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铁骑踏乱明 > 第157章 番外:聊聊两撅名王的李定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除了万历帝与张居正、天启帝与魏忠贤以外,在明末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还有着许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凭借一人之力力挽狂澜的猛将。这些猛将中,笔者最喜欢的,便是“两撅名王”的李定国。

    李定国,字宁宇(有些书籍中还记载李定国字一人,最开始李定国名字唤作如靖),是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也是岳飞一般的民族英雄,陕西榆林(或作延安)人。

    和许多草莽英雄们一样,李定国也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公元一六三零年(也就是崇祯三年),张献忠发动陕北饥民起义,短短几月功夫,便拥兵数万。但与这数万由灾民、流寇组成的数万兵马相比较的话,将少年李定国收为养子,可能是张献忠刚刚起兵造反之时最重要的收获了。从此,李定国便跟随张献忠转战南北,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李定国成年之后,因为其勇敢善战、每战必争先,被张献忠所钟爱。张献忠死后李定国便归顺了南明永历政权,公元一六五二年(也就是永历六年,清顺治九年)初,李定国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出精兵八万攻打湖南。

    公元一六五二年(清顺治九年、明永历六年)春季,清廷顺治帝命令定南王孔有德由桂林出河池,进攻贵州,命吴三桂由嘉定(也就是现在的四川乐山)出叙州(四川宜宾)进攻川南。清廷的目的此时也已经显而易见,那便是要用两路夹击之策,实现对大西军抗清根据地的包围之势。面对清朝大兵压境的紧迫局势,李定国给孙可望写信,希望能与孙可望一起,出兵湖广,粉碎清兵对自己根据地的围剿。孙可望也表示同意,二人决定大西军兵分两路出击,北路军以刘文秀为主将,白文选、王复臣为副将,进攻四川;东路军以李定国为主将,马进忠、冯双礼为副将,进攻湖南。孙可望则统率”驾前军”留守滇黔,大西军从此开始与清军主力正面交锋。

    三月之时,李定国率步骑八万和五十头战象出征。临行前订约法五条:不杀人、不奸淫、不抢财货、不宰耕牛、不放火,从而有力地保证了部队的军纪和战斗力。五月,北路军连克沅(湖南芷江)、靖(湖南靖县)、武岗诸州。镇守宝庆(湖南邵阳)的清将沈永忠急忙向孔有德求救告急,孔有德便急忙从桂林分兵救援。李定国抢在孔有德率领的援兵到来之前,从枫木岭渡江直取宝庆,消灭清军精锐大约五千余人。

    六月,李定国出兵祁阳,准备夺取广西的门户全州,消灭驻扎在桂林的孔有德。李定国兵分三路,由冯双礼率左路取全州,张胜率右路攻严关,自己则亲率一路攻桂林外围据点,然后三路合攻桂林。在桂林之役中,大西军作战勇猛顽强,速战速决。左路出奇制胜,很快攻克全州,李定国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千万不要进入全州,一定要与自己合兵推进,直趋严关。这个决策为取得桂林大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严关位于桂林以北,抢占了严关便扼住了桂林的通道。六月三十日,清军来夺严关,大西军奋勇抵抗,死者不计其数。七月初一,孔有德又率精锐来攻,只见两军还没有交战,大西军的战象就冲着清军扑杀过去,清军马匹还未等到与象兵交手,便都被眼前的这些庞然大物给惊吓到了。孔有德也带着仅仅数百亲信大败而跑。大西军则在李定国的带领下趁势掩杀过去。最后,只有孔有德一人逃回到了桂林城。大西军则乘胜追至桂林,将整个桂林城包围得好似一个铁桶一般。七月初四,大西军派遣锐卒攀登云梯攻城,孔有德也在混战之中,额头上被大西军英勇箭矢射中一箭。他自知走投无路,便模仿三国时期铸台固守的公孙瓒一般,把所有的家产放在一个屋子里,然后又亲自把自己的爱妻们杀掉,最后自焚而死。仅有一个幼女孔四贞逃得一条性命。

