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特战队 > 第一百九十四章 赵峥调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凌云心里很清楚,这是皇帝明白自己的官位已经晋升的太快了,在给自己留后路,所以说,这一次没有给他升官,也没有给他任何形式上的表彰和奖励,这虽然有点让杨嗣昌跟着焦心,但是凌云本人确实十分的欣慰。

    既然当事人本人都没有什么意见,还像是吃了蜂蜜屎一样活蹦乱跳的这么开心,那么杨大人肯定不会就这话题继续再延伸下去了。本来嘛,最担心的就是凌云会不高兴,但是现在看他这样,简直比升官还要高兴。

    杨嗣昌虽然不明白这究竟是为什么,也就由他去了。其实在官场混了半辈子又成为内阁成员的杨嗣昌并不是不能够想透这一层,他只是没有凌云过的这么洒脱。对于杨大人来说,建功立业报效朝廷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给自己立德立言立功,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想法,杨嗣昌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这一次他沉浸在了官复原职的喜悦中,也沉浸在了皇上御赐蟒袍的荣誉之中了,也就没有细细的思考这件事情。

    不过对于凌云说这实在是一件没什么的事情,无论是作为一名百户还是作为一个兵部侍郎,对于他来说都是相同的概念,无非是级别不同,俸禄工资不同,权限不同而已。但是要做的事情还是相同的,那就是杀清军。

    当然了,作为一个兵部侍郎兵器一名百户来权限大,行事相对方便,担负的责任也就更大,这也许就是唯一的区别之处吧。

    对于凌云来说,能杀清军也就够了,别的还是真的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不过他最恨的还不是清军。清军虽然也烧杀抢掠,没事就弄点边境事故,但毕竟还算是能够理解。

    人家是不同的民族嘛,想推翻你中原的政权,怎么也能够想出点理由或者借口来。什么七大恨八大恨的,现在看起来的话,大多数都是牵强附会的词,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用那样的理由当成起兵理由,着实是很扯的事情。

    不过理由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目的。在努尔哈赤的眼里,这个世界应该是一个比试拳头的世界,谁的拳头更硬就是听谁的。所以说,找出点什么扯淡的理由都能够使用,反正轻轻松松的就把事情给料理了。

    一句话,谁和你讲道理,我就是要打你,你要是服气,就乖乖的挨打别说话,你要是不服气,那就来呀,对打呀。这就是努尔哈赤的强盗逻辑。但不得不说,他这种强盗逻辑在当时还真的没有什么问题。

    凌云是在承认他这种强盗逻辑有市场的前提下,准备让清军的拳头打在铁板上,然后知道疼。不过对于更恨的一批人,或者说是更为痛恨的一批人,那就不仅仅是让他们知道疼那么简单了,那必须是干净利索的围歼战。

    这些人就是李闯的大顺军和张献忠的大西军,现在还没有轮到他们上场的时候,但是就是这伙子人,趁着国家危难之时蛊惑人心,歪理邪说大行其道,最是该诛杀的一伙人。

    凌云现在焦急的源头就在于,他没有时间和精力打一场双线作战的持久战。在清军和变民军之间,他必须选择一方先期消灭,然后再集中全部的精力去对方另外的一方。

    双线作战是作为愚蠢的方式,因为你必须时刻拆掉东墙去补充西墙,那要是东墙和西墙同时塌掉了怎么办呢。那就只能是全线的奔溃和坍塌了,绝对不能够等待那一刻,所以必须先解决另外一方。

    对于熟知历史的凌云来说,自然知道,后来作乱的人就是李自成和张献忠,那么有人就说了,现在就去找到这两个人,直接把他们给砍了不就好了。

    看起来比较干净利落的解决方式,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张献忠和李自成之所以能够作乱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旱灾,再加上旱灾之余,朝廷为了辽东方面的作战,还要加税和摊派。老百姓觉得身上的负担沉重了,才会受到李自成的蛊惑。

    说到底,还是因为辽东方向的战事所导致的,你现在如果把李自成给砍了,说到底只是杀了个人,并不算是解决根本问题。如果辽东的问题不能够得到彻底的根治的话,你杀掉一个李自成,没准就会出来什么刘自成马自成的,这你根本就没办法相信和预料。那该吗办呢。

