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乱世英雄寞 > 第一百九十六章北海求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且说操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陶谦在徐州城内,闻得曹操起军报仇,杀戮百姓,不由仰天恸哭道:“我获罪于天,致使徐州之民,受此大难!”

    当日陶谦急聚众官商议,堂上将官曹豹出列说道:“曹兵既至,岂可束手待死!我愿助使君破之。”

    陶谦闻言自思无计,只得引兵出迎,远望曹操军如铺霜涌雪,中军竖起白旗二面,大书报仇雪恨四字。

    军马列成阵势后,曹操纵马出阵,身穿缟素,扬鞭大骂陶谦。陶谦闻,不得不硬着头皮出马于门旗下,欠身施礼道:“谦本欲结好明公,故托张恺护送。不想贼心不改,致有此事。实不干陶谦之故。还望明公明察。”

    曹操听了开口大骂道:“老匹夫!既杀我父,还敢乱言!谁可生擒老贼?”

    曹操话音方落,夏侯??ι??觯?涨?抛呷胝笾校?暮??值陡侠矗?鼙?η乖韭恚?袄从?小A铰砀障嘟唬?鋈豢穹绱笞鳎?缮匙呤??骄?月遥?髯允毡?

    陶谦收军入城后,与众人计议道:“曹兵势大难敌,我当自缚前往操营,任其剖割,以救徐州一州百姓之命。”

    陶谦言未绝,一人出列进前言道:“府君久镇徐州,人民感恩。如今曹兵虽众,但未能即破我城。请府君与百姓坚守勿出,某虽不才,愿施小策,教曹操死无葬身之地!”

    众人闻言大惊,纷纷望向说话之人,他们都想知道究竟是谁竟然敢口出如此狂言!

    却说献计之人,乃东海朐县人,姓糜,名竺字子仲。此人出身徐州富豪世家,经常来往于洛阳做买卖,有一日其乘车而回,路遇一美妇人,来求同载,糜竺自视甚高,深知男女授受不亲之礼,于是下车步行,让车与妇人坐。

    行及数里,这名美妇人请糜竺同载有事相商,糜竺于是上车,上车之后糜竺端坐如常,目不邪视,又走了一阵,美妇人辞去,临别时对糜竺说道:“我乃南方火德星君,奉命前往徐州烧你家。感君相待以礼,故明告君。君可速归,搬出财物。我当夜必来。”

    言讫不见。糜竺见了之后大惊,急忙飞奔到家,将家中所有,疾忙搬出,是晚果然厨中火起,尽烧其屋,糜竺经过此事之后,自知冥冥之中尚有天意,于是广舍家财,济贫贫苦。

    后来陶谦闻听之后,特聘其为徐州别驾从事。

    且说糜竺当日献计陶谦道:“某愿亲往北海郡,求孔融起兵救援,更得一人往青州田楷处求救,若二处军马齐来,曹操必退兵!”

    陶谦闻之,如今也只能如此了,于是他听从了糜竺的计策,遂写书二封,问帐下谁人敢去青州求救,一人应声愿往。

    众人视之,乃广陵人,姓陈,名登字元龙。陶谦先打发陈元龙往青州去请田楷,然后又命糜竺赍书赴北海,自己率众守城,以备攻击。

    却说北海太守孔融,字文举,鲁国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自小聪明,年十岁时,去见河南尹李膺,门人看孔融年纪轻轻想要为难于他,年少的孔融却自在老城的对这门人说道:“我家与李大人世代通家,你敢拦我?”

    门人看孔融的气势不由一愣,所以不敢为难,引孔融入门见李膺,等到二人相见后,李膺听了下人的话后,不由问道:“你祖与我祖何亲?”

    孔融渡步说道:“昔年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融与君岂非累世通家?”

    李膺听了之后,不由大奇之,少顷,太中大夫陈炜来找李膺。李膺指着孔融对陈炜说道:“此乃奇童,君以为如何?”

    陈炜呵呵一笑说道:“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

    孔融闻言立刻回声呛道:“如君所言,君幼时必是聪明之人。”

    陈炜等人闻言之后,皆笑道:“此子长成,必然能有一番作为。”

    当然这些只是孔融年轻时的故事,当不得什么,但孔融也就是在此时自此得名,后来青州乱,黄巾起,孔融因功累迁北海太守。

    而且说起孔融,他还有一个身份,夫子庙的后人,昔年青州乱,夫子庙正好处在风口浪尖处,若不是有夫子庙的支撑,恐怕当时的青州连北海也得丢了!

    而且孔融极好宾客,常对身边的人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我之愿也。”

    孔融在北海这些年,甚得民心。当日正与客坐,人报徐州糜竺至。孔融请糜竺入堂相见,糜竺施礼过后,孔融问其来意,糜竺从怀中出陶谦书信对孔融说道:“曹操攻围甚急,望明公垂救!”

