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六百二十一章 奔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得了豪格的将令,鳌拜带着一支兵马退出了剑门关外。60;62;  虽说剑门关和葭萌关之间的直线距离并不长,只有二十公里左右的路程,但中间隔着的是如同城墙一般严实的丹霞地貌,要想直线走过去就只能坐直升机,或者像某个绿帽子那样徒手攀岩。60;62;  要想从剑门关到葭萌关,从大路走得有四十公里的路程——但是,这正是骑兵的拿手好戏。60;62;  虽然长途行军骑兵并不比步兵快,有时候还会比步兵慢,但是短途奔袭正是骑兵的长项。鳌拜带着一万余骑兵,数万匹马浩浩荡荡地从军中开出,沿着山道一路小跑,随身携带几天的干粮,带好自己的个人物资,径直前往奔袭葭萌关。60;62;  这些骑兵里头有满洲马队,有蒙古马队,有汉军马队,也有绿营马队。他们打着各色旗号在山谷间的道路上一路飞驰,以远超过步兵队伍的速度杀向了葭萌关。反正他们并不打算骑马作战,因此也就没必要顾惜马力来冲锋,只要跑不死就往死里跑。60;62;  骑兵驱使着战马以极为有节奏的步伐一路小跑着,人喊马嘶震得两旁山谷崩落不少燧石,砸在铁盔上叮当作响。60;62;  然而鳌拜在跑路,李定国也在跑。虽然西军的马并不多,但他们却带了一样撒手锏——朱由检友情赞助的九头鸟。九头鸟非常轻便,甚至都不用像骑炮那样展开炮架拖在马后面,只要把炮架和炮身分开来背在两匹马的背上就行。60;62;  没有炮车在后方碍事,马就可以在崎岖的山道上小跑,用不着担心身后的车翻下山去,或者车轮碰到碎石被撞得飞起来。60;62;  两边都在往葭萌关疾驰,但鳌拜的马队要先到一步。等李定国到时,关城下已经杀声震天。60;62;  几门破旧的铁炮无力地开着火,连弹药都是石头炮弹。炮身上赫然刻着“洪武”年的字样,竟然是建国之初铸造的碗口炮。比起战场,这东西更适合待在博物馆里。60;62;  而关城的下方,从马上跃下的八旗军正朝着关城逼近。60;62;  虽然是古董炮,但炮毕竟是炮,一炮下去也能打死三五个人。但这些碗口炮刚开了几次,便无人再敢上前操作——之间离城头几百尺的地方,一大群八旗兵扛着快有一丈长的大抬枪瞄准了城头。一个八旗兵在前面半蹲着当枪架,另一个人在后方操作着枪机,身旁另有一人拿着通膛杆负责装弹。三人一组,赫然就是一个小口径野战炮。只是对于前面扛着枪口的八旗兵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煎熬。60;62;  明末的时候火器界刮起了一阵歪风,一开始满朝文武还对火器不屑一顾,可随着战局的日趋紧张,火器制造一夜之间就在士林中流行了起来,不管懂行不懂行大家都喜欢在火器上参一脚。各种乱七八糟的窜天猴大地红自不用说,最要命的是在这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歪理邪说——大家都觉得枪管子越长,枪就打得越准,打得越远。60;62;  这其实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火药在枪管子里面本来就不是一炸了事,高温烟气会在枪膛里面急剧膨胀,把弹丸发射出去,而这个膨胀的过程就需要枪管作为依托,在枪管里面进行。所以理论上枪管越长,弹丸在枪管里面加速的时间就越长,火药的威力也就发挥得越充分。60;62;  大明朝的业余“工程师”们很容易地就发现了这一点,然后就开始尝试着延长枪管,乃至炮管。秉着“大就是好,长就是准”的八字真言,无数“神器”应运而生,这就包括了诞生了现在八旗用的同款抬枪,以及大明工程学的奇迹——内径十厘米,竖起来有将近两层楼高的定辽大将军炮。60;62;  这种东西已经远远长过弹丸出膛的最佳距离了,多出来的部分反倒用摩擦力降低弹丸的性能。然而那个年头并没有办法用详实的数据、大量的试验和科学的计算来确定火器的枪管有多长才是最好,所以就只能怎么长怎么来。60;62;  八旗这款两米多长将近三米的大抬枪其实并不怎么合理,但其性能总归要比普通鸟铳要强得多,绝对对得起用三个人的炮组来操作它所耗费的人力。60;62;  几十条大抬枪从马背上卸下来便由炮组抬着逼近城下,其射程完全可以和常用的野战炮比肩。虽然威力要小得多,但也轻便得多。城头上那些老古董级的碗口炮严格来说其实是古典的射石炮,自然不可能可这种“新锐”火器匹敌。60;62;  那些碗口炮一开火,立时便招致十几杆抬枪的招呼。虽然在这么远的距离上抬枪的命中率堪忧,但架不住多啊。鸡蛋大小的枪弹密密麻麻如雨点般砸过来,砸得关楼上瓦片乱飞,碎石崩裂,守军身后的柱子被打得如同马蜂窝似的,嵌进去一发发的大铅子。60;62;  借着抬枪的掩护,身披重甲的八旗兵开始徒步城墙下冲锋。他们手持弓箭逼近城下,略作集结便开始向城头攒射,打得守军压根就不敢露头,只敢把鸟铳的枪口伸出城垛外胡乱开枪还击。60;62;  八旗兵渐渐逼近了关城之下。由于城楼并不高,鳌拜连梯子都没打算临时造一个。扛着从附近山里就地砍下的竹竿,两个身披重甲的八旗兵一人抬着一头,前面那人一脚蹬上了城墙壁,后面几人合力接着竹竿把他往上推。顷刻之间,一个关东大汉就跃上了城头,这些张献忠手下的流寇也第一次见到了建州女真的老家底——重步兵。60;62;  那八旗重步兵从竹竿上跃下,拔出了腰间的佩刀,朝着近身的一个小兵一刀捅过去,搠穿胸口,又是一脚蹬上去便抽出了刀子。鲜血立时便喷涌出来,溅在刀刃上,泼在了那八旗兵的脸上。那八旗兵顺势用舌头舔了一下,面带淫笑望着其余的几个人。60;62;  西军的士兵被吓得瑟瑟发抖,抱着盾牌连连后退,怕得如同老鼠见了猫。60;62;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