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赘郎 > 第342章 秀才闹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黄疏之前是余杭知府下面的一个负责刑名的小吏,虽然手里边有一点点的权利,小日子过的也还算勉强的不错,原本黄疏对于这样的日子也是比较的满足了,本想着自己一辈子也就这样过去了,虽然自己也算是读书人,但是读书也是没有读出来什么名头,功名这本子恐怕没希望。

    没有功名那么就是没有做官的机会,黄疏根本就不指望自己有一天能当官,原本不错的日子结果来了一场瘟疫,这次瘟疫是恐怖的,一开始还算积极的知府老爷谁知道最后也是丧命在了瘟疫之下,自己也是感染了瘟疫,若非自己的身体平素还算是比较不错,恐怕乱坟岗也有自己了。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相反就是一个现实,回想那段时间或者或许还没有死了痛快,起码死了还是一了百了,什么忧愁都是没有了,但是自己或者呢?活着还需要面对这种种问题,食物,物资之类的问题接连困扰这自己,若非钦差大人及时赶到的话那么恐怕自己真的交待了。

    回想自己便是迎接钦差大人的人,而且自己在钦差大人的面前似乎还有一种压迫的感觉,对这样的感觉十分的明显,虽然钦差大人年轻,但是余杭的大大小小的人没有一个人敢于轻视人家,想象江南的巡抚这种自己眼中已经上天的官员还不是被人家说办就给办了?自己这样的末品小吏根本就是入不了人家冯宁的法眼,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被人家直接的砍头了。

    这是自己第一次对于冯宁到来的印象,之后冯宁留给自己的印象相对而言就是要好多了,冯宁并不想自己想象之中的那么严厉,相反的冯宁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温和,对待自己的态度也不似之前朝廷官员那种趾高气昂的态度,谦谦有礼的态度给人一种良好的感觉。

    余杭因为瘟疫的出现造成了大量官员的缺失,但是黄疏从来都没有想过有一天这样的事情会落在自己的头上,毕竟吏选管这样的事情太过于的渺茫了,不应该说是渺茫,应该说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但是皇榜的出现让黄疏一度以为自己眼睛看错了。

    吏选管,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结果皇榜上面的内容确确实实是如此,而且还是有皇帝的印章,虽然这不是朝廷的玉玺大印,但是这也是皇帝的私印,皇帝的私印代表着的意义是什么?虽然这个是皇帝绕过中书省下达的皇榜,但是却依然具有法律的效力。

    认清了现实之后黄疏的内心之中是高兴的,但是很显然人家黄疏并没有表示出来任何高兴的语气,毕竟自己也是曾经在官府之中待过,也是知道那群读书人究竟是如何的看待自己的这些小吏的,这个时候自己如果有一丝一毫得意的话那么很显然对方的炮火都会集中在自己的身上。

    冯宁人家是钦差大人,读书人虽然能够受到朝廷的优待,但是这群人毕竟从身份上面来说只不过是布衣而已,这群人毕竟没有功名在身,别看这些人平日之中对于朝廷来说是最嚣张的,但是其实见到朝廷命官还是怕的要死,毕竟人家一个县令都能让自己一辈子无法考试。

    自然人家这群读书人的怒火决然的不会发泄到冯宁这样钦差大人的身上的,既然不敢发泄到钦差大臣身上,那么这件事情对谁最有好处呢?很显然不就是自己这群之前默默无闻的小吏了吗?如果自己这个时候跳出来的话那么就是货真价实的找死了。

    所以说黄疏第一时间观察的是对方的反应是什么,只不过本以为这群读书人的反应最起码应当是哭天喊地的吧?毕竟这件事情威胁到了人家最根本的利益,只不过这些事情几乎都是没有发生,或许唯一发生的也就是寥寥几个读书人的抗议罢了,只不过这抗议的人都不多。

    读书人的反应这些吏选官自然也是看在眼中的,他们没有反应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害怕读书人有什么过激的反应,不过现在看起来那群读书人也不过如此罢了,过激的反应自然是没有什么的,莫非真的是被人家钦差大人的气场给震慑住了吗?

    这样想的话倒也是有几分的因素,只不过这几分的因素也并不完全是,虽然这件事情涉及到了读书人的利益,但是这段时间余杭的治安以及情况读书人也是看在眼中的,有功劳的话不是自己的,但是罪过一定是那些官员的,这个时候自己主动站出来未来追究起来岂不是大罪?

    功名在身的人不是傻子,读书人更加的不是傻子,明显的在人家读书人的眼中看起来这就是一个顶缸的行为,要不然说人必须要读书呢?这样的行为傻子都是能看出来,但是那些小吏们就是看不出来,怪不得一辈子都是下贱的人,读书人甚至有些鸣鸣得意的认为看破了冯宁的阴谋。

    当黄疏真的穿上这一身官服,坐在了官椅上面的时候突然间感觉这个世界竟然是如此的不真实,不敢想象的事情竟然发生在了自己的眼前,当然正所谓是吃水不忘挖井人,黄疏知道之所以自己今天有如此的身份还是拜人家冯宁的恩赐。

    黄疏想的东西确实没有读书人那么多,什么斗争之类的事情黄疏看多了也是厌倦了,不管这次是不是一个阴谋,但是自己都需要报答人家冯宁,而现在报答冯宁最好的办法或许就是尽快的让余杭的秩序恢复到一个正常的轨道上面来,如此一来也能让冯宁早一日的回到汴京。

    有这黄疏这样想法的人不是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万这种吏选官其实都是如此的想法,这群人的出身或许不是很高,读书或许也不是那么的多,但是这并不代表这群人没有良心,相反这群人也是一群知恩图报的人,工作效率自然不必多说,之前就是一直处理这些事情。

    三天的时间比较起来不算短,但是效果方面还是立竿见影,很明显余杭的社会不管从治安方面还是从防治瘟疫方面都是得到了极大地提升,这样的变化是肉眼能看见的,百姓们自然从内心之中对于这样趋于向好的变化是肯定的态度,但是如此变化的态度让一群人坐立不安了。

    本来以为这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让这些小吏顶缸的事情,但是短短三天的时间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如果再给这群人一些时间的话那么发展到之后事情能变成什么样子可就是不得而知了,之前读书人之所为大着胆子不怕就这件事情,甚至还是又看笑话的心态还不是从内心深处认为这群不熟读圣贤书的人办不成这件事情?