    再说,现在找到李自成和张献忠也算是很容易,但是你不能轻易的就去改变历史的进程,只要是这两位不动手,你就不能够动手。为什么呢,大明是法制社会。

    没错,各位看官,你们都没有看错,我也没有说错。大明是法制社会,如果合理的干掉一个人的话,是需要最高法院刑部核准,然后皇帝朱笔勾决,这个人才算是没了。不然的话,是没有办法杀掉他的。

    毕竟不是在军营里,大臣拿着王命旗牌和尚方宝剑去随便斩杀一个小人物,也不是那么回事。所谓钢刀虽快,不杀无罪之人。凌云就算是牙根再痒痒,也不能现在就把那两位仁兄怎么样。

    此刻张献忠正在家里踏踏实实的种地,而李自成也刚上班时间不久,在银川驿站喂马。如果现在告诉他们,过几年他们会扯旗造反,一个自称大西王,另一个自称大顺王。成为变民军的头领人物。

    估计这两位听了之后不外乎是两个反应,如果不是被吓得嘴歪眼斜的话,估计也是吓得不轻。就算是和谁说,谁也不能信。所以凌云现在虽然知道这两位在哪里,不过暂时还真的不能够把他怎么样。

    既然不能把这两位怎么样,那就先一门心思的去对付清军吧。解决了清军这个大麻烦之后,剩下的一切可能就水到渠成的不是麻烦了。

    到时候如果这两位还有点心思的话,派两个亲兵过去把他们给咔嚓了,这事其实也就算是完了。所谓风高放火天,月黑杀人夜,我们说过,在大明是很信奉人命关天这句话的。

    也就是说,大明的司法程序是很严格的,你想要合法的干掉一个人是很难的。但是想要干掉一个人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如果手脚利索的话,用板砖拍死一个人,估计也就是一袋烟的功夫。

    如果你不手里有点利刃之类的话,那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凌云现在就是这么想的,他完全可以不按照司法程序这么玩。只要想杀死那两个人,只需要一次特殊军事行动训练就可以了。

    当然了,凌云也希望自己不那么做,毕竟如果平白无故再这两个人还没有犯下什么罪行的情况下就把他们杀了,那么凌云也成了独断专行乱用权力的人了,凌云不希望自己成为那样的人,也不希望有什么事情发生。他最希望的就是,如果能够把关外的清军给解决掉,那么一切都会变的风平浪静。

    哪怕这是一个很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想造反总是能够找到理由的,不过现在还是那句话,对方不出招不亮剑,自己没先拔剑的理由,现在既然清军已经亮剑了。那就送他们上西天。

    凌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赵峥了,赵峥又升官了,因为有一个靠谱的老师,再加上赵峥自己本身也是难得的将才,所以他升官了。有原来的加提督衔变成了实授提督。

    提督这个官职,差不多就是相当于一个省份的军区司令员。这十一个相当靠谱的官职,军权在握,而且是一个从二品的实职。但是接到这个任命的时候,赵峥的心里并不是很开心。

    升官是好事,但是朝廷在加封他提督实职的同时,却把他调离了辽东前线,到了应天府治所去上任。应天府也就是南京城,算是明朝的陪都。

    这个地方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地方的战略情况,都是没说的。经济发展在全国都属于比较先进的地区,而且远离战乱。作为国家的第二首都,这里应该有的硬件措施基本上都很全。

    就是这样,其实陈光祖把自己的学生安排到这个位置也算出于为了他考虑,毕竟辽东那个地方用兵凶战危来形容是一点都不为过分。肯定不是一个好的去处。

    而南京这个地方,是很容易出政绩的,相对来说,也算是比较的安全。只需要没事就抓几个毛贼,就算是你尽到了应有的职责。

    这算是老师为学生谋划的好去处了,坦率的说,陈光祖不是一个昏官。他也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官。作为一个国防部长,无论是在负责的程度上,还是对日常公务的处理上,以及人际关系的交往上。这应该说都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人。

    所以,他之所以想办法做出了这样的一个人事调动的方案,基本的原因和动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护犊子。

    赵峥是他最得力也是最喜欢的学生,作为老师也护住自己的学生,大致就是这么简单。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