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八百一十二章 灯笼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师父,怎么办?这东西是文物啊!孔家要是知道了那可怎么得了?”60;62;  “孔家要是把这玩意当宝贝他们会把这东西扔进鸟粪堆里头?依我看...这怕是孔家的老规矩。”60;62;  “啊?”60;62;  “他们能把程咬金造反的檄文扔进去,就能把别檄文统统给一股脑扔进去。依我看,这里头怕不是还有李自成的反书。”60;62;  “师父,还挖啊?”60;62;  “不然呢?”60;62;  “再挖下去我们就算挖出个杂货铺子,也不一定能挖到李自成的反书啊。到时候我们怎么收拾呦?明天早上孔府跑过来一看,发现东西被我们掏了一地,还不得跟我们翻脸?”60;62;  “小子,作为锦衣卫你要有锦衣卫的觉悟。任务完不成怎么办?”60;62;  “怎么办?”60;62;  “任务完不成创造条件也要完成!别废话了,铲子提起来,今天我们熬个通宵!”60;62;  邵纲正要提起铲子继续回去挖,余光突然撇到门口有光亮————60;62;  崔狗蛋提着灯笼在孔府里头巡逻。秋天干燥,天空中没有几朵云,月光格外地亮。60;62;  崔狗蛋把灯笼扛在背后,并没有费劲地把灯打在前头。光借着月光,他就已经能看到路了。60;62;  他的衣着比外头的那些逮虾户、水户们要体面地多。虽然他也是孔府的佃户,但佃户和佃户之间区别可就大了。60;62;  作为盘踞在曲阜不知多少年的万年龟,孔府的内部的管理极为有条理,俨然是个小朝廷。60;62;  仿照朝廷六部,孔府下设了典籍、司乐、百户、管勾、知印、掌书六个厅。典籍和户部类似,专门管理孔府的佃户——这些佃户虽然在孔府名下,但并不算家奴,所以还是要算进黄册里头。这个典籍厅的职能便是负责管理这些佃户们的户籍,另外还要督办祭祀时的典章。60;62;  司乐厅的职能类似礼部,是专门为孔府大小祭祀活动而设立的。60;62;  剩下的四个里头,百户厅负责实际统管佃户和奴仆们办事;管勾专门管账,也负责收帐,另还有一只员额庞大的征粮队负责前往全省各地征收粮草。到了民国,这支征粮队直接武装成了孔府的私兵‘奉卫队’;知印和掌书负责管印信和文书,一个主要负责对内的行政,一个主要负责外的文书应答。60;62;  孔府内的仆役也分三六九等,先前带路的花炮户是太祖皇帝御赐的,历代皇帝也多有赏赐。这样的户数有五百户,他们的名字全都立在各村各户的石碑上,世世代代都要给孔府当差。60;62;  田户和佃户差个单人旁,性质却完全不同。田户是朝廷划拨的,佃户是孔家自己坑来的。由于这些划归孔府的世袭“田户”算是“不可再生资源”,他们在孔府的地位其实比那些名义上“自由”的租田佃户要高不少。60;62;  孔家给这些田户分配了十几亩到几十亩不等的自留地,这些自留地不需要交田税,孔府对他们只征一笔代朝廷收的人头税。60;62;  这些田户在孔府算得上是技术人员,包括花炮户、屠宰户、祭牲户之类。他们的手艺世代相传,只要出人来孔府当差就能使用那些免税的自留地,有时候还能在孔府拿到一笔当差赏钱。60;62;  那花炮户虽然看着受气,但他手下还有“点炮户”和“火药户”这些真正苦命的佃户。60;62;  崔狗蛋就是其中的一批人,他是“灯笼户”。孔府的灯笼开销很大,对形制又有很严格的要求,所以名义上是“灯笼户”,其实他家是个灯笼厂,手下有不少糊纸伐木的佃户。60;62;  作为能在孔家内部行走的高级“田户”,崔狗蛋除了要做灯笼之外还得打灯笼,负责孔府内部的巡逻。60;62;  他在孔府内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和孔家人也都混了个脸熟。按理说他这辈子本该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去,临死前再派个小子来接替他灯笼户的职,也算是世世代代不愁吃穿。60;62;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前朝御赐的田户在本朝就不好使了。拿前朝的剑来斩本朝的人,这不是谋反吗?60;62;  太祖皇帝在各村门口立的石碑早就被孔家铲去,孔家还装模作样地恢复了他们的民籍。表面上看起来,这些花炮户灯笼户似乎是获得了自由,但同时他们也失去了“御赐田户”的地位,和普通的佃户没什么两样。60;62;  “唉...”崔狗蛋打着灯笼在道上巡逻,一边走一边嘟囔道:“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从今年开始,衍圣公老爷也要对家里那十几亩田征税喽。”一想到外头那些佃户过的日子,他就觉得脊背发凉。60;62;  在自家做工的那些佃户过的是什么日子,他可是一清二楚。佃户当差没有回报,家中的田都来不及种,他们还得给孔府糊灯笼。60;62;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种田他们还能找孔府借贷粮米,不帮着灯笼厂做灯笼那怕不是要被绑在厂里头干活干到死。60;62;  “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前些日子做花炮的刘老三都挨了打。不就是给自家娃娃,带了几个炮仗?还打得那么狠。唉,‘旧帘’,我们都成‘旧帘’喽,等哪天鞑子送来‘新燕’当孔家的家奴,我们这些人怕不是要被赶出府里头。”60;62;  花炮户会挨打,简直让他猝不及防,孔家变脸之迅速简直堪比青楼里头迎来送往的姑娘。对上一个还哭哭啼啼梨花带雨,等客人一走眼泪一抹,立马就开始和下一个人说说笑笑,投怀送抱。60;62;  “我的老天...这孔家是待不下去了。前几个月还忙活着迎李自成呢,结果李自成压根就没来,鞑子就是杀过来了。全府上下又开始迎鞑子,好像李自成的大顺朝从来不存在一样,谁敢提一个‘顺’字就往死里打。早先对田户都客客气气地,突然一下就变了脸。”60;62;  想到这里,他突然打了个冷战:“田户日后该不会变成家奴吧?要真按照太祖皇帝的意思来,我们得世代给孔庙当差——我们当差是给孔庙当差,不是给孔家。可孔家要是真个丧心病狂起来,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我们打成家奴,我们是真个没办法了啊!跑都跑不掉啊!全家都在册子上,跑到天涯海角都能给逮回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