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乱世英雄寞 > 第一百九十七章一诺千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且说这一日刘备等人来到北海城,而此刻管亥也望见了救军来到,于是他亲自引兵迎敌,管亥因见刘备兵少,遂不以为意。

    刘备此刻与关、张、太史慈立马阵前,这些人都是身经百战之辈,又都有万夫不当之勇,自然没人把管亥放在眼中,管亥见这些人竟然如此轻视于他,于是忿怒而出,手中大环刀一舞,骂道:“汝等何人,竟敢来次充好人,不知死么?”

    管亥骂声方闭,太史慈捻枪却待向前,关羽却是策马早出,直取管亥。

    管亥见对面竟然冲出一个拿刀的大胡子,他知道太史慈的厉害,但并不知道关羽如何,所以他眼睛撇见太史慈没出来,所以心中放心,策马舞刀来战关羽!

    两马相交,众军大喊,管亥只觉得眼前眼花缭乱,他根本就跟不上关羽的刀法,管亥此刻心中惊讶,他不由转身勒马欲逃,然而关羽青龙刀起处,竟然一刀劈管亥于马下。

    太史慈、张飞两骑齐出,枪矛并举,杀入贼阵,刘备更是驱兵掩杀,城上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便驱兵出城,两下夹攻,大败群贼,降者无数,余党溃散。

    孔融迎接刘备入城,叙礼毕,大设筵宴庆贺,又引糜竺来见刘备,糜竺具言张恺杀曹嵩之事,然后对刘备说道:“如今曹操纵兵大掠,围住徐州,特来求救。”

    刘备听了之后,叹息一声说道:“陶恭祖乃仁人君子,不想受此无辜之冤。”

    孔融闻言亦说道:“玄德乃汉室宗亲,如今曹操残害百姓,倚强欺弱,玄德何不与我同往救之?”

    刘备闻言之后,开口说道:“非是备推辞不去,只奈兵微将寡,恐难轻动。”

    孔融闻言之后脸色一变笑道:“融之救陶恭祖,虽因旧谊,亦为大义。玄德难道也和那曹操一般毫无无仗义之心么?”

    刘备不想孔融竟然如此误会于他,但是他并没有辩解,只是脸色平静的说道:“既然如此,请文举先行,容备去我师兄那里,借三五千人马,随后便来!”

    孔融闻言,也不在说什么,只是开口说道:“玄德切勿失信。”

    刘备沉声说道:“北海以为备为何人也?圣人云: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刘备借得军、或借不得军,必然亲至。”

    孔融应允,教糜竺先回徐州去报,孔融便收拾起程,太史慈拜谢道:“慈奉母命前来相助,今幸无虞。有扬州牧刘繇,与某有旧,如今他使人派书来唤,慈不敢不去。特来辞行。”

    孔融闻言也不强留,于是以金帛相酬,太史慈不肯受辞归家中,其母见到太史慈之后,喜对太史慈说道:“你终于报答了北海的恩德!我们也可以走了!”

    于是二人第二日便启程南下前往扬州去了。不说孔融起兵,太史慈南下,且说刘备离了北海一路快马来幽州见公孙瓒,二人相见后,刘备具说欲救徐州之事。

    公孙瓒不由皱眉说道:“曹操与弟无仇无怨,何苦替人出力?”

    刘备沉声说道:“师兄,备已许人,不敢失信,所以还望师兄成全!”

    公孙瓒看着刘备的模样,这不由让他想起他们共同的老师卢植,公孙瓒叹息一声,他指着刘备说道:“你呀你呀,真是不吃亏长不大,如今这天下纷乱不堪,大汉帝国早已名存实亡,你这又是何苦呢!”

    刘备听了公孙瓒的话,他没有说话,公孙瓒看着刘备那副无喜无悲的脸,他知道自己这个师弟就是一个死心眼,既然已经认定的事,他一定会干下去,公孙瓒收回眼神,他开口说道:“我借你马步军二千人加上你自己的三千人,正好是五千人,只是此去你一定要小心点,尽量不要和曹操正面冲突!”

    刘备闻言之后,拜谢公孙之后,然后又开口说道:“师兄能把子龙借我一行么?”

    公孙瓒想了想,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了,不得不说公孙瓒对于刘备那绝对是没说的。

    刘备借了兵马后跟公孙瓒辞行,然后他与关羽、张飞二人引本部三千人马为前部,赵云引二千人随后,一路疾驰往徐州而来。

    却说糜竺回报陶谦,言北海孔融已经允诺,而且又请得刘备来助,陶谦不由大喜,刘备三人在虎牢关的雄风他如今是记忆犹新,不想这三人也来了,不出两日陈登也回报,说青州田楷欣然领兵来救,陶谦自此心安。

    且说孔融和田楷两路军马其实早已经到了徐州境内,但二人惧怕曹兵势猛,远远依山下寨,不敢轻进。

    曹操见两路军到后,自然知道这是陶谦请来的援军,此刻孔融和田楷与城中的陶谦互为犄角,弄的曹操也不敢轻易向前攻城。

    却说刘备引军到,来到孔融军中,孔融接刘备入帐,众人落座之后,孔融开口说道:“曹兵势大,曹操又善于用兵,未可轻战,我等且观其动静,然后进兵。”

    刘备听了,眉头一皱,然后沉声说道:“此计虽好,但恐城中无粮,难以久持。备令云长、子龙领军四千,在府君部下相助,我与三弟领军一千踏营入城去徐州见陶使君商议!”

