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四十四章 廉政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很快,朱由检便召来了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大小官员入宫觐见。

    皇极殿内,刑部左侍郎郝晋、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大理寺卿凌义渠、左都御史李邦华、左副都御史施邦曜等人纷纷到场。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合称三法司,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主掌弹劾和监察百官,大理寺则负责复核平反。

    如今刑部尚书这个职位还空缺着,原本的尚书张忻,因为那天敲钟上夜朝他躲在家中,朱由检便怒而将其革职了。

    皇极殿内,众臣齐声高呼:“臣等参见陛下!”

    朱由检神色严肃,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台下正朝自己躬身行礼的众臣,心中已有打算。

    “诸位臣工,三法司好坏与否,乃是朝纲稳固的根基所在,朕此次召你们前来,便是为了靠三司之力,自上而下的重肃朝纲!”

    “如今闯贼兵临城下,战事吃紧,闹得人心惶惶,那群包藏祸心的贪官,便以为朝廷顾暇不及,便借机兴风作浪,大肆敛财,连军饷都敢贪!”

    被委以如此重任,众臣心中顿时生起了一种难言的喜悦,脸上神色各异。

    他们身为朝廷命官,一心为国,自然希望朝廷能够重新振作起来,自己亦可青史留名。

    而朱由检除贪腐的决心,他们也已经见识过了,昨夜连斩十三名重臣的事,早已人尽皆知。

    在锦衣卫的严刑拷打下,魏藻德等人的家眷为了换取一条生路,纷纷供出了藏银的所在地,短短一天,便查抄出了三百多万两银子。

    李邦华扫视了一眼周围的大臣,见没人附议,便果断走出了行列,拱手进言道:“臣以为,重肃朝纲,需开放言路,给予百姓奏事之权,在内城各处设举报处,百姓可直接向三司检举告发贪官污吏,如此一来,既能拉拢民心,又能震慑百官。”

    朱由检认同地点了点头,旋即却又眉头一皱,略显苦恼道:“老百姓没权没势,顾虑太多,哪敢开口说真话……”

    闻言,李邦华也顿时犯了难,皱起眉头苦思起来,殿内众臣皆是面面相觑,一时想不出对策。

    大理寺卿凌义渠略一思考,突然计上心头,出班进言道:“陛下,百姓害怕遭遇报复,不敢检举揭发,只因朝廷监督不力,无法根除贪官势力,贪念乃是人性使然,因此贪官才会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朱由检深吸了一口气,面露凝重之色。

    凌义渠说得没错,天下无不贪之官。

    寒窗苦读十几年才考上的官,不为了贪,难道是为了造福百姓,为万世开太平?天底下哪有这么多圣人。

    在朱由检看来,只要有作为,贪点没事,他最恨的是那种尸位素餐,光想着如何鱼肉百姓的狗官!

    凌义渠神色肃穆道:“明太祖当初以严刑峻法处置贪官污吏,的确起了作用,但最后仍是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

    顿了顿,凌义渠抬起头,满脸坚定地看向龙椅之上的朱由检,朗声道:“大明积弊已久,病入膏肓,以杀止贪,治标不治本!”

    闻言,朱由检不禁心头一震,眸中闪过一丝无奈之色。

    他之前原以为只要提高俸禄,将贪污的官员一律处死,便能彻底荡除贪腐之风,现在想来,真是太天真了。

    “凌大人可有破局之策?”朱由检眉头紧皱,脸上满是愁容。

    凌义渠点了点头,正色道:“臣以为,贪腐难绝,原因有二。”

    “其一,官员的俸禄太低,清官饱腹艰难,单凭朝廷发的那点俸禄,生活过得实在清贫,很多人抵挡不住荣华富贵的诱惑,这才开始以权谋私。”

    “高薪养廉这一点,陛下已经有所举措。”

    龙椅之上,朱由检沉沉地点了点头。

    凌义渠继续道:“其二,监管制度不完善。”

    “不谈地方官员,即便是京官,在陛下的眼皮底下,官官相护的现象亦是屡禁不止,三法司与下面的朝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此,朱由检也十分认同。

    且不说大理寺和都察院,这十七年来,光是刑部尚书便换了十七任,加上张忻,已经是十八任了。

    究其缘由,崇祯帝的疑心病是一部分,但更多的,是这些大臣底子都不干净。

    虽说三法司的不少高层仍在坚持本心,但下面的大部分官员都已经腐败了,至于其他的衙门,就更不用多说了。

    “因此,臣以为,当成立一个独立部门,直接向陛下负责,集监察权、惩办权于一体,负责受理民间举报,督察各处衙门。”

    “基本人员不从三法司中调用,而是招募城中家世清白,非官家子弟的有志之才,以此避免他们跟百官暗通款曲,内部再增设自检部门,委以朝中两袖清风的重臣担任,以防止滋生腐败。”

    “而都察院,则照常纠劾百官,并负责监督此机构,以此相互制衡。大理寺依旧负责平反复审,经大理寺确认后,贪官的罪名才算坐实。”

    “百姓对贪官深恶痛绝,怕的只是无处申冤,只要此部门能保持廉政,不让百姓失望,他们自然就敢开口说话了。”

    听罢凌义渠所言,朱由检有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地瞪大了双眼。

    这不正是后世的廉政公署吗,如今大明的官场就是一潭死水,烂得发臭,正需要这样一股势力介入,彻底打破僵局。

    至于复审程序,朱由检倒没意见,大理寺还是比较廉洁的,加上这道保险,也能避免冤假错案。

    一念至此,朱由检顿眉头舒展,原本凝重的脸色得以轻松几分。

    他扫视了一眼台下众臣,目光最后回到凌义渠和李邦华的身上,正色道:“朕宣布,从今日起,设廉政司,由凌大人和李大人担任司长。”

    “廉政司内部暂时划分为两大部门,反贪部和督察部,追查一年以内的贪污案。”

    “反贪部,接受百姓举报,并调查贪污腐败,凡证据确凿者,贪污不足五百两,罢官兼入狱五年,五百两以上,罢官兼入狱十年,家产全部充公,子孙万代永不得录用,一千两以上,处斩,五千两以上,诛三族!”

    相比朱元璋的杀法,朱由检的量刑已经很轻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官员为了考取功名,花费了大把的青春年华,夺了他的官位,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而朝廷既然已经提高了俸禄,官员也就没必要冒着杀头的风险继续贪污了。

    当然,必然也有贪得无厌,死不悔改之人。

    大殿内静得针落可闻,只有朱由检的声音在回荡,众臣默默地听着,心想京城官场这次是要翻天了。

    朱由检神情严肃,继续道:“督查部,负责监察各处衙门,有权审问任何大臣,无论品阶,并鼓励百官互相揭发检举,可凭风闻言事,但不可公报私仇,需慎重实行,风闻奏参审问全虚者,例有处分。”

    “既然三法司管不了百官,那就让廉政司来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