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五十一章 退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童子兵所带来的奇效,让宋献策都为之一惊,想不到这招能如此管用。

    李自成脸上露出了一副势在必得的表情,看了看宋献策,旋即双眼微眯,抬眸望向那血肉横飞,攻伐不止的城头,微微一笑道:“孩儿军师孩儿兵,飞檐走壁,四面登城,敏捷如猿猴,真叫明军防不胜防!”

    李自成大喜道:“宋孩儿,你真不愧是本王的开国大军师,有此一计,不消三日,内城必破!”

    宋献策点了点头,正色道:“自我军强攻北京城以来,已折损近四万兵马,必须要尽快夺下此城,否则朱明勤王大军来援,我军势必深陷险境。”

    转眼,已至黄昏时分,夕阳映照全城,满地尸体的安定门,融入在一片血色之中。

    可城头上的厮杀却仍在继续,闯军并没有要撤退的打算。

    人们面目狰狞的发出嘶吼,犹如一头头残暴的野兽,瞪着充血的眼睛,不断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在刀剑的碰撞声中,杀死别人或被别人杀死。

    ……

    皇极殿。

    鸦雀无声的殿内,气氛压抑至极,幽幽的烛光摇曳着,映照出一张张凝重的脸庞。

    龙椅之上,朱由检神色复杂,注视着台下众臣,眸中思绪涌动。

    他把范景文、陈演、蒋德?、方岳贡、丘瑜等一众内阁大臣,以及六部的重臣都叫了过来。

    魏藻德死后,朱由检便让范景文接替了内阁首辅一职。

    安定门险些失守,朱由检在心头一紧的同时,也想明白了一件事。

    大明王朝如今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光靠着死守北京城,是成不了气候的。

    李自成的大军少说也还剩下十六万,这十六万大军是在瓮中捉鳖,仅凭吴三桂那五万兵马,无法彻底解决困境。

    今天只是安定门告急,明天也许就是正阳门、朝阳门了。

    唯一的办法,便是杀出一条血路,弃城南逃。

    只要有机会发展,依靠系统的力量,就还能逆转大局。

    可问题是,北京如今深陷重围,想要南迁无异于痴人说梦。

    三个月前也许还来得及,但现在闯军兵临城下,南逃?怕是插翅难逃!

    不过,也不是不可能,若有吴三桂的掩护,这个想法或许能实现,并且御马监那还有系统奖励的五千匹战马,能大大提高军队的机动速度。

    这般想着,朱由检深吸了一口气,扫视殿内众臣,肃然道:“诸位臣工,贼兵拥集,京城已无望,朕欲南迁,到了应天府,再重整旗鼓,遵养待时。”

    此言一出,殿内众臣皆不由一愣,他们怔怔地看着台上的朱由检,脸上闪过一丝意外之色。

    早在三个月前,李自成才刚刚挥师北伐时,左中允李明睿、都御史李邦华、户部尚书倪元璐等人,就已经联名上疏请求崇祯帝南迁了。

    但是遭到了陈演、魏藻德、兵科给事中光时亨等一众大臣的极力反对,这件事也就胎死腹中了。

    想不到,事到如今,朝堂上又再起南迁之议。

    看着龙椅之上的朱由检,光时亨一脸肃然,先声夺人,率先出班进言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陛下若放弃国都,南迁偏安,后世必谓轻弃其国,陛下岂能做逃亡之君,此举必遭天下百姓所嗤笑!”

    别看这光时亨一副大义凛然,忠君爱国的模样,历史上,李自成一进城,他就立马舔着脸投降了。

    后来李自成兵败,这厮又想重新归降南明,却被南明首辅马士英弹劾:力阻南迁,致先帝身殒社稷,而身先从贼,为大逆之尤。

    之后,光时亨便被处斩了。

    朱由检知道他的底细,听闻此言,脸上顿时掠起一丝不悦之色。

    这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只会甩甩嘴炮而已。

    紧接着,陈演脸色凝重,拱手进言道:“贼兵云集城下,此等四面楚歌,危急存亡之际,南迁谈何容易?”

    “臣以为,当据城死守,待吴三桂前来救驾,再反攻闯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阵骚乱,与陈演关系好的大臣,纷纷出言附和。

    “没错,据城死守,待关宁铁骑入卫京师,定能力挽狂澜,拨开云雾见月明!”

    “陛下请三思啊!您难道忘了宋室南迁的教训了吗?”

    “……”

    陈演和这些大臣反对南迁,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的家产都在北京,大不了就是降贼而已,南迁风险太大了,保不齐小命会丢在路上。

    朱由检知道陈演为人颇是自私自利,只是不知道他现在还有没有降贼的心思。

    正是此时,李邦华冷冷地瞪了陈演和光时亨一眼,旋即怒挥袖袍,怒斥道:“一群腐儒,妖言惑众!据城死守,无异于坐以待毙!”

    此言一出,原本嘈杂的大殿内顿时肃然无声。

    李邦华昂首阔步地走出行列,拱手面向朱由检。

    “朝堂上朽木为官,内城若失陷,朝中奸佞势必闻风而动,集体投贼,魏藻德亦如此,更何况其他人。”

    陈演闻言,顿时脸色一沉,面如死灰,神色幽怨地注视着李邦华。

    这明摆着是在跟自己唱反调,在陛下面前含沙射影,暗指自己是奸佞小人。

    龙椅之上,朱由检点了点头,正色道:“人心隔肚皮,李大人所言不无道理。”

    李邦华继续道:“京师虽为国本,然时势所迫,不得不弃。”

    “大明虽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但南方仍旧稳固,若不想办法求取一线生机,洗颈就戮,大明必亡!”

    “届时,明廷将成万世之耻,留在史书上,供千秋百姓耻笑!”

    大殿的角落里,正有一名史官在默默地记录着,殿内的紧张气氛仿佛与他无关。

    朱由检听罢李邦华一席话,下意识看向那名史官,不由面露复杂之色。

    连他这个皇帝都不能干涉史官秉公执笔,真不知道自己在史书里会是什么样子。

    李邦华一脸肃然,目光灼灼地看着朱由检,声如洪钟道:“反对南迁者,视为包藏祸心,当斩!”

    与此同时,龙椅之上,朱由检亦是威严无比地扫视了一圈众臣,开口道:“朕已决意,待关宁大军抵达,牵制闯贼,则弃城南迁!”

    此言一出,殿内再无人敢出言反对,光时亨和陈演也噤声不语了。

    朱由检的手段他们有目共睹,陈演虽有私心,但也没有傻到要往枪口上撞。

    户部尚书倪元璐走出行列,神色凝重地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陛下,国库尚有存银一千二百万两,若要南迁,运输这么多钱银,必然行军缓慢,届时又要抵抗闯贼追击,南迁之路,势必艰难险阻啊!”

    闻言,朱由检却没有一丝迟疑,斩钉截铁道:“天无绝人之路,无论如何,南迁之策不能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