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五十二章 南迁之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倪元璐深吸了一口气,脸上升起几分无奈之色,点头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他现在身兼户部和礼部尚书二职,忙得可谓焦头烂额,如今又要处理国库存银转移之事,当真是心力交瘁了。

    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左侍郎丘瑜,脸上若有所思,看了一眼左右众人,随后出班进言道:“陛下,内城百姓拢共八万余口,除去应征参军的那一万五千名男丁,如今还剩下六万五千多名老弱妇孺,若要南迁,这些百姓该如何安置?”

    “闯贼若破城而入,难保不会屠城泄愤啊!”

    闻言,朱由检不禁眉头一皱,面露犹豫之色。

    百姓的去留,的确是个问题。

    看着龙椅之上陷入沉思的朱由检,文渊阁大学士方岳贡亦是面露苦恼之色,沉声道:“南迁之路势必危机重重,险象环生,百姓手无寸铁,若一同迁移,必成行军之累赘,闯贼定会穷追不舍。”

    “届时不仅行军缓慢,还要保护百姓,若遭闯贼围困,恐有全军覆没之险,请陛下以大局为重!”

    听罢方岳贡所言,朱由检心乱如麻,眉宇间尽是愁绪,一时不知该如何定夺。

    李自成当初被孙传庭杀得仅剩十八骑,为何能如此迅速的东山再起,夺下大明的半壁江山?

    就是因为他赢得了民心。

    民心,即天下!

    大秦强吗?

    横扫六合,并吞八荒,举山河内外,皆匍匐脚下!

    可这跟大秦的底层百姓有什么关系?

    驭民五术,干不完的苦役,修完长城修帝陵,苛政猛如虎,动不动就连坐杀头。

    秦,一场王的盛宴,建立于累累白骨之上,它的强盛,是秦人的灾难。

    暴秦致民于水火,离心离德,才会二世而亡,纵观整个华夏史,哪个朝代不是如此?

    还有些朝代,如李自成那般,打着拯救苍天的旗号,坐稳江山后,又开始倒行逆施,在粉饰的太平里,视民为草芥,敲骨吸髓,以满足顶端的权贵。

    试问,一个把百姓当成牲畜的国家,能有什么未来?

    朱由检绝不能如此,他的重生,是为了改变,而不是延续。

    一念至此,朱由检的目光瞬间变得坚毅无比,扫视殿内众臣,满脸威严道:“凡我大明子弟,不可一人落贼之手!”

    此言一出,顿时全场哗然,众臣无不面露难色。

    内阁首辅范景文出班,正色道:“陛下,若带上百姓南迁,我军必被拖累,何不让他们自行逃亡。”

    “闯贼虽无道,可为了笼络民心,他们也未必会屠城。”

    朱由检神色肃然地看着范景文,解释道:“范阁老,朕携民南迁,不仅仅是为了让百姓躲避兵灾。”

    “内城百姓多是军中将士的家眷,若任由他们在闯贼刀口之下自生自灭,势必军心大乱。”

    顿了顿,朱由检深呼吸了一口气,眉宇间尽是凝重之色,目光灼灼地看着范景文。

    “更何况,城中百姓追随大明已久,朕又安忍弃之?”

    此言一出,范景文顿时无言以对,默然地低下了头,退回行列之中。

    礼部左侍郎丘瑜,沉思片刻后,左右环顾了一眼噤若寒蝉的众臣,再次出班进言道:“臣以为,孤城久守则必破,闯贼皆乌合之众,进城之后,势必要烧杀抢掠,搜刮全城,携民南迁,不无道理!”

    “可令人遍告百姓,有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

    听罢丘瑜所言,朱由检的眸中亮起一抹精芒,携民南迁的心思已是坚如磐石。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朱由检并非要偏安一隅,只是大明唯一的希望在南方,三日后关宁大军便可抵达,而这也是南迁最后的机会了。

    破釜沉舟,或许能截取一线生机!

    “吴三桂率关宁军牵制住闯贼后,全城军民一同南迁,不得有误。”

    话音一落,大殿外突然传来一道沉重的脚步声。

    伴随着铁甲沙沙作响,众臣转头望去,却见满身血迹的卢象升,大步走了进来。

    此时夜幕已经降临,安定门的闯军也撤退了。

    拼杀一日,卢象升身上的铠甲遍布刀痕,手臂上几道草草包扎的伤口还在往外渗血。

    随着他步入大殿,一股难言的气味弥漫开来,那是人血和汗液混杂着发出来的。

    见此一幕,朱由检眉头一皱,脸上不由闪过一丝不忍之色。

    大明除了卢象升和孙传庭,几乎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对于这死而复生的心腹爱将,朱由检自然视若珍宝。

    朱由检正色道:“卢将军,安定门战况如何?”

    面对龙椅之上的朱由检,卢象升神色肃然,抱拳道:“禀陛下,闯贼已经退兵,我军将士伤者无数,死者近八百人,闯贼亦是损失惨重,好在安定门没有告破。”

    朱由检点了点头,一脸凝重地看着卢象升,继续道:“朕欲南迁,你替朕收集百姓家中粮食,按需分配,以备三日后迁都。”

    “传朕旨意,告知全城百姓,南迁以避贼,愿往应天者交出家中存粮,朕以天子之命,许之平安,不愿者自行留下,若遭闯贼残害,只怨朝廷无力保全。”

    卢象升闻言,脸上顿时闪过一丝错愕之色。

    他没想到往日优柔寡断的朱由检,如今会这般刚毅果决,在这个节骨眼上南迁,当真是破釜沉舟了。

    事关重大,卢象升也没再多问些什么,回过神后,立马抱拳应道:“臣遵旨!”

    ……

    见识过童子兵攻城的奇效后,李自成便连夜下令,将外城所有的少年抓到一起,并亲自挑选了五千名血气方刚的孩儿兵,皆是十五六岁的年龄。

    家国仇恨什么的,在此刻显得如此渺小,这些孩儿兵在明廷的统治下,生活困苦,饥寒交迫。

    如今李自成许以他们荣华富贵,他们自然愿意替李自成卖命。

    翌日,五千孩儿兵手持短刀,以锐不可当之势,四面登城作战,守城将士无不骇然。

    好在有卢象升和孙传庭等人身先士卒,与守城将士一同御敌,军心才没有大乱。

    卢象升忙着镇守城门,收集粮草之事,自然就落到了其弟卢象观的身上。

    朝廷的官兵骑着高头大马,在街道市井中穿梭,敲锣高喊:“圣上有旨,携民南迁,愿随者交粮共往!”

    官府的告示墙处,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一堆人,人们看着布告上的内容,脸上满是忧虑之色,议论纷纷。

    有人声泪俱下:“圣上念我等至此,何以报此龙恩呐!”

    乱世之中,人命还不如一条狗值钱,最近城中人心惶惶,百姓不知道闯军进城后会不会屠城,皆是心惊胆战,夜里听到一点风吹草动,都以为是闯军杀进来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