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九十章 工部左侍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着方岳贡对大明的规划,朱由检不置可否,神色依旧如往常般严肃。

    朱由检注视着方岳贡,沉思片刻后,正色道:“灭贼雪耻终有时,当务之急,是种好这一批水稻,来个大丰收,以取稻种,秋收后运至江南,来年再催芽育苗,让百姓广为播种。”

    “臣附议。”

    “陛下所言极是。”

    “……”

    众臣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朱由检扫视了一眼在场众臣,继续道:“此事事关重大,不容有误,朕要派一名大臣驻留乐陵,以主持大局。”

    谁知,此言一出,原本还乱哄哄的厅堂内,瞬间噤若寒蝉。

    几十名大臣就这样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敢接这个话茬。

    显然,众臣对这件差事的态度,皆是避犹不及。

    驻留乐陵,这可是个苦差啊。

    乐陵距离北京也就六百里,闯军若南下,第一个挨刀的就是这儿,况且如今天津已经沦陷,若等到大军离开之后,李自成又突然杀个回马枪,那可就完犊子了。

    再者,乐陵这穷乡僻壤,条件艰苦,到处都是流民,治理起来费劲不说,还得整天提心吊胆,防着百姓暴乱,他们这些京官哪里受得了啊。

    更何况,崇祯帝如此重视此事,这两亩稻田若是收成好,那还好说,可若一个不小心,出了什么乱子,那恐怕是要脑袋搬家啊!

    简而言之,就是吃力不讨好。

    突然有一名大臣打破了沉默,弱弱地说道:“屯田……是工部的事情吧。”

    闻言,兼任工部尚书的范景文有些不悦地撇了撇嘴。

    事到如今,还分什么工部户部,身为朝廷大臣,应当共赴国难才是,竟然还要以邻为壑,互相推卸。

    而朱由检,神色凝重地注视着那名大臣,亦是一脸无语,却也无可奈何。

    没办法,是个人都知道现在驻留乐陵的危险性。

    两大势力南北对峙,夹在中间的乐陵,随便一个小浪头,都能把它拍成齑粉。

    就在场面陷入僵局之际,工部左侍郎张文郁,默默地站了出来。

    他神色肃然地看着朱由检,拱手道:“陛下,臣愿担此重任。”

    “种田,是臣的老本行了。”张文郁十分从容道。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看向张文郁,脸上神色各异。

    堂堂工部左侍郎,留守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实在有点太委屈了。

    朱由检默然,若有所思地注视着张文郁,在这位两鬓斑白的老臣脸上,他看见了岁月沉淀出的坚韧。

    思索数秒后,朱由检略显犹豫道:“驻留乐陵至少要一年,等到了南京,朕还要用你。”

    “朕……”

    朱由检神色凝重地看着张文郁,再次陷入了沉默。

    张文郁此时已经六十六了,朱由检有些于心不忍,怕他吃不消。

    六部之中,工部的地位是最低下的。

    工部虽掌天下造作之政令,负责土木,水利,屯田,军器诸事,但说到底都是些糙活累活,比起另外五部,实在有点上不了台面。

    工部总是默默无闻,就像蚁穴里的工蚁,虽然低等,却也至关重要。

    默默无闻的张文郁,近五十年来,任劳任怨,完成了无数浩大的工程,却仍被其他官员轻视。

    没办法,自古以来,世俗眼中的打工人都是最下流的,吃苦耐劳算个屁的美德。

    面对一时拿不定主意的朱由检,张文郁倒显得十分果断。

    他陡然拔高了几分声调,目光灼灼地看着朱由检,朗然道:“臣,愿留守乐陵,与百姓共存亡!”

    众臣眼见张文郁如此坚定,一时间都有些自愧不如。

    朱由检闻言,眸光微动,亦不禁为之动容,严峻的脸上陡然升起几分钦敬之色。

    “既然如此,那就留下吧,朕加派两千兵马任你差遣,赐尚方宝剑,授钦差大臣,督办济南府,治屯田安民诸事,兼掌军民两政,不受地方官员节制。”

    鸦雀无声的厅堂内,朱由检的声音铿锵有力,悠悠回响。

    一名太监双手捧着尚方宝剑,毕恭毕敬,快步走到张文郁的面前,旋即单膝跪地,低着头,双手奉剑,举过头顶。

    张文郁神色肃然,伸出双手接过宝剑,份量很重,亦如他身上所背负的责任。

    “多谢陛下信任,臣定不辱使命。”张文郁躬身道。

    朱由检正色道:“秋来之时,等你回到应天府,朕亲自为你接风洗尘!”

    ……

    五天后,那十万株水稻幼苗已经从山中移出,重新种在乐陵城中,并派人全天看守。

    大军出城,继续南下。

    斗转星移,转眼七天又过去了,王师抵达济南。

    城门处,两侧甲士林立,皆神色肃穆。

    唐通与一众济南官员已在此等候多时,为首的唐通,手中还拿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麻布袋子。

    而济南官员,则全部都是一副战战兢兢,惶恐不安的模样。

    终于,王师进城了,唐通等人一见到龙旗大纛下的朱由检,立马跪倒在地,山呼道:“臣等恭迎陛下进城!”

    长途跋涉,战马之上的朱由检显得有些风尘仆仆,但他仍旧保持着一贯的威严模样,睥睨天下的气场,让济南一众官员,不敢抬头直视。

    朱由检翻身下马,气宇轩昂地走上前去,一众大臣紧跟在他的身后。

    走到近前,朱由检无视其他济南官员,直接问唐通道:“朕让你办的事,怎么样了?”

    “启禀陛下,都办妥了,武定和济南驻军三千,已全部收入麾下。”

    唐通说着,一甩手,将麻布袋子里的东西倒了出来,两颗血淋淋的人头赫然滚落在地。

    他又掏出两枚腰牌,双手奉上。

    朱由检接过腰牌,定睛一看,精致的腰牌上,一个刻有“济南知府”,另一个则刻有“武定知州”。

    他沉沉地点了点头,系统的声音随之在脑海中响起。

    【叮!斩杀济南知府,武定知州,奖励粮草三万石!】

    闻言,朱由检神色微变。

    怎么又是粮草。

    也罢,现在军队里多了魏武卒和关宁铁骑,还收编了三千兵马,加之天津的残兵,接近两万人,粮食消耗便更快了。

    乐陵的十万石存粮,朱由检也没动,得留着救百姓。

    系统奖励的三万石粮草,正好能补充一下,不至于到最后得挨饿。

    “起来吧。”朱由检正色道。

    众人站起身,朱由检旋即又问道:“山东巡抚何在?”

    话音一落,人群之中,一名五十多岁模样的官员,心头顿时猛然一震。

    此人头戴乌纱帽,身穿大红官袍,袍上绣有锦鸡,一看便知是二品大臣。

    他战战兢兢地走出行列,躬身作揖道:“陛下,臣王公壁,在此!”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