    不过有些时候现实就是如此的残酷,现实有的时候也是用来打脸的,读书人眼中办不成事情的小吏如今办成了他们自认为都不好办的事情,这让读书人的脸往哪里放?这个时候就必须的站出来了,如果不站出来一定让朝廷开了这个先例的话那么未来将会是一片荆棘。

    如果朝廷尝到了吏选官的甜头的话那么未来科举的渠道不就是变得狭窄了吗?纵然是现在科举已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一旦吏选官这件事情成为朝廷既成事实,那么就不是过独木桥了,科举的难度就相当于舢板横渡太平洋了,读书人哪里能忍的下来这口气呢?

    在这消息灵通的人也是打听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朝廷的右都御史韩荣并不支持这件事情,甚至还和朝廷的钦差冯宁有过言语的冲突,本身韩荣的清明在民间就是有口皆碑,当然这个民间指的也是读书人的中间,如今在听说韩荣和冯宁有冲突,自然让读书人嗅到了一丝气味。

    不乏有些头脑精明的人把主意达到了韩荣的头上面,一方面读书人上书冯宁,希望冯宁能够认真地考虑吏选官对于朝廷的危害,另一方面也是冲着韩荣上书痛哭,说是这件事情一旦形成的话那么就是国将不国的征兆出现了,况且甚至市井出现了冯宁强行的软禁韩荣的流言。

    听到这个流言的韩荣虽然出面佐证了自己人身并没有被人家控制,但是纵然是证明了那么也是无济于事,民间的流言依然还是传播的很广泛,甚至还是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势,到这个时候就算是傻子也是能看出来了这背后定然有人推波助澜。

    再说韩荣,事态发展到如此的地步,韩荣内心之中多少也是有些挂不住了,虽然韩荣对于吏选官这件事情也是秉持着反对的意见,但是韩荣内心深处确确实实是为了国家着想的,自己和冯宁之间并没有什么恩怨纠葛,毕竟韩荣也是看到了冯宁身上宝贵的地方,也不想因为这件事情和人家冯宁彻底的把关系搞僵。

    但是流言的可怕就是在于他的不受控制性,韩荣心怀坦荡,但是韩荣不能说其他的人也是心怀无私,内心深处一心想的就是国家,想的就是江山社稷,流言蜚语对于社会的危害是相当巨大的,一个良好的社会都有可能被流言蜚语弄的分崩离析,更不用说余杭如今的情况。

    上门寻找了冯宁一趟,显然人家想要和冯宁解释清楚这件事情,只不过让韩荣意想不到的是冯宁竟然对于自己闭门不见,却说人家冯宁为什么有如此的态度,莫不是冯宁相信了外面那些流传的鬼话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自己无论解释什么都是白解释了。

    虽说自己对于冯宁也是自认为有些了解,故而韩荣内心之中相信冯宁不是那种心胸狭隘的人,但是如今对方闭门不见自己是什么意思?韩荣虽然话说再三,但是都没有敲开冯宁的房门,既然人家分宁不愿意见自己,那么自己也就没有必要在这里吃人家的闭门羹了。

    只不过人家韩荣并没有走出三步远,却被身后面的人给叫住了,叫住韩荣的人是李二牛,只见到李二牛的手中拿着一份书信,说是冯宁亲自写给人家韩荣的,还再三的交代韩荣必须在回到房间之内打开,其他任何时候都不能看新上的内容。

    这倒是勾起了人家韩荣的好奇心,自然回到了房间之内韩荣是第一时间的打开了书信,查看上面的内容,却发觉信封之内就只有一张白纸,其他的任何东西都是没有,至于说白纸上面也是没有任何书写的痕迹,这冯宁究竟是什么的一个意思呢?

    韩荣这边被人家读书人烦扰,冯宁那边闭门谢客,比起来这两位的处境来说人间晋王的处境简直是赛过天仙一般,虽然说人家晋王也是朝廷的钦差,但是很显然人家晋王的目标就是看望病重的杭州王,到了余杭之后自然人家就是进入到了杭州王的王府之内,自此不在出来。

    说起来杭州王的运气还算是不错,虽然也是生病了,而且还是重病,但是也是因为这一场疾病并没有让人家杭州王感染到瘟疫,甚至非但是杭州王没有感染瘟疫,就算是身边的人也是无一人感染,这还是在最厉害的余杭,能做到这样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

    晋王来到了王府之后本以为应当病情很严重的杭州王竟然能直接的健步如飞的出来迎接自己,这是让人家晋王没有想到的事情,其实不得不说还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消息比较落后,其实在晋王一行人出发的时候人家杭州王的病情就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在经过了一路之上的时间,自然到了人家余杭之后杭州王的病情基本上已经算是康复了,虽然是重病,但是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感冒都是能死人的,杭州王不过是流行性的重感冒而已,只不过因为王府内主事的太太和其他的世子慌张,故而才想朝廷禀告了比较严重的病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