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赘郎 > 第341章 吏选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粮食不管什么时候都是社会的必需品,只要是有人类或者有动物的存在,那么粮食永远在战略物资之中排序是第一位的,冯宁知道这个道理,同样人家韩荣也是知道这个道理,古往今来多少的王朝兴衰都是出在粮食的问题上面?

    但是这个问题单单是着急是没什么用处的,官员、监管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叠加起来才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面对着复杂的情况,显然或多或少的韩荣也是有些妥协了,因为和其他的事情比较起来,这件事情越发变得刻不容缓了起来。

    不过韩荣的妥协也是有限度的,官员的正式任命需要朝廷的公文,临时的官员自然不算是朝廷的正式编制,自然也是不需要朝廷的公文缺人,文朝之前也是有过这样的例子,只不过最后那些被任命的‘临时工’都让他们滚蛋了。

    而如今韩荣答应的也是如此,危机之下规矩不是不能破,但是很显然秩序归于平静之后朝廷的规矩还是要恢复的,不然韩荣是一万个不答应,这自然是有种过河拆桥的行为了,坏名声韩荣自然不想落下,只有说冯宁?这个名声人家更加的不愿意承担。

    之所以自己一力推动这件事情多少其实还是和改革有些关联,或许文朝建国的时候上升的渠道还是很畅通,科举制度也是公平合理,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随着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随着南北方教育的拉大,科举制也是慢慢的变成有了一边倒的趋势。

    至于说科举制选择出来的官员,虽然文朝需要新科进士基层历练,但是仁宗之后这些所谓的历练便成为了一种走过场的形式,得到皇帝重视的官员或许半年的时间就能返回来,至于说超过两年没有回京城的官员,这辈子注定也是回不了京城了。

    这个官场上面的潜规则一旦形成也是形成了官场的固化,虽然进入官场就是进入到了士大夫的阶层,但是士大夫也并不全是平等的,相反的也是分为三六九等,底层的士大夫如果一眼看到了命运劲头的话,那么这些人要不然躺平,要不然就是及时的用自己手中的权利进行腐化。

    真实的官场其实就是这个样子的,至于说比较当官的还不如的小吏,素质更加的不行,并不是说小吏里边没有人才,相反的人才也是不少,但是这些人的前途已经被朝廷的制度锁死了,没有任何的突破口,哪里能让他们有前进的动力呢?

    现在冯宁要做的事情就是借着瘟疫给全天下的小吏一个突破口,一个能看到希望的机会,试想一个从来不奢求官身的小吏一跃之间因为自己的努力而成为了官员,起码在很长的时间之内对于朝廷将会是十分的感恩,尽心竭力的为了朝廷做事情。

    韩荣的妥协根本算不上是什么妥协,相反的这还是一种过河拆桥的行为,短时间之内或许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规模大了,时间长了那么对于朝廷的影响也会巨大,冯宁相信凭借着韩荣的智慧肯定能看出来这里边的弊端,只不过就是在看人家韩荣愿不愿意做罢了。

    皇榜?看到了皇榜之后显然那韩荣的脸色已经变得有些发白,他没有想到冯宁竟然敢拿出来皇榜做这件事情,皇榜一出那相当于是皇帝的圣旨了,至于说这些提拔上去的小吏也因为皇帝的格外开恩成为了朝廷正式的官员,任免也需要经过的手续才行了。

    说起来皇榜还是官家在自己出京城的时候给自己的东西,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冯宁也是没有意识到这玩意有多么的重要性,直到现在仔细观察过之后才发觉皇榜上面竟然印着皇帝的私印,皇帝的私印,虽说这玩意并不能当成是大印用,但是这也是代表着皇帝的圣旨。

    汴京的李?醋匀皇遣恢?婪肽?烤拱炎约旱幕拾窀墒裁从昧耍?还??醋匀灰膊换嵯氲饺思曳肽?矣茫?暇乖诶?吹挠∠笾?蟹肽?Φ笔且桓隼鲜等耍??降睦鲜等司褪鞘乇痉值娜耍?热皇鞘乇痉值娜四敲醋萑皇歉?杷?阋诵惺碌娜ɡ?话憷此狄彩遣桓彝??

    韩荣有些无话可说了,人家先斩后奏根本就没有给自己说话的权利,况且就算是自己说话现如今还能有人相信自己吗?这个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只能自己把自己关在房间之内,全当是生人家冯宁的闷气吧。

    皇榜引发的效应并没有如同韩荣想象之中的那么大,甚至有些过于的平静了,韩荣想象之中的那种读书人闹事的场景几乎是没有出现,不过倒也是能理解,毕竟如今人的生命都不值得一提了,更加不用说什么功名利禄的事情了,小吏就小吏吧,随它去吧。

    接受了皇榜重任的那些小吏们也是没有丝毫的开心,别看这些吏官平日之中混的还是不错,但是这个前提都是上官对于自己的信任外加上手上面有一点小小的权利,但是终究这些人却还是社会的下层人士,而成为当官的一跃就成为了人上人,如此身份巨大的转变还是让人有些一时之间无法接受。

    读书人没有大规模的闹事,之前的那些小吏们也是没有谢恩,一时之间余杭的气氛变得有些尴尬了起来,似乎对于如今的变故人们都不能完全的适应一般,这个过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结束。

    这样的局面自然冯宁是不允许持续下去的,说到底现在并不是人们发愣或者沉默的时候,显然就是应当有人挺身而出才对,皇榜发布的第二天冯宁就认命了一系列的官员,这群官员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吏选官。

    吏选官的出现可以说开辟了文朝的一条别样的途径,走这一步棋只能说情况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得不走了,如果还有别的办法或许冯宁也不会如此的激进了,毕竟激进的改革最终很有可能会反噬自己。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