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四十五章 内忧外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末了,朱由检将李邦华提拔为刑部尚书,施邦曜官升一品,破格晋升为右都御史,凌义渠担任廉政司司长。

    这三位黄土都埋到脖颈处的老臣,加起来都快两百岁了,他们本到了告老还乡的年纪,为了朝廷和百姓,却仍旧身兼数职,真是难为他们了。

    ……

    闯军仍在继续攻城,在阵阵炮火声中,有关于廉政司的诏书满城张贴,内城两千多名京官很快便收到了风声。

    看着诏书上的内容,又联想到昨夜被斩杀的十三名朝中重臣,他们不禁一阵冷汗直冒,这是要赶尽杀绝的节奏啊!

    他们就是想不明白,内城随时都有可能被攻破,事到如今,朱由检为何还要跟他们这群贪官过不去。

    这道诏书上还提及了,于朝廷有功劳者,贪污五千两以下,只需三天内主动归还赃款,并交代罪行,即可免罪,既往不咎。

    过了这三天,抓到就是个死。

    一时间,众臣心中都不禁萌生了自首的念头,也有不少人因为害怕丢掉性命,立马付诸行动的,拉着银两便赶去了都察院。

    “李大人,施大人,又有五名大臣前来投案了!”

    这一天,都察院的门口挤满了前来自首的官员,把李邦华和施邦曜都看傻眼了。

    ……

    与此同时,廉政司招募新人的消息也在内城百姓中口口相传。

    朝廷将一处空置的贪官府邸改成了廉政司。

    当天,便有无数的百姓前来报名,或是为了高薪待遇,或是真的想亲手惩治贪官污吏。

    但廉政司可不是说进就能进的,选拔要求极其严苛,由凌义渠亲自担任考官。

    首先是要家世清白,不能跟官家有任何关联。

    其次,要识字,身体硬朗,能文能武,光是这一条,在那个知识垄断的时代,就刷掉了极大部分人。

    海选之后,通过的人则要参加笔试,阐述对大明贪腐问题的见解,过了这关,最后才能见到凌义渠,并由他决定去留。

    这一天里,前来报名的有近千人,最终留下来的却不到一百人,堪称是百里挑一了。

    廉政司的基本人员虽然是招募而来,但也有少部分是由三法司的大臣向朱由检举荐的。

    当然,也不是谁都可以举荐,只有像凌义渠、李邦华这种人,朱由检才信得过。

    并且受荐者还要被严格调查,与之关系密切的大臣,朱由检都会缜密地分析一通。

    做了这么多,就是为了确保廉政司不会被腐化。

    短短一天时间,廉政司的临时班子便组建好了,内城设了五个举报处,对前来举报的百姓信息进行严格保密,泄露者严惩不贷。

    也是当天,便有十几名含冤的百姓,怀着忐忑的心情,犹犹豫豫地走进了举报处。

    ……

    城外震天撼地的杀声,随着太阳的隐没,也遁入了尘埃之中。

    朱由检独自一人坐在皇极殿前的台阶上,遥望着远处还未散去硝烟,不由深吸了一口气,脸色凝重不已。

    方才血染袍甲的孙传庭前来觐见,并带来了死伤一千三百余人的战报。

    虽说闯军损失的兵马会更多,古代攻城方和守城方的折损比例大概是十比一,也就是说闯军今日死伤不下一万人。

    但随着战事的推移,这个比例只会越来越小,因为城防需要四面兼顾,将士们死得多了,城防就会变得薄弱,因为兵力不足,有些地方甚至无人设防,闯军登城也就变得容易了。

    得益于系统的奖励,朱由检才能在面对闯军大举攻城的情形下,如此有恃无恐的进行改革。

    虽说这内城一时半会是破不了,但往后就不一定了。

    他得抓紧时间,让吴襄和陈圆圆写信给吴三桂。

    ……

    后宫,在冷清的月色下,这里显得格外阴寒。

    朱由检的妃嫔和公主,都在三月十九日那天被他自己给杀了,除了袁贵妃和李康妃,以及断了左臂的长平公主以外,无一人幸免。

    当时的崇祯帝因为还报着有朝一日能复国的希望,便没有狠心对那三个儿子痛下杀手。(朱慈?R、朱慈焕、朱慈灿)

    虽然这是原主所为,但朱由检走在后宫的朱红宫墙间,想起这些,却依旧是一阵恍惚。

    他突然沉沉地叹了口气,却什么也没说。

    王承恩挑着灯笼,小心翼翼地走在朱由检的身旁,君臣二人一前一后,走在这深宫之中。

    眼见朱由检神色复杂,眸中藏着一丝忧伤,王承恩立马便猜到了是因为什么。

    他好言安慰道:“陛下,人死不能复生,江山社稷全在您身上,天下百姓还等着朗月清风的那一天,您请保重龙体,节哀……”

    朱由检闻言,转头看了一眼王承恩,眸中思绪万千,沉声道:“周皇后母仪天下,朕只是觉得可惜。”

    ……

    很快,二人便来到了坤宁宫。

    这本是周皇后的寝宫,曾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方,如今却住着吴襄一家子。

    朱由检为了让吴襄知道自己对他的器重,因此才特意安排他们住在这里。

    不过,这几天里,吴襄和陈圆圆却是寝食难安,所谓无功不受禄,他们啥也没干,却享受着这样的待遇,心中实在是难以安定。

    加之昨夜魏藻德等人东窗事发,不少大臣都受到了牵连,吴襄便更是心慌了。

    坤宁宫前,王承恩突然扯着嗓子大喊道:“陛下临驾!”

    宫内的吴襄闻言,赶忙带上一众家眷,一路小跑出来接驾。

    众人见了朱由检,躬身便拜。

    吴襄毕恭毕敬道:“臣携家眷,参见陛下!”

    朱由检一挥手,示意众人平身,旋即走到吴襄的面前,一脸风轻云淡地笑问道:“吴爱卿,这坤宁宫住得怎么样?还适应吗?”

    闻言,吴襄愣了愣,一时有些猝不及防。

    他当了这么多年的官,还是第一次听朱由检称自己为爱卿,平日里朱由检称呼大臣,一般都是叫大人或直呼其名,爱卿这个词可不常用。

    吴襄连连点头,面露惭愧之色,苦笑着再次行礼道:“承蒙陛下厚爱,只是臣在京中闲居已久,一直没机会向朝廷效力,如今受陛下如此厚待,臣于心有愧,如履薄冰啊!”

    朱由检微微一笑,吴襄的表现正合他的心意。

    吴襄若不觉得有所亏欠,又岂能让他主动写信呢。

    朱由检淡然道:“爱卿见外了,朕一直很器重你们吴家,莫说是这坤宁宫了,纵是这整个后宫,你都可以随意乱逛,想住哪个宫就住哪个宫!”

    吴襄闻言,脸上顿时闪过一丝慌乱之色,赶忙低下头,神色敬畏道:“不敢不敢,君臣有别,臣岂敢逾越,乱了规矩。”

    说着,他侧身让出路来,并做了个请的手势,毕恭毕敬道:“风起夜凉,陛下请入宫再谈。”

    朱由检点了点头,大步走入宫内,众人紧随其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