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八百三十章 打呆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只一艘不大的运粮船,就可以轻易运送百石粮,够千人吃上月余日子。驾船的船夫也只需要十几个人,路上消耗的也只是几顿饭的钱。60;62;  相比较而言,骡马却是耗粮大户,用骡马运送补给那大半的粮草在路上就得被这些牲口吃掉,送到军营里头的根本没多少。60;62;  淮河之能够成为南北的分界线,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发达而便捷的水运。60;62;  依靠着水运,淮河一线和南京的信息交流和物资交流都极为通畅。不单单是运粮,在调兵遣将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水网直接把这些兵马打包装船,顺着河道想去哪里就去哪里。60;62;  然而靠着淮河也有个问题——这年头,黄河是夺淮入海的。60;62;  这是个非常奇幻的事情。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就是这样一条浩荡大河,到了郑州往下竟然开始左右横跳,在中原大地上四处乱抽抽。60;62;  黄河改道是天灾也是人祸,整个中原大地到处都是黄河故道。最北的时候黄河从天津入海,最南的时候就是现在,黄河夺淮入海,中间差了将近一千公里。60;62;  明明淮河也是四渎之一,河道也好洪泽湖也好,明明都是淮河先来的。可自从南宋那倒霉催的杜充掘开黄河退金兵之后,黄河水就再也没安稳过。60;62;  数百年来,黄河只要泥沙一淤积就会溃坝泛滥,一直到明中期才由潘季驯潘公驯服了这条夺淮入海的黄河,把黄河河道稳定在了开封、商丘、徐州、淮阴一线,经由洪泽湖从淮河的入海口入海。60;62;  然而,数百年的夺淮入海早就给淮河流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埋下了天大的隐患。60;62;  黄得功住在泗州城里,每日里都战战兢兢。60;62;  黄河因为泥沙量过大,在下游已经变成了悬河。而洪泽湖作为黄河的蓄水湖,同样也变成了一个悬湖。60;62;  洪泽湖大堤就在泗州城边上,黄得功出门就能看到。那大堤后面的洪泽湖湖水比泗州城墙还高出一截,每回阴天下雨黄得功都要担心自己会不会一醒来就被水泡上。60;62;  整个江淮也是如此。本来江淮和中原都是人口稠密的乐土,但因为黄河在这片平原上四处奔流,许多好不容易才经营起几亩薄田的农户就因为一场大水而破了产。60;62;  等他们逃荒回来,自家开出来的土地已经荒废了,又得重新开垦,全部资产几乎归零。60;62;  如此反复,再加上战乱不息,中原和江淮的经济水平便江河日下,不复从前那般繁华。60;62;  在日后,黄淮还会不停地决口,不停地爆发水患。每一次大水泛滥,都会让无数百姓倾家荡产,流离失所,沦为难民。60;62;  能幸免遇难的就只有山东,因为泰山横档在黄河泛滥区和山东半岛之间,地势要比别处高不少,所以决口的大水也不会时常泛滥到山东。60;62;  虽然会被水淹,但黄淮一带从来就不缺人耕种。中国地少人多,黄淮一带也是中国少见的大平原,农民们总不能全都种梯田吧?即使是冒着被水淹的风险,他们也还是会回到这边土地上继续耕作。60;62;  不过,也正因为地势低洼,这里才水网密布方便船运。再加上这里又是老朱家的祖坟,黄得功这才选了泗州城当自己的大本营。现在想来,他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60;62;  这日里,黄得功正和往常一样在洪泽湖边钓鱼。60;62;  他闲得很,平日里没什么事需要他处理。淮河一线,按照朱由检的部署应该是处于战略防守阶段。他虽然一直作势要北上,但他也清楚自己的长处在哪。60;62;  黄得功知道自己并不是天才,也没有力挽狂澜的本事。他擅长的有三——忠心,勇猛,识大体。但就凭着这三点,他就是江北督师的不二人选。60;62;  按朱由检部署来,结硬寨打呆仗即可,不需要他做什么决断。黄得功平日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喝茶钓鱼,至于如何结营寨如何打呆仗,那是参军们的事情。60;62;  黄得功手下有八个总兵,连带着南京那边派过来的军官团,这批人在淮河沿线来了个天女散花,十几万人就这么在深沟高垒后头一直待着,一直待到现在。60;62;  期间阿济格来攻过无数次,但都在跨河攻城中损兵折将,无功而返。那些参军和总兵倒是不慌不忙地派人去北岸渗透,时不时半夜在铁筒子里头放鞭炮给他们助助兴,倒也热闹得很。60;62;  “啊~又是平和地一天呐,简直是佛系打仗。”60;62;  微风拂过洪泽湖的水面,黄得功端起茶杯抿了一小口。见面前的鱼竿动了一下,抬起来一看——鱼饵还在,又给放了回去。60;62;  “黄督师!”张煌言在后头喊了一声。60;62;  “呦,张参军,出什么事了?”他回过头问道。60;62;  “阿济格又在调兵,这次他们好像打算从凤阳出兵。”60;62;  “凤阳?我当多大事呢。不急不急,反正打不过来。喝茶吧,坐下来慢慢讲。”他在旁边的小马扎上拍了拍。60;62;  “唉,也对。”张煌言应了一声,坐了过去:“黄督师,好像...去年这个时候,大明都要完蛋了吧?”60;62;  “是啊,去年这时候我在江北备战。这才一年的功夫,我们就能在这悠闲地喝茶。南京那边怎么样了?”60;62;  “南京倒是忙得很。现在六部尚书的职权都挪了出来,孔阁老带着翰林院在主政。主要还是个发债券的事情,国子监的监生们全都调出去实历了,到处发债券。”60;62;  “国子监有那么多人?”60;62;  “国子监有几千号人呢,大部分四五十岁,年轻人反倒不多,有的人一辈子就在国子监里头耗过去了。”60;62;  “这倒也是。早些年国子监还能补上县令之类的活,现在快退休了才能补上一任县丞主簿之类。真要干活就能外放出去,那一个个削尖了脑袋都会往里头钻。对了,那刘泽清的侄子怎么样了?”60;62;  “软禁起来了,那家伙态度还不错。黄督师你不是原谅他了?总裁那边也不想和一个小卒多计较,他就被软禁起来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