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制霸工商业 > 第38章 灞桥赈灾(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小郎君,奴把竹子拉来了,要卸在什么地方?”一个帮忙干活的灾民过来问道。

    “卸在那边吧,这个不是搭屋子用的,不用搬进工地。”陈术朝工地边上一处空地指了指。

    “哗啦”“哗啦”几声,几车碗口粗的竹子卸在了工地边上。

    立马就有一群灾民围上来要帮忙,问这是准备做什么。

    “这个啊,是做碗用的。这几天咱们吃东西就靠这个了!”陈术解释道。

    “做碗用!”看来在这里真的有东西吃啊,连碗都要准备了。一帮人顿时满眼憧憬。

    “这里有几十把短锯,大家一人一把,诸位抓紧时间干起来吧,一节竹子锯成一个碗就行了。”

    “陈小郎君,那,那碗留多深?”

    “这个嘛,三到四寸深吧,粗竹子浅一些,细竹子深一些,你们自己权衡,太浅的话吃不饱,那可是把你们自己给坑了。太深了,会撑坏肚子也不好!”

    灾民们听完一个个哈哈大笑。玩笑之余,都觉得这位小郎君是个真正的善人啊!是实打实的来赈灾的!

    毕竟这里不光是给一口吃的,还让吃饱!这两种做法,收获的名声都是“施粥救灾”,可两种做法的区别却是天差地别。

    这边呲呲啦啦锯竹子做碗,那边的炉灶已经盘好。

    炉灶有好几种。一种是长条形,长约五尺,宽三尺,这种炉灶是专门用来烤饼的,上面架起一块铁板,正反两面贴上饼子,然后转动铁板上装得手柄,使铁板可是不停旋转,铁板两面的饼子均匀受热、烤熟。一次可以烤二十张饼子。

    其他炉灶,有专门放上超大号锅用来熬粥的,专门用来做蒸饼的,专门用来烧热水的等等。

    每个过来这里的灾民,都发了一件冬衣,可是很多人都舍不得穿,叠整齐放在一边。用一个小石头什么的或者自己的其他物品,压着做个记号。干一会活,就朝衣服看上几眼,心里美滋滋的,然后又浑身是劲,越干越猛。

    于是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景象,不同分工的人扎在一起干活,而他们周边,必定会有专门清理出来一小片区域,摆放着叠的整整齐齐的新衣服。

    因为所有衣服都是同样布料、同样颜色、同样款式,为了区分,大家都在上面压了五花八门的东西。

    有压土坷垃的、树枝的、树叶的、方石头的、圆石头的,一个坷垃的、两个坷垃的,一根树枝的,两根树枝的……。(我发现这样可以水到一万个土坷垃……哈哈!)

    总之,都以自己的方式,标记着自己的心爱的新衣服。没想到出来做个灾民,居然会有新衣服穿!

    越来越多的灾民涌来。当然了,有些决心做一个纯粹的灾民、做一个最地道灾民的,是不会留下的。

    计划周密,安排得当,人越多,干活出成绩越快。反之,计划不好,安排混乱,人越多越是一团糟。

    陈术提前一晚上,把所有要搭建的东西都画成图纸,把所有用的材料、工具,都一一罗列,让下人装车准备好。

    每一项事都有专人负责,做一件事需要几个人,流程是什么,需要用到什么物料,找谁去领,都提前安排的一清二楚。

    每来一个灾民帮忙,跟着一起做事,走完整个流程后,就能熟悉。熟悉之后,就可以让这位灾民,再去带领后面新来的去展开新的工作。如此,像裂变一般,工作当然就能很快做出成绩。

    接近午时,已经搭成了近百个草屋,晚上就可以有上千人免得挨冻了。

    很多人都是饿着肚子干活的,陈术要求所有人停工休息,吃饭!

    炉灶都搭在灞河边的干河床上,这样是为了防止火灾。毕竟所有草屋都是超级易燃的。

    大家都到河边洗了手,来到堆积如山的竹碗旁,一人拿上一个,然后喜滋滋排队领饭。

    一人一碗粥,一个蒸饼,一份小咸菜。

    如此清淡的东西,吃的那叫一个香啊!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吃的是山珍海味呢!

    陈术也要了一碗粥,一份小菜,找个地方一蹲吃了起来。众人一看这位施粥的小郎君,也跟他们一起随地蹲着吃饭,顿感亲切。

    陈术看到他对面有一位少年,一边吸溜鼻涕,一边也在看着陈术憨笑。

    “我说这位小老弟,你有没有发现你的粥越喝越多、越喝越咸呀?”陈术一脸“认真”的问道。

    “没有啊,奴没觉得咸,而且这粥还挺香!咳!”少年说忍不住咳嗽了一下。

    “还没有!你的鼻涕都滴滴溜溜蹦进碗里了,还不咸?”陈术哈哈笑着说道。

    众人也都哈哈大笑。

    “不会的,奴且小心呢!咳!”少年也不恼,又是“吸溜”一下,把鼻涕回收。

    陈术摇头笑笑,不再继续开玩笑了。

    “吃饭完,你去东南角那里,那有一个大锅,专门熬治疗风寒的汤药。你喝上一碗,午后就去草屋里睡觉吧,不用干活了。”

    陈术看这少年是得了风寒,偶有咳嗽,清水鼻涕,不停地钻出鼻孔来刷存在感。

    陈术提前几天就让人去西市,订购了总重几十斤的草药。直接去买,一般的药铺没有那么多存货的。

    买回来后,把这些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按一定比例,一起装进一个大布袋,一袋袋装好备用。

    车队一到灞河边,就有专人负责,熬上一大锅药汤,以备不时之需。

    “你们饭后都互相通知一下,有觉得怕冷、鼻塞、咳嗽、白痰、流鼻涕的,自己去喝一碗汤药,喝完之后去休息。”陈术又仔细交代大家。

    “诺,奴记住了,会知会其他人。”

    “奴也会交代的。”

    “郎君,喝药可以,休息就免了吧,毕竟都是小事,挺一下就过去了。”

    “是呀,小郎君,平时都是这样的,风寒而已。”

    “……”

    “不行!必须喝药!必须休息!只有尽快好起来,才安全。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跟平时可不一样。万一互相传染,你们体质好,挺挺就过去了,那些老人、孩子呢!”陈术很严厉的命令众人,并讲明利害关系。

    “那听小郎君的!”

    “我也觉得,这人多的事,可马虎不得。”

    “那咱总不能白吃白喝吧?”

    “是啊,小郎君出钱、出粮,帮助咱们,咱们总不能躺着睡大觉吧!”

    “让休息都不乐意了,你们不记得跟你们一起来的人,有些是只选给吃的,不用干活的救济点才留下。”陈术呵呵说道。

    “那不一样,咱是要脸的,自己受灾,有人危难时候拉一把,就是天大的恩情,岂能再挑三拣四、嫌这嫌那,还指望着吃白食!”

    “行了,行了,理解你们的心情,等身体好了,还不是一样的干嘛!再说了,都是壮实汉子,汤药加上休息,一天也就好了,不耽误你们干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