    孔融听了之后大喜,于是孔融会合田楷,为掎角之势,关羽,赵云二人领兵两边接应。

    是日,刘备、张飞引一千人马杀入曹兵寨边,绕寨而走,正行之间,寨内一声鼓响,马军步军,如潮似浪,拥将出来,当头一员大将,乃是于禁,他勒马大叫道:“何处狂徒!往那里去!”

    张飞见了,也不说话,挺矛直取于禁。两马相交,战到数合,于禁败像渐露,刘备见了掣出双股剑麾兵大进,于禁败走。

    张飞当前追杀,刘备紧随其后,于禁死命得脱,刘备和张飞借势直冲到徐州城下!

    且说陶谦于城上望见红旗白字,大书“平原刘玄德”,陶谦急忙令左右开门,曹豹另一支军马引刘备军入城,陶谦接着,共到府衙。众人续礼毕,陶谦一面设宴相待,一面派出使者犒劳刘备军马。

    陶谦于席间见刘备仪表轩昂,言语豁达,心中大喜,于是他喊来糜竺附耳命糜竺取徐州州牧印,糜竺不解,但还是照做,很快糜竺将印绥拿来,陶谦接过之后,起身对刘备说道:“玄德年少有为又是皇室宗亲,今日老夫就将这徐州印绥交于阁下,还望玄德不要推脱!”

    刘备听了之后,不由愕然起身说道:“陶使君这是何意?”

    陶谦抚须说道:“如今天下扰乱,王纲不振,玄德又是汉室宗亲,正应力扶社稷。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玄德切勿推辞。谦当自写表文,申奏朝廷。”

    刘备连忙离席再拜道:“刘备虽汉朝苗裔,然功微德薄,现为平原令犹恐不称职。如今为大义,特来相助使君。使君却出此言,莫非疑刘备有吞并之心?若玄德有此念像,皇天不佑!”

    陶谦见刘备如此,知道刘备可能误会了,于是他连忙说道:“此老夫之心意也,绝无其他。”

    陶谦再三相让,刘备又那里肯受。糜竺看二人来回推让,不由起身说道:“如今兵临城下,我们还是先商议退敌之策吧,待此事过去之后,我们在来讨论这个事情。”

    陶谦二人闻言之后,各自回座,刘备起身说道:“备与曹操有过几面之缘,备当遗书于曹操劝令其解和。曹操若不从,我们在厮杀不迟。”

    陶谦闻言之后,点头同意,众人商议已定,于是传信三寨,让他们暂且按兵不动,刘备写了一封书信,然后交给陶谦,陶谦于是遣人赍书送到曹操大营。

    却说曹操正在军中,与诸将议事,忽然人报徐州有使者送书信到。曹操让其进来后,拆开书信观之,发现原来是刘备的书信。

    曹操对刘备的印象其实并不差,昔年讨董之时,刘备是少数赞成他追击董卓之人,此刻曹操观信只见信上写着:“曹公见闻,备自关外得拜君颜,嗣后天各一方,不及趋侍。前者尊父曹侯之事,实因张恺不仁,以致被害,非陶恭祖之罪。目今黄巾遗孽又起,扰乱于外,董卓余党,盘踞于内。愿明公当以朝廷之大义为主,待国家平定之日,再寻私仇无妨;不如明公撤徐州之兵,以救国难,则徐州幸甚,天下幸甚!”

    曹操看了书信,他脸色难看的将书信投掷于地上大骂道:“刘备何许人也,不过一介县令,也敢恬不知耻的写书来劝我!而且字里行间又有讥讽之意!难道以为我曹某人看不出来吗!”

    曹操骂完,看着大帐内已经被吓的不轻的使者,他开口对帐外喊道:“来人,将此人推出去给我斩了!”

    曹操话音方落,这名使者吓的一下子就跪倒在地上了。

    这时郭嘉出列,他语调轻浮的说道:“刘备远来救援,又先礼后兵,主公理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刘备军心,然后我们在伺机进兵攻城,徐州城必然可破。”

    曹操听了郭嘉的话后,不由低头思索一阵,其实或许最初他的起兵是为了报父仇,不过事到如今,他更想拿下徐州,于是曹操点头同意了郭嘉的计策,他派人将徐州城来的使者带到下面,让人好生款待,让他等候曹操回书。

    这名使者见自己不用死了,整个人身体一轻,呆坐在地上,直到此时这名使者才感觉自己的冷汗已经渗透了他整个衣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