任何异于常人之处。

    这一场开蒙的课程的确比讲说多少次都更加的好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间去的原因,唯有实践才是第一性的。

    这次突袭失败以后,狗头寨彻底的安静了,虽然卢家庄这边依然是戒备森严的,实际上已经没有了另外的袭扰部队。

    凌云终于睡醒了,他伸了个懒腰,发现他的兵们正在打扫战场。他忽然有些奇怪,自己下达了休整命令,是没有作战任务的,难道这几名部下没和自己打招呼就发动了下一波攻击吗,不应该。

    走近了一看才知道,原来是他们刚刚阻击了一次偷袭。凌云很欣慰,自己的部队不仅能够用闪电战术制敌,也能够防身自保,这已经让这位指挥官很是开心了。

    他准备去看看那四名重伤员,对于这些伤员们,仅仅是解衣衣之,推食食之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得到应该得到的东西。

    当年韩信评论楚霸王项羽的时候就说过这样一段话,说项羽这个人每当有负伤,他会亲自提着果篮前去探望,拉着人家的手说的情真意切的。可是如果有将士立功了,封官的官印都刻好了,却在自己手里直到磨的方形变成圆形也舍不得给。

    这就叫做妇人之仁,没有魄力,自然留不住韩信那样的人才。韩信所以投靠刘邦正是为此。虽然凌云没有追比古人的心思,但也是明白的。只靠物质奖励还是不够的。

    要让活着的人看到希望,死去的人自然也不能够白死。凌云告诉自己的四名伤员,从今天开始,任命他们为总旗,正式成为朝廷的九品武官,日后立功还要从重议叙。

    至于阵亡的兄弟们,也都要上表请求追认名分。几名伤员十分感动,都表示一定好好养伤,争取早日重返战场。

    辽东暂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京城却并不是一直风平浪静的。之前最为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刘鸿这个太师的虚职还没有做几天,就有人上表弹劾了。弹劾他的人是京畿道监察御史,叫做刘鸾。

    按理说,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和六部六科给事中,负责总天下风宪,无论是任何级别的官员都可以弹劾,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弹劾刘鸿的罪名自然就有问题了。

    说刘鸿是什么东林余孽,既然东林党的首要之人钱谦益都已经伏法,那么刘鸿何以又能以正一品的职位居于朝堂之上。请皇上下发严旨,加以惩戒。

    这个状告的相当没有意思,而且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导这话没错,但皇帝斩杀钱谦益却用的并不是这个理由。更重要的是,就算刘鸿也是东林党,这不假。可是要知道,就连天启的位置都是东林党人杨涟争来的。

    更重要的是,刘鸿之前曾经担任过一个比较重要的职位,那就是都察院都御史。一般来说,御史就算谁都不杵头,那也肯定会不对两类人下手,一类是自己的老师,另一类则是御史长官。

    有人敢于跳出来,用一件看起来似乎很搞笑的事情理由来弹劾刘鸿,这就说明里面绝对有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背后有人主使,不然的话一个小小的京畿道御史,是没有胆量这么做的。

    至于是谁在主使这件事,暂时还不好说。但是有一个信号对于刘鸿来说是比较危险的,那就是皇帝压下了这份奏折。

    学名叫做留中不发,也就是没有批复也没有驳斥。这对刘鸿来说就显得有些不妙了。这份看起来明显就有点不对头的折子,如皇帝是向着刘鸿的话,那么肯定不会是这样的处理结果,至少也是要将上折子的刘鸾开训斥一顿。

    而现在却什么都没有,只是留中不发而已。这就显得有点不对头,这意味着,就是这样一副胡编乱造的奏折,皇帝不仅认真看了,还没生气,如果再加加温,估计就祸不旋踵了。

    在离开山海关被调回京城的时候,刘鸿就知道肯定会有这样的一天,且没有想到,这一天来的这样之快。

    刘鸿现在的纠结之处就在于,他不知道这是有人在找他的麻烦还是皇帝的意思。如果是后者,就彻底完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