    桂林大捷后,广西全境很快也被李定国给收复,有些地区的百姓,不等大西军到,便自动将地区内的清军驱逐出境。李定国每到一处,便事先下令不得乱杀无辜,先安置百姓,原明朝降清将胡一青、赵印选、马宝等相继归顺李定国。为了安抚这些降将,李定国在桂林七星岩摆下酒宴,庆祝收复广西的胜利。宴席间李定国对明兵部尚书刘远生说:“文、张诸公(指文天祥、张世杰)其精忠浩气,固足以光昭青史,为天地生色,然吾侪之对于国家,窃不愿有此结果也。“表达了李定国决心收复被清军占领的土地,恢复明朝的宏远志向。

    八月,李定国命令明朝巡抚徐天佑守卫桂林之后,又亲自率领大军北上直捣湖南,连取全州、永州(也就是如今湖南的零陵)。九月,李定国进攻衡州(湖南衡阳),守将沈永忠再次弃城逃跑,长沙巡抚金廷献沿长沙逃至郫州,监司以下官员都逃遁一空,清军还没有到来,整个湖南的清军却都跑光了。李定国在衡州安设官员,休整部队,准备继续北进抗清。

    同时,李定国又命令马宝率广西明军向东攻取阳山、连州,占领了广东西北部,又派马进忠、冯双礼北上攻取长沙,攻占常德、岳州,命高文贵东进江西,连下永新、安福、永宁、龙泉,围攻赣西重镇吉安。李定国自七月出兵以来收复两个州,十六个郡,大致有三千里的土地又重新回到南明政权手里。取得了史称“湘桂大捷”的胜利。

    李定国麾下的部队不仅战斗力强,而且纪律还十分严明。明朝遗老李寄描述说:“定国兵律极严,驻师半载(指在长沙),居民不知有兵,入市输买。定国所将半为罗倮?缋校?淦涫抗偌?杨允??味ü???蟹ㄒ病!

    清军在湖广接连失利,使清政府大为震惊,急忙命洪承畴经略湖广、云贵、两广,到达长沙。十一月份,清廷又派敬谨亲王尼堪任定远大将军,率领着三个贝勒、八个固山共计十五万精兵朝长沙扑来。面对强敌,李定国临危不乱,进行了周密的布署:大西军暂退出长沙,引诱清兵渡湘江,将冯双礼、马进忠部埋伏于白杲市,待清兵经过衡山的时候,李定国从蒸水(也就是现在衡山西南)正面攻击,冯、马二将背后出击,两军相夹,合歼尼堪。但这一计划却被冯双礼透露给孙可望,孙可望不想让李定国立功,却暗自想着怎么陷害他。密令冯双礼退出伏击,马进忠见状也撤离了战场。

    十一月十九日,尼堪进抵衡州,李定国在蒸水率军出击,接着转战到城北香草庵、草街,两军不分胜负,为此李定国准备采用伏击战术。二十四日,双方再战,李定国佯装败退,尼堪紧追不舍,追赶至演武亭。只听一声炮响,大西军伏兵四起,将尼堪所率领的大清精兵团团围住。李定国手举大刀,将主将尼堪一劈两半。清军失去主帅,顿时军心大乱,纷纷四散而逃。李定国缴获了尼堪的铠甲、绣旗,正想准备乘胜追击,这个时候才发现冯双礼、马进忠未到,派人侦察后才得知他们二人已经带领所部兵马跑到湘乡。李定国这才知道自己是孤军作战,无法扩大战果,只得收兵向武岗转移。衡州战役后,李定国叫人绘制孔有德、尼堪画像,刊布粤楚,“露布告捷”。

