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六百八十七章 翰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群由哲学家、诗人、文学家、大儒组成的内阁班子堪称全明星豪华阵容,他们中的哪一个拎到外面都是响当当的名士。若是朱由检不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也都将以死殉国。不过既然时局大变,他们也就不用以书生之身起兵报国了,而是可以用他们的思想和头脑组成新一代朝廷的决策机构。60;62;  不过虽然他们都是名士,但都不是政客——否则也不会叫名士了,毕竟名士在仕途上通常都不怎么顺利。直接把他们都提上去显然不太合适,这些“参谋”暂时是以翰林的身份在办事。60;62;  所以这套参谋班子需要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来领导。能喝茶的东西里面没什么比直筒子香炉更有禅意了,能当“首相”的人里头也没谁比孔运贞孔老爷更有威望。60;62;  第一,他是南孔家的当主,朝廷世袭的五经博士——南孔的名声要比北孔好得多,毕竟他们大节无亏,要不然大明也不会补偿他们一个世袭五经博士。孔家在名义上本身就是文官之长,由孔阁老来当这个名正言顺的首揆,那是再合适不过了。60;62;  第二,他是往届的内阁首辅,主持这届内阁算是重操旧业,门清。60;62;  第三,他人缘好。孔阁老是个十足的老好人,别说东林党复社,就算马士英等一干人都受过他的关照。尤其是钱谦益,那简直是救命大恩。由他来主政,就算是钱谦益也不敢顶撞他。60;62;  不过孔阁老其实也用不着干什么活。60;62;  朱由检走进了这“参谋部”的门,便望见孔阁老端坐正堂,手边摆着瓜子热茶,披着毯子闭目养神。大堂的正中间摆了个冰箱,每几个人的身后也都拜了一个,这待遇比朱聿键还好,后者根本就不舍得用冰箱。60;62;  外头送来的奏折堆积如山,全都堆在墙角,由这些翰林们来处理。虽然他们先前并没有干过这些事,但有孔阁老负责把关,倒也能规规矩矩地把事情办妥。60;62;  若是小事,翰林们自己议一议后交由孔阁老过目便可。若是有事无法决断,他们便把东西呈到孔阁老的面前让他来在几个方案里头挑一个把稳的。大事并不会在这里讨论,每天奏上来的大事也就只有那么几件,主要是封建大吏的更替以及各地灾民的动向和前线战况。这些折子会单独挑出来送到朱聿键那里,然后朱由检会和孔阁老去他那里摆开桌子议事——孔阁老简直是救命稻草啊,要没得孔阁老来运行这个政府,维持和东林党的表面和平,这班子压根就搭不起来。60;62;  若是真让朱由检和朱聿键来批这些折子,他们光是看到各地呈报上来的数据就两眼一抹黑,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对于各地官僚的人选他们更是一无所知,他们连各省的巡抚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哪会知道该换谁。60;62;  这还正巧了,孔阁老以前不但当过礼部侍郎,还当过吏部侍郎,还亲自编撰了《皇明诏制》《制诰全书》这种会典性质的政书,对朝廷的运作机理一清二楚。《光宗实录》和《熹宗实录》这种国朝史书都出自他手,他甚至还编过《御敌城守应援数策》,连兵家之事他都能侃侃而谈。60;62;  朱由检还准备让国子监扩招以后去修黄册来培养下一批官僚——巧了,孔阁老以前还当过国子监祭酒,对如何当校长这件事也是信手拈来。60;62;  这,就是理想状态下的儒家官僚的样子,和那些腐儒完全是云泥之别,孔阁老算是真真正正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世致用之儒。60;62;  按照大明的习惯,越厉害的人名号就越长,孔阁老早年全称便是——赐进士及第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总裁国史玉牒同知制诰起居经筵日讲通家侍生,一共四十六个字,比秦太保多一个字。当然了,为了避免出现:“她是个太保我也是个太保”的情况,孔阁老已经晋升成太师了,不和秦太保撞名。60;62;  也为了贯彻“名字越长越厉害”这个原则,朱由检打算在下一次给自己升官的时候把自己的头衔写成五十个字的,争取让这一届政府的名单登报的时候能把头版给占满。60;62;  “制台好。”朱由检一进门,诸位翰林便对他点头致意,朱由检一路答礼,走到了孔阁老的面前。60;62;  “阁老还没下班?”60;62;  “快了,每个人的桌上还剩一小叠,处理完就下班。哦对了,那边墙角有两堆,一尺高的那一堆是请安折子,回头还得让陛下来签。旁边那两本是重要事项,咱们明天中午来议吧。”60;62;  “请安的折子怎么越来越多了?”60;62;  “不知朝廷安在哉,他们肯定得请安,这样心里好有个底。”60;62;  “也对...孔阁老,东林党那边今天情况如何啊?”60;62;  “还是一样,上奏要陛下亲贤臣远小人——他们倒是还没敢指名道姓,不过我看着架势倒是和早年针对武宗皇帝的时候有点像,那时候的折子也都是权武庙老爷赶紧回宫,赶紧远离‘奸佞’云云。”60;62;  “他们暂时还不敢动...不过我们得一直提防着点。任重而道远啊,咱们的远期目标是让奏折一律行内阁的蓝批,除了请安之类的折子以外把朱批都给停了,让内阁把朝政给全盘担起来,这样皇帝才能腾出手来维系邦交、稳固民心。话说,制台你打算用什么颜色的批文?”60;62;  “我打算用黄的,但是黄纸上看不清黄色啊。”60;62;  “那用绿的?”60;62;  “那弄得跟青词似的,虽然青词是绿纸吧...唉,总不能用紫色吧。”60;62;  “紫色好啊,‘金殿当头紫阁重’,紫色也有贵气嘛,给军队用正好。”60;62;  “唉,等把内阁整肃一遍再想吧。九十月我就要北伐了,北伐之前我们得把自家的问题全都给捋一遍,省得那些跳梁小丑趁大军不在的时候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