    孔融见信之后,脸色也变得沉重了起来,昔年他们都曾为讨董而出力,想不到如今却要兵戎相见,真是造化弄人,孔融看完信后,他开口说道:“我与陶恭祖交厚,子仲又亲到此,如何不去?只是曹孟德与我无仇,当先遣人送书解和。如其不从,再起兵不迟。”

    糜竺闻言之后,不由皱眉说道曰:“曹操如今倚仗兵威,决不肯和。”

    孔融叹息一声,然后教一面点兵,一面差人送书。且说这日几人正商议出兵之事,忽报城外黄巾贼党管亥部领群寇数万杀奔前来。

    孔融闻言大惊,管亥这个人已经成了青州之地的一害了,而且据说鲍信就是死在此人手中,可见此人厉害之处,而且当初曹操为了找这个管亥甚至把整个青州都翻了一遍,但是就是没有找到此人的踪迹,想不到此刻这个管亥竟然又出来了!

    孔融来不及多想,他急忙点本部人马,出城与管亥迎战。

    两军对阵,管亥持刀出马说道:“我知北海粮广,可借一万石与我,我就立刻退兵,不然,打破城池,老幼不留!”

    孔融眉毛一皱,这个管亥还真是粗鄙不堪,他不由叱道:“我乃大汉之臣,守大汉之地,岂有粮米与贼!”

    管亥闻言大怒,他自知骂不过孔融,于是拍马舞刀,直取孔融,孔融麾下一将宗宝挺枪出马,两人战不数合,宗宝又那里是管亥的对手,被管亥一刀,砍于马下。

    孔融兵见折了宗宝不由阵型大乱,慌忙奔入城中。管亥分兵四面围城,孔融心中郁闷。糜竺怀愁,更不可言。

    次日,孔融登城遥望,贼势浩大,倍添忧恼,忽见城外一人背插两把短戟,挺一杆大枪跃马杀入贼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直到城下,大叫“开门!”,孔融不识其人,不敢开门。

    黄巾贼众赶到壕边,那人回身连搠数十人下马,黄巾贼众倒退,孔融见状,方知不是贼兵,于是急命左右开门,将此人放入。

    此人进城后,下马弃枪,径到城上,拜见孔融。

    孔融仔细打量此人,只见此人身穿一身红甲眉宇轩昂,孔融不由问其姓名,此人躬身说道:“某乃东莱黄县人也,覆姓太史名慈,字子义。常年于关外做猎头,如今自辽东回家省亲,得知黄巾寇城。老母特说于我她曾屡受府君深恩,教我前来帮忙,故而某单枪匹马来见府君,府君若用的着在下的地方但说无妨!”

    孔融听了之后大喜,原来孔融与太史慈虽未曾谋面,但孔融却晓得他是个英雄,因此他远出之时,有老母住在离城二十里之外,孔融常使人送些布匹粮食给其母,其母感孔融恩德,故太史慈一回来,就立刻让太史慈来救。

    当下孔融重待太史慈,赠与衣甲鞍马,席间太史慈对孔融说道:“某愿借精兵一千,出城杀贼。”

    孔融闻言放下酒杯叹息一声说道:“君虽英勇,然而贼势甚众,不可轻出。”

    太史慈呵呵一笑说道:“老母感君厚德,特遣慈来,如今不能解围,慈亦无颜见母。愿决一死战!”

    孔融这时突然想起一个人,于是他开口说道:“我闻刘玄德乃当世英雄,若请得他来相救,此围自解。只恨无人能突围而出!”

    太史慈听了,不由开口说道:“府君但管修书,某自当急往。”

    孔融喜,修书付与太史慈,太史慈拿了书信擐甲上马,腰带养由弓,背插鸳鸯戟,手持苍狼枪,饱食一顿带好箭矢,城门开处,太史慈一骑飞出。

    城外黄巾贼众,见太史慈出城,于是纷纷围了上来,太史慈枪起处连搠死数十人,众人无人敢挡,太史慈透围而出。

    管亥得知有人出城,心想此人定是请救兵的,于是亲自引数百骑赶来,八面围定。太史慈听到背后马蹄响起,知道有兵来追,于是他倚住枪,拈养由弓扭身搭箭,八面射之,箭矢到处无不应弦落马。

    管亥见状勒马挥刀止住贼众,管亥此刻冷汗直冒,这个红甲男子的武力远在他之上,而且刚才那一箭若不是他躲的快,恐怕他就死了,所以管亥不敢在追。

    太史慈见状,微微一笑,然后星夜投平原来见刘备。两方施礼罢,太史慈具言孔北海被围求救之事,并呈上书札。

    刘备看信毕,不由开口问太史慈道:“足下何人?”

    太史慈回答道:“某太史慈,东海之鄙人也。与孔融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气谊相投,有分忧共患之意。如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告,危在旦夕。北海知君仁义素著,能救人危急,故特令某冒锋突围,前来求救。”

    刘备听了敛容说道:“孔北海竟然知道世间有刘备?”

    刘备正色之后,乃引关羽、张飞二人点精兵三千,往北海郡进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