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铁骑踏乱明 > 第358章 俺祖先立过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戚继光所创造的车营战术,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行军时,先派少量骑兵前去四周打探情报,而步兵则将盔甲、粮草、火器放置于木箱战车之上,这样不光可以大大减少士卒的体力,还能保证粮草、兵器、盔甲的运输速度。待前去侦察的骑兵发现蒙古、鞑靼部骑兵的下落的时候,便利用战车进行结阵。

    具体结阵方式如下:先将木箱战车拆开,分散成圆形或者四方形,每个战车的连接处还有手持长枪的步兵进行把守。战车上三面有用牛皮、铁片等严密包裹的木板作为遮挡,木板上还有专门用来供步兵施放火器的射口,而专门施放火器、箭矢的步兵便在这些木板的掩护下朝前来袭扰的蒙古鞑子骑兵施放火器;除了这些火器手以外,每辆战车之上还配有弗朗机炮,专门用来打火铳和弓箭够不着的骑兵。至于少量的骑兵以及其他的步兵、粮草、辎重等,则被堆放在正中央。毫不夸张的说,这就是一个牢不可摧并且可以随时进行移动的铁王八。

    远了有弗朗机炮的炮弹招呼,近了有密密麻麻的箭矢、三眼铳、鸟铳打,那些蒙古鞑子骑兵好不容易杀到阵前了,等待着他们的确是一群身穿重甲、手持锋利长枪的虎视眈眈的步兵,如此三板斧下去,纵使那些蒙古骑兵再彪悍,也不是戚家军车营的对手。

    什么时候戚家军随身携带的粮食吃完了、觉得砍下的蒙古鞑子脑袋够多了,戚家军再什么时候撤退。

    而这车营的战术,自然也不会是只有戚家军一路军队在使用,明朝末年被称为“传庭死而大明灭”的孙传庭带领手下拥有赫赫威名的秦兵前往河南、陕西征讨闯王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的时候,也组建过车营。

    与那些身穿皮甲兽皮,手拿弯刀弯弓的蒙古骑兵相比,闯王李自成麾下骑兵的装备更是不如,只有李自成麾下的精锐——老营亲随骑兵,才能有一件面甲或者扎甲穿戴。至于他们麾下的马匹,无论是耐力还是烈性,都比不上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的蒙古战马。

    因此,凭借孙传庭过人的战略眼光以及其麾下秦兵个个悍不畏死的战斗意志,再配合上进可攻退可守的车营战术,孙传庭不止一次地击溃闯军的农民起义军,最终更是将李自成打得只剩下了十三骑,狼狈逃窜。

    如果不是崇祯帝拖后腿的话,恐怕李自成就不会有机会攻破潼关、入主北京。最终,李自成就靠着这十三个骑兵(准确点来讲,都是他麾下的亲随,这十三骑中不光有刘宗敏、郝摇旗等猛将,更有李过、李岩、牛金星等谋士,如果只是单单十三个寻常骑兵的话,恐怕他李自成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没有办法做到东山再起)东山再起,不光拥兵百万,而且还消耗了大明明朝的粮草军饷。

    可是令人可惜的是,这李自成只有打江山的命却没有坐江山的命,仅仅当了几天的皇帝,便在一片石之战中被反复小人吴三桂麾下的关宁铁骑和满清的八旗铁军给打得落花流水,然后匆匆在应天府紫禁城内匆匆登基后,便返回潼关。虽然有着潼关天险和麾下的数十万兵卒,但还是抵挡不住满清八旗的铁骑,最终落得一个在九宫山被几个农民砸死的下场。令人惋惜的同时,这也间接证明了李自成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只会打天下的草莽英雄罢了,而不是一个能占据天下指点江山的豪杰。

    这张姓家丁的祖先,便在戚继光麾下的车营中效力,不光作为一个小旗管辖着麾下四名火铳手、六名长枪兵,还曾经在一场与蒙古鞑子骑兵的作战中,奋勇争先,获得斩首两级,赏白银五两的功勋。

    那是在一次戚继光带领戚家军主力抵御前来袭扰的蒙古鞑子归营的路上,由于天黑,张姓祖先的这个小旗与戚家军的主力失去联系,并很快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迷失了方向。而这个张姓青壮的祖先跟随戚继光南征北战多年,自然也是战斗经验非常丰富,他带着自己麾下的这个小旗里的十名士卒在靠近河边的一个位置扎营,准备等到天亮之后,再去追赶大部队。而夜里放哨的时候,也由这十个士卒以两人为一队轮流站岗。如果只留一个士卒站岗放哨的话很容易在夜间被蒙古骑兵偷袭。

    等到凌晨时分,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这个张姓家丁的祖先被放哨的士卒给叫醒,原来自己这个小旗的队伍被七八个同样落单的蒙古骑兵给包围,此时的那些蒙古骑兵正在距离他们大约一百来步的距离上虎视眈眈地看着他们,仿佛时刻准备发起冲锋。

    张姓青壮的祖先急忙下令,令四个手里拿着鸟铳的火器手登上战车朝那几个蒙古鞑子施放火铳,而其余六名手拿长枪的士卒则靠着从木箱战车上卸载下来的牛皮挡板为掩护,守卫着两翼。

    很快,那几个蒙古骑兵便冲着他们发起了冲锋,他们先是嚣张地朝那个张姓青壮的小旗临时所结成的战阵叫嚷,那意思是想要引诱明军出阵迎敌。但是任凭那几个蒙古鞑子骑兵如何叫嚣,张姓青壮所带领的这个小旗的戚家军将士就是坚守不出。

    见眼前的这伙明军拒不出战,很快那七八个蒙古骑兵也失去了耐心,他们开始举起手中的弯弓朝这伙难缠的明军施放箭矢,并围绕着这伙明军转圈,伺机寻找这个“铁王八”的薄弱之处。但是由于这伙明军是背靠河水扎营,就算是这七八个蒙古骑兵马术再娴熟,也只能在他们简易阵型的正前方和两翼进行盘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