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特战队 > 第一百六十八章 制作地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明代的地雷技术是相当不错的,甚至连水雷都做的相当到位。当初李如松在朝鲜打倭寇的时侯,就摆过地雷阵。邓子龙和李舜臣在露梁海也是玩过这玩意的。

    据说当时鬼子们直接有很多船给炸的连点碎末都找不到了。这不得而知究竟是明军的地雷太厉害了,还是鬼子们的船太过于豆腐渣工程了。反正是效果相当的明显。

    山海关的地雷制作工艺不知道到底靠谱不靠谱,但是凌云对有一点的还是比较认知正确的,那就是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有就肯定比没有强。

    就算是地雷炸点只能够炸成两三片,那么爆破半径依然是毕竟有力度的,何况是再渣的地雷也不至于给渣成那样,还是很有一些说法的。

    凌云询问了张二牛,张二牛对此也只是知之甚少。凌云告诉他,我们特战队急需这方面的专家,无论如何也要在短期内把地雷的制作工艺给学到手。

    如果关内有这样的能人自然是最好的,如果实在没有的话,就麻烦张大哥辛苦一趟了,出一个差。到兵部走一趟,兵部有一个铸造司。是专门制作武器的,就连红衣大炮都能够造的出来,更何况是地雷这种小物件了。自然是不在话下。

    而且现在也不怕兵部的领导不配合,这有两个比较便利的条件,一是兵部现在的尚书陈光祖是赵峥的老师,那自然是没有什么说的了。更重要的是,凌云现在是兵部侍郎,是兵部的副长官。

    兵部的副长官想要安排个参观学习之类的事情自然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张二牛想了想,告诉凌云说先不要着急,自己先去找找看。

    转了一圈之后回来了,告诉凌云说,现在山海关确实也能够自己制作地雷,有几个会做地雷的老兵。不过实话实说,他们制作出来的地雷确实比较二把刀,没有什么可操作性。

    有时候,一个人踩上去的话,很可能只是能够炸成残废,却不至于致命。这样的话,成本有点高。到底要不要做,还是需要考虑的。要知道,制作一颗地雷的火药,就可以用来制作三颗手雷。

    这个价码就略微的有点高了,要考虑性价比的问题,那到底要不要继续考虑制作地雷。比较之下,现在手雷的制作工艺已经比较纯熟了。

    虽然说一硫二硝三木炭是制作火药的不二法门,但也要考虑其他的原材料的问题。

    凌云思虑许久,觉得他说的这些确实是需要考虑的。不单纯是性价比问题,还有时间问题,最好的途径当然是去兵部学习,但是时间是不允许的,一来一回再加上学习的时间,应该不会低于五天。五天的时间里,能够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还很难说。

    这件事凌云没有再多的考虑的时间了,他必须很快的做出结论来,然后立刻执行才行。

    想来想去,他决定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让张二牛带人去兵部学习,但这里的地雷制作也在进行。但是去兵部学习也是必须有时间限制的,后勤这里不能没人盯着。必须要五天内回到关内。这是凌云对张二牛的硬性要求。张二牛直接回去挑选要带去学习的后勤组队员。

    当然,这里的工作该怎么进行还是怎么进行,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还是那句话,该制作就制作,只要是有就肯定比没有强。

    山海关负责制作地雷的是一名都司,叫做周桐。他其实也是个小兵升上去的,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能够爬到今天这个位置也完全靠熬资历。

    所谓千年的媳妇熬成婆,你如果没有后台背景,也没有过硬的水平,那你靠什么晋升呢。周桐给了答案,那就是熬,等你把你的领导熬死了,把你同事们都熬走了。估计就轮到了你了。

    不过这位周都司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他很是能够看清自己有几把刷子,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技术人员,就没把自己当初官看。

    这样的谦虚谨慎的态度实在是容易获得好感,因为有个说法,叫做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患寡而患不均。官位本来就不多,如果被你占了一个,你就别得瑟了。很可能会被人打黑枪。谦虚做人是获得好感的唯一出路。

