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好男儿留什么辫 > 第259章官兵上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什么?清欠的?”

    钱孺怡一愣,他没想到江宁刚刚发了布告没几天,这收钱的人竟然就找上门来了。

    钱福还以为钱孺怡忙于招待旧友,把这清欠的事给忘了,忙提醒道:“老爷,你莫不是忘记了前些日子张县丞就给咱传过话,说是朝廷要收前明天启元年至天启七年的欠款!”

    经此提醒,钱孺怡总算是明白过来,当下一张脸就黑了下来,怒道:“上次本老爷就和他说的明明白白,我爹那会被罢了官,家里的土地和财产都被魏逆抄没了,而前明崇祯朝的积欠,我老钱家二十年前就缴清了,何来积欠?”

    钱福见钱孺怡气得厉害,忙劝道:“老爷莫怒,且去看看,若是县里的人,说不定还是老太爷的学生,过来做做样子的,咱们打发些银子叫他们回去便是,免得惊了贵客。”

    闻言,钱孺怡怒气稍息,对着花厅内的几人拱了拱手,抬脚往大门走去,边走边问钱福道:“来了多少人,三班六房谁带着的

    钱孺怡口中所说的“三班六房”其实指就是县里的皂、壮、快三班衙役。六房则是吏、户、礼、兵、刑、工、书。

    一县之事,捕盗缉匪、征民修工、收粮完税等,都是由这三班六房的人来做。通常三班六房都是本地人,只县令、县丞、主薄才是外地调来。

    也正因此,这三班六房几乎成了当地士绅大户们的自留地,钱家就有不少旁门子弟在县里任职,有道是衙门大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这县里的上上下下,不是他老钱家,就是和他家沾亲带故,所以他不准备请刚刚拿过他重礼的陈维崧和吴兆骞等人。

    “老爷,小的也是听门子回报的,说是来了十几个人,具体是哪些人,小的实在不清楚,要不小的出去看看再说。”

    钱孺怡问三班六房是哪个带队来,主要是知道对方的底细,等会打发起来便容易得多,可钱福居然也是一问三不知,故尔有些不耐烦地说道:“十几个人?你去账房支一百五十两银子,俗话说的时按刀上前几步,盯着最前面的钱孺怡问道:“你就是钱孺怡?”

    “啊!……是……是。”

    钱孺怡这会正在思索为什么来的是官兵呢,一时竟忘了搭理问话的士兵,直到钱福轻轻推了他一下才反应过来,忙不迭点头:“我正是钱孺怡,不知几位军爷来鄙庄有什么事?”

    钱孺怡这个举人功名虽然是明朝的,但清廷进关后,为了笼络士绅人心,对明朝的举人身份还是认可的,按理他不必对几个兵丁如此谦恭。

    但有二十年前朱国治在江南搞清欠的故事,钱孺怡知道自己这个举人在这些催缴积欠的士兵眼里连屁都不是。大风小说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甭管你们来红豆山庄做什么,客气一点的总是没错的。

    “好叫钱老爷知道,我们是苏州河道衙门的兵,奉江宁巡抚余大人和苏州知府陈大人之命,追缴贵府天启元年至天启七年的税款,余知府是根据当年朱巡抚在贵府收的款子算的,共计二十八万两,不过他看在钱老大人的面上,特意减免了三万两,给您凑了个整,只要贵府缴二十五万两白银,还请钱老爷收到公文后,就在这几日到府里把欠税缴清了,也省的小的们下次再来。”

    那把总似乎也知道钱孺怡的老爹钱谦益是江南文人领袖,说话的还算客气,从怀中掏出公文,一把递到钱孺怡的面前。

    “二十五万……两?……怎地这么多?”

    钱孺怡头皮发麻,问话的时候不免多了几分颤音,一下子拿出二十五万两白银,这可是真要了他的老命了,故尔将目光看向了身旁从出门后一直没有开口的宋德宜。

    “苏州知府陈大人,莫不是陈常夏?钱兄,陈大人和本官份属同年,都是顺治十八年进士,这样本官随你去府城一趟,将当时的情由和他分说分说,看看能不能再减免几分。”

    清欠一事乃是当朝第一人索额图主持,若不缴纳欠款,索额图那里肯定说不过去,可宋德宜等人刚收了钱孺怡的银子,若不出手相助的话,肯定是不行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