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特战队 > 第一百六十九章 抓紧制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明在十六世纪火药方面最大的人才就是孙元化,但孙大人显然是个科学技术方面的天才,但不是个擅长做官的人,他做官是比较失败的一种存在,更别提带兵打仗了。

    孙专家就是因为自己的没有政治觉悟,被孔友德和尚可喜两个兵油子给坑了一把。把城池给丢了。要说孔友德这个人一辈子没干过什么靠谱的好事,但是好像对于孙元化还是不错。结果一时良心发现,就把孙元化给放了,放完了以后孙元化回到京城,被御史一窝蜂的弹劾,结果又被砍了。

    看来这不是好人的人,难得想干一次好事,基本也能把人给坑了。坦率的说,崇祯是一个过于操切的人。他做事就秉承着一个原则,那就是乱世用重典,有大爱有大恨,换句话说就是做事过猛,经常会用力过度。

    其实这倒也不能全怪崇祯,这个烂摊子已经不能够再烂了。如果用力不过猛的话,可能坚持不到崇祯三年就早已经收摊了。这本来就是一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

    但对于有些事情或者说有些人的处理,其实也是值得商榷的,比如对王化贞、祖宽这一类的猛将,本来是可以让他们戴罪立功的。比如说孙元化,这人既然不擅长当巡抚,却是个天才的科学家,那么可以给他个相应的级别和待遇,专门让他去搞科学研究嘛。

    人才本来是不多的,要是全部都一棍子给打死了,那么谁来干活呢。要知道,人才也不是一朝一夕就那么好随便培养的呀。尤其是科学家,更像是大熊猫一样,属于绝对的珍稀物种,像是孙元化这样的科学家,那绝对是越多越不嫌多的。

    可惜崇祯还是把他给砍了,至于原因,也就不好再细细的探究了。凌云的脑海里面在高速的运转着这些。觉得有点可惜,现在大明朝其实并不太平,属于人才紧缺的情况。如果有些人才确实是不能够替代的话,那么就给他们适合他们的岗位,就算是犯了点什么小错误,也应该尽量去保全他们。

    有些人活着肯定是比死了要好的多。作为兵部侍郎,以后或许会有这样的机会,一定要把尽量多的人才收敛到自己的麾下。这样至少能够让一些人有更合适的展现机会。

    周桐看着愣神的凌云,却没有过去打扰他,他知道凌云肯定是在想什么事情。作为一个小小的五品都司,长官想什么事情也不是他能够随便过问的。

    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那就是继续眼前的这个实验。每只羊的身上,都挂满了砖头瓦块,看上去分量差不多了,就赶了过去了。

    份量果然是差不多了,羊刚刚踩上去,地雷就爆炸了。因为是陶瓷做的地雷,顷刻之间,炽热瓷片带着凌厉的风声,四散飞出。很快就飞的到处都是。

    那些踩上地雷的羊算是遭了罪了,瞬间就变成了一堆残肢断臂。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打击面有点小,爆发力显得也相对小,碎片比较少。

    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没有这些缺点的话,那么就没有必要如何再去考虑去兵部铸造司学习的事情了。不过现在时间上来不及了。

    张二牛选拨人员去兵部学习,这个已经在进行中了。这一路上带着凌云的侍郎关防,也会一路比较顺利。现在是考虑在这里能制造出来多少。

    他问周桐:“周都司,如果我给你一天的时间,你能够给我造出多少地雷来。”

    凌云当然知道时间是紧迫的,既然这地雷还算是靠谱,但没有那么大的威力,就更需要以数量来取胜了。地雷的数量越是密集,对方就越吃亏。

    经过突袭作战,本身明军也付出了承受能力之外的代价,但是毕竟汉军旗被打残了建制,恐怕一时半会的是无力恢复了。那既然这样的话,很可能接下来要出场的就是主力满洲军了。

    对付满洲军,和对付汉军旗那绝对不是一回事,需要消耗的力量,以及作战的方法都需要商榷。汉军旗多是步兵,明军也多是步兵,明军的战力整体要比汉军旗高一些。这样的话,就算是近身肉搏的话,明军也是能够占到便宜的。