    桂林、衡州两次大捷,使得清廷朝野震动,满朝文武一听到李定国的名字就颤栗不已,有些大臣甚至还有放弃西南各省与李定国平分天下讲和的打算。李定国出征不足一年,纵横数省,收复湘、桂,击败清军数十万,掀起了继一六四七年第一次抗清高潮后的第二次抗清高潮。黄宗羲赞道:“逮夫李定国桂林、衡阳之战,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戊午以来全盛天下所不能有。”

    然而,北路军的状况却没有李定国亲自率领的兵马那样顺利。由于主将刘文秀轻敌,于公元1652年(清顺治九年、明永历六年)十月,北路军主力在保宁被吴三桂所部原明朝关宁铁骑击败,副将王复臣牺牲。孙可望不仅削去刘文秀的爵号,又拆散其部队。孙可望的此番举动,引起大西军将领的不满,导致大西军人心涣散。孙可望看到李定国立下赫赫战功之后,更引起他对其的嫉恨。对李定国他不仅扣发犒银和制止永历帝封其为西宁王,而且千方百计想加以谋害。公元一六五三年(清顺治十年、明永历七年)正月,孙可望怕李定国日后拥兵自重,对自己不利,便率“驾前军”(孙可望的亲信部队)东进沅州。此时李定国屯宝庆,侦知清兵放牧湘江东岸,在道路中设伏夺其马匹,孙可望三天中来信七封,催李定国前来议事。李定国只好放弃奇袭前往。行至紫阳渡口,刘文秀之子秘密派人来告:”孙可望让你回去就是想杀了你“。李定国听罢流着泪说:”孙可望仍有盗贼的心态,不可和他共事,但是我还是要真诚对他。“便致书孙可望:“今天好不容易取得这么好的局面,成败就在眼前,我们应该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恢复大明江山,请你不要听信谗言,使我们自相残害,希望你能够三思呀。”孙可望接到信件后恼羞成怒,带领着驾前军前去攻打。李定国为了顾全大局,避免自相残杀,迫不得已决定带兵离开湖南赴广西全州。他对部下说:“今天我们取得这么大的胜利,然后却遭到别人的猜忌,况且我和刘文秀同时起兵于云南,战功俱在,一旦有误,就前功尽弃了,但是为了大局,我们这么能半途而废呢?”诸营中跟随其南下的部队约有五万,未跟随者都说失去这次战机太可惜了。

    公元一六五三年(清顺治十年、明永历七年)二月,清军密探已得知孙可望、李定国二人内讧,便派遣贝勒屯齐统领精兵再入湖南,与追赶李定国的“驾前军”在宝庆相遇。由于“驾前军”骄傲轻敌,被清兵杀得大败,孙可望急忙逃往峒江,衡州、武岗、靖州、辰州、沅州、黎平等州郡又重新陷于清军之手,民众惨死于清兵屠刀之下者将近百万,定国精锐也损失了将近大半。清平南王尚可喜也派舟师夺取了梧州和桂林。李定国和大西军将士取得的大好局面,被孙可望破坏殆尽。

    清廷顺治帝闻讯大惊,急忙增派十万大军飞驰增援。为了躲避清军锐气,李定国暂时撤离长沙外围,退守衡州。

    交水大捷后,李定国犒赏将士,厉兵秣马。但是论功行赏的时候,李定国把原来孙可望的部队称为“秦兵”,而他跟随他的部下称为“晋兵”,招致不少原来孙可望部下的不满。同时李定国对刘文秀收编孙可望溃卒三万练以备边之事,也不高兴,于是后来将刘文秀。李定国此番举动使得刘文秀最后郁郁不自得志而死,严重削弱了李定国所部的战斗力。

    公元一六六一年(也就是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清军吴三桂部十万大军进入缅甸,逼缅王交出永历帝,未果。次年,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缢杀,南明至此灭亡。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在西南边陲坚持抗清斗争17年的李定国于公元一六六二年六月在勐腊(在澜沧江以西)病逝,时年四十二岁。

    当下云南人仍然视李定国为滇中的脊梁,晚清革命党人起义,蔡锷等仍以李定国为榜样,章炳麟说:“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