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梦撩九州 > 第14章 请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乃道家环渊,敢问小友,“为何小友觉得晋国首先针对的是齐国,而非赵国。”

    “原因多矣。”

    “首先,我齐王有一统天下之心,绝对不会屈服于晋国的兵甲之下。而赵国不然,赵王胸无大志,仅想苟安称王于一地,并无逐鹿天下之雄心。”

    “第二,齐王弱小,对赵国的依赖远远大于赵国对齐国的依靠。因此,齐国绝对不会和晋国联手灭赵,反而晋国攻打赵国时,齐王必会出兵袭扰赵国后方。反而,只需对赵国许以利益,赵国有极大可能会隔岸观火,甚至是乘机而动,贪图更大的利益。”

    “其三,齐国齐聚天下英俊,发展变革之宿,远非其他二国能及。若给予齐国五年,则可比肩赵国,十五年,则可与晋国有一战之力,二十年,则可以一敌二!晋国压力大矣。”

    “其四,赵国势力错综繁杂,并无齐国这般团结,同晋国一般,亦有内乱之因。反而若是晋国来攻,则会促使赵国势力成为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变得团结起来。”

    “其五,赵国国土面积大,战略纵深十分可怕,一旦晋国不能快速取胜,则会陷入战争泥沼。”

    “其六,晋国如今的国力并不足以支撑与赵国作战的时候,同时防备齐国,甚至于双线作战。”

    环渊听玄皋一番分析,如醍醐灌顶,敬佩道:“敢问先生名讳?归属何派?听先生一席话,胜读百千书。”

    “先生不敢当,无门无派。小子姓玄,名皋。”

    其他稷下学宫的名士听玄皋一番分析,也挑不出什么毛病,甚至是加以延伸,想出更多晋国攻打齐国的理由。

    孙启说到:“齐国纵大肆招兵,举全国之力一战,亦非晋国对手。况且三国建国时间尚短,民心并未完全归附,则战必败。”

    刘棠深觉玄皋乃年少天才,问道:“那以玄先生之见,我齐国该如何应对?”

    玄皋继续分析道:“方才谭先生所言深合我意,我齐国应避战,再不济拖延战争的时间。晋国越着急攻打齐国,说明其内部矛盾愈发突显,则距其内乱横生就越近了。”

    “假使晋国明年、甚至于今年来攻,我齐国仓皇之下,该如何应对?”

    玄皋终于将刘棠引入自己的圈套,说到:“赵国是齐国绝对不能够丢失的盟友,一旦晋国袖手旁观,则大事休矣。因此,必需要逼着赵国订立盟约。”

    刘棠愈发好奇,以至于失了丞相姿仪,急切问道:“如何逼迫?”

    “使赵国知道,晋伐齐,则齐将尽全力攻赵!”玄皋坚定道。

    刘棠悚然,问道:“那么一旦赵国联手晋国,则我齐国岂非自取灭亡!”

    “大行不顾细谨,我齐国一旦全力攻赵,可使赵国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打残赵国,则晋国必会撕毁协议,一鼓作气,拿下赵国,则天下大定!”

    “当然,只需使赵国知晓这个道理即可。若是赵国并不统一订立盟约,则齐国无论如何皆是消亡,倒不如拉一个垫背,也算是为天下苍生减少几年战乱。”

    “不过,我可以肯定只要齐国做出鱼死网破的态势,赵国必会同意。”

    稷下学宫众修士听到玄皋的狠辣之言,只觉得脊背发凉,背后如有一头猛虎正在窥伺。

    不过,有明鉴眼光之人倒是可以肯定,玄皋的谋策到目前为止已经是此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了,并且具有可行性。

    “具体操作计划呢。”

    “荆州北界与徐州北界与晋国交界之地,坚壁清野,将百姓迁入扬州,放弃土地,仅仅固守关隘城池,只需用足量的兵力牵制住晋国大军,没必要死守,只需延缓其进攻脚步即可。”

    “此外,保证齐国北境的军队,以及扬州新征军队,随时可以转移至齐国西境,对赵国形成压力。”

    “当然,这样劳民伤财,风险与成功并存,败则齐国消亡,成则赢得发展时间,为齐国最终逐鹿天下奠定基础。只看齐王殿下如何选择了。”

    刘棠颔首,只是玄皋的策略还需征求齐王意见,只能不露声色地说到:“玄先生年少有为,此番推论有理有据,震惊全场,也算是为我齐国敲响警钟。”

    荀夫子说到:“玄先生胸中韬略谋划,足可为自立一派。我宣布,自今日起,玄先生为稷下学宫之稷下先生,可开设讲堂,为众人师。”

    刘棠得此一人一略,今日不虚此行,当即说道:“还有先生有问题或言策吗?有则请将,无则结束。”

    众人见状,知道今日风头尽为谭正、玄皋所得,但他们心悦诚服,收获甚丰,再无言策进献。

    ……

    论辩结束后,稷下学宫祭酒荀夫子亲自做东,于王城名楼贤君楼宴请谭正、玄皋,为其庆功。

    贤君楼,是稷下学宫学士最为喜爱的酒楼,没有之一。其中多设雅间,使稷下学士及其他雅士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又可商议要事。

    玄皋辈分、年纪最低,亲自为二人满上酒。

    荀夫子喝过一口酒后,说到:“小正博学甚广,此次论辩相当出彩,应该会得到齐相乃至齐景王赏识,二十年所习终将要派上用场了。”

    “至于玄皋小子,你的计谋太过毒辣走险,若一旦有失,恐将为自己招致灾难。”

    “齐王此次下令额外开启此次论辩,我观题目及齐相神色,猜测玄皋小子的问题恐怕与之所求八九不离十。”

    “齐国恐怕危在旦夕,此时正于风雨之中飘零,随时可能倾覆。一旦齐王采取你的建议,再有就是一旦你的计划顺利实施了,你必可扶摇而上,直面齐王,齐王亦要称你一句先生。”

    玄皋瞠目结舌,对荀夫子刮目相看,心中想到:“谁言儒家只会做一些不切实际的梦?”

    “小子莫要小看于儒家,其中很多大贤的眼光不比我差,走霸儒之道的儒生,可不仅仅只有谭正一人,只是不喜九州内部纷争,不曾出世罢了。”

    “不过你也不用过于自谦,你的才能已可位居九州最顶尖之列。九州之中,少有人能与你并列,能出你右者,不过五指之数。”

    玄皋震惊的说不出话,及时警醒,尊重想到:“竟是自己在父亲的教育熏陶之下,小觑天下群雄了。”

    若非荀夫子及时提醒,玄皋觉得自己未来必定会在这方面栽个大跟头,为今日的自付买单。

    而时间拖得越久,这个代价就越大。

    “还有就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今日之辩必将广传九州。若是晋、赵当真在短期之内对齐国有想法,那么你就要小心了。”

    “不过,你倒是不用害怕,若是如此,齐国亦将派人保护你。”

    玄皋听罢,连忙行李,并再次给荀夫子满上,说到:“多谢荀老夫子提醒,小子必铭记在心。”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