    可满洲旗以骑兵为最主要的作战部队,除了关宁铁骑,能够和他们对着打的恐怕也不多。灭高人有罪,这人无论是不是侵略者,他的战斗力只要强,你就要在战术上重视他。

    接下来的仗并不好打。但是又不能够不打,靠坚城用大炮自然是最好的办法,但现在没有那么多的炮弹,关内已经给兵部发下了告急文书,需要兵部尽快的制作炮弹十万发送来,但兵部至今还没有消息。

    杨嗣昌就怀疑兵部是不是不靠谱,赵峥还一个劲的解劝,说这肯定是没有那么快,自己的老师陈尚书也是个深明大义的人,他是知道前线的苦的,一定不会为难前线。

    对于兵部尚书和赵峥的这层师生关系,凌云是清楚的。在成为兵部侍郎之前,凌云只是赵峥的亲兵,还曾经跟着他到京城述职过。对于陈尚书,虽然没有见过面。但在赵峥的描述里也可知,这是一个很正派的人。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人交往什么人。秦桧到什么时候也不会和岳飞在一起玩,这就是人以群分。所以炮弹到现在还没有送过来肯定是制作起来没有那么容易,估计兵部此刻也正在加班加点。

    就算是朝廷上有不靠谱的当权者,但也有靠谱的办事者。如果都不靠谱,这个国家很快就离关门停业不远了。是没有办法继续下去的。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想明白。那就是千万不要为难前线,因为这是国家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这道屏障没有了。就全都完了。到时候什么内讧,什么党争,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没有支撑点。

    一旦真的到了那个状态,他们将会有一个统一的称呼,那就是亡国奴。朝廷上的这些平日高举着奏折,攻击别人肆意骂战,结党营私互相攻伐的大臣们,就会陷入新的恐慌。

    所以,他们必须变得聪明起来,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的未来不问可知。当然,目前和山海关联系最为密切的部门就是兵部,因为无论是中层以上军官的任命,还是武器弹药的配给,这都是由兵部来主管的。

    当然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以来打仗的古训。这么说除了兵部之外,也得依仗着户部照顾。户部尚书毕自严毕大人也是山海关最好的朋友。

    事实上却并非是这样,在最近的这段时间内,辽东军区除了接受过户部接济的三万两银子之外,几乎就再无其他了。这三万两银子还不是白给的,是崇祯硬是给挤出来的。

    本来这件事也算是一个阴差阳错的事情,生擒了盛家兄弟后,本来能够有一个伯爵的位置。结果杨嗣昌给来了一个语焉不详。无奈之下,崇祯执意要重赏,才拨出了这三万两。

    这三万两银子,辽东军是不值情的,这是他们浴血奋战换来的,并不是正常的军饷。当然毕自严也不容易,甘肃的毕自肃是他的弟弟,亲哥俩的关系,甘肃的军饷也不能保证按时发放。

    这说起来实在是一笔说不清楚的糊涂账。凌云并不是政客,他只是职业军人,职业军人的职责就是打仗没有其他的。他只能够先把眼前的事情搞利索再说。

    周桐不明白自己的上司此刻在考虑什么,但是他必须实话实说,一天的时间,最多只能够制作出五十颗左右的地雷。

    这并不是他懈怠,实在是因为他这个都司,手底下并没有太多的兵。确切的说,只有几十人。这个官位差不多是靠熬资历熬出来的,并不是野战带兵的作战军官,纯属是技术兵种。

    对于军衔制度多少有些了解的凌云知道,现在的部队也是这样。技术兵种的军官调军衔还是比较快的,但很可能你做到中校副团职的时候,你的手底下还不如一个排长人多。这并不是欺负你,而你就这样,你的级别就是个待遇的层次而已。你要是太当真就累了。

    周桐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作为一个五品都司,他的手下只有三十人。还不如一个百户管得人多。当然了,他这三十人都是技术兵种,还其他的战斗兵种还是有明显的区分的。

    不过一天的时间只能制作五十枚实在是太少了,就算是轮流休息,昼夜不停,也得制作出不低于三百枚,才能够真正的试验出地雷究竟有多大的威力。

    显然这对于只有三十个人的周桐来说是有点为难他了,因此凌云决定排出特战队的队员去给他们打下手,顺便学技术。

    能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能学点什么就学点什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