    而这一点很显然周桐做得比较到位,其实对于他来说也不是特别在意这些的。之前的老上司刘鸿对他比较欣赏,在干部考核的评语里也给了他一个好的考评。

    如果一切都正常的话,他应该在不久后接到兵部的部令和吏部的票拟,升一级成为游击。但很遗憾的是这个游击最终还是没有当成,因为刘鸿调走了。

    没有了老上司的支持,新来的杨阁老虽然也算是个比较厚道的人。但是他也顾不上一个小小的五品官,他烦心的事情多着呢。所以周桐晋升的事也就这么耽搁了。

    放在别人肯定心里特别不是个滋味,可他也基本上就没往心里去,还是那种泡着澡看着表,舒服一秒是一秒的心态。

    直到张二牛去找他,告诉他,需要制作一批地雷。而且速到要快,很急用,等不及。他终于觉得自己的春天来了。虽然一直混日子,熬资历,官也做的不大不小了。可总觉得自己没有能够真正的实现自己的价值。

    山海关的地雷技术没有能够做的多好,所以也就没有大批量的制造生产,周桐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没有什么真正的作战任务。你要说他是战斗员吧,他属于制造地雷的后勤兵种。

    可你要真的把他当成后勤兵的工程师,他又没有真正的批量生产,这是一件相对来说比较糟心的事情。可是他没有办法。

    周桐知道凌云,也知道凌云的特战队。在整个的辽东军内,恐怕没有人不知道这位年轻的指挥官和他手下的这一支快速机动的部队了。

    他曾经想过也加入这支小部队,但是后来犹豫了,没有报名参加选拨。因为毕竟这支小部队的名额是有限的,招募的虽然并不限制年龄,然而参加选拨的大多数都是精壮的战士。而他自己此刻已经差不多快四十岁了。

    在明代那个时候,男人四十岁基本上就意味着进入了事业的瓶颈期了。你除了四平八稳的继续熬,想要开创什么事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当然了,太公八十遇文王的事情也是有的。但葫芦娃一出生就能够打妖怪,还是说一切都得趁年轻。

    周桐就这样胡思乱想着站到凌云的面前,他没有先说话,因为在长官面前随便乱说怎么着也是不礼貌的。他等待着凌云的问话。

    凌云也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这个人,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特点,很平常的一个人,个子也不算高。皮肤黝黑,一双黑豆眼闪烁光芒,身穿着圆领衫,头戴着乌纱帽,身穿五品白鹇的补服。

    这身打扮让凌云一愣,怎么他穿了一身文官的官服呢,明明是一个五品的都司嘛。什么时候都司改成文职了,不应该呀。

    书中交代,这个打扮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这是因为有一次周桐接到了一个临时的差事,到京城述职。皇上亲自接见了他,语言得体,哄的崇祯高兴了。亲赐他赏穿文官补服。

    这件事凌云不清楚,但也不想多问,他现在最想知道的,就是现在的这些地雷到底有多大的用处。他问周桐现在有没有样品。

    周桐告诉他,现在存着的倒是有,不过时间比较久了,不知道能不能奏效。只能试一试看看效果再说,不然的话也实在是没有其他的更好的办法。

    看来也只好如此了,凌云很快就派人安排了实验场地,并且找来了两只羊作为试验品。地雷埋好之后,把羊轰到地雷上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地雷根本就没有响。一点事都么有。

    凌云蹬着一双疑惑的眼睛瞅着周桐,心说你小子不是蒙事的吧。这效果不好和没有效果那可完全是两码事了。比如说你一个月说我挣得少,没关系,是三千还是两千,你多少得有个数。但你不能说挣的少和不挣钱是一档子事。

    对于凌云的质疑,周桐很快的给他做出了解释。这不是拉线地雷,而是压发地雷。所谓的压发地雷的意思就是说,是靠重量压到地雷之上,然后引发地雷的爆炸。

    羊上去以后,没有能够引发地雷的爆炸,并不是地雷的质量问题,而是羊身上本身的重量是不够的。所以不能够用足够的重量来引爆,这不算是一个多大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也不用费什么周折,无非就是把羊身上的重量给加重一些也就是。凌云想了想也是这么回事,当年在村里放电影。地雷战上面确实也是这么弄的,有各种各样的地雷,没想到在数百年前的大明朝,就这么现进了。

    实在是一件值得惊喜的事情,这个世界上什么重要,人才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