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1259章 妙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过朱聿键倒是不担心自己的威望,现在正国难当头,就算是东林党他们好歹也是儒臣,在这紧要关头他们也不敢搞出什么大事来,顶多搞一搞派系内斗。60;62;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个道理大家都清楚。经历了清军打到南京城下的“刺激”,满朝文武都清醒了不少,他们都知道如果自己搞出个什么意外来,大明真的会完蛋。所以他们内斗归内斗,涉及到北伐的事情谁都不会去挡路。60;62;  而内斗的事情,一向都不会摆到台面上,上朝也无用。等两拨人真在朝堂上吵起来了,那就是动手的时候了。60;62;  不上朝,朱聿键也落得个清闲。他每日里晚睡晚起,等到天亮了才从床上坐起来。等到了九点,孔阁老会准时候敲开他办公室的门,把重要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在桌上给他摊开。60;62;  他们俩的私人会议会一直持续到中午,然后朱聿键在下午开始盖章,孔阁老回翰林院坐堂。60;62;  “陛下,今日无事。”孔阁老开了门便说道。60;62;  “我知道,今天放假嘛。来,坐下说,咱们喝杯茶。一会把你侄孙女儿领回去过年吧,过年放假三天,让她年初四再来。”60;62;  “诶,知道了。娃娃在陛下这里,侍奉得可周道?”60;62;  “她在皇后那边,不在我这。皇后说女娃娃教得好,懂礼数。就是有一点...”60;62;  “啊?这娃娃懒惰么?那多半是家里头的人疏于管教,老臣带回去这几天一定好好教。”60;62;  “倒不是懒惰。倒是这名字——你侄孙女叫孔妙音是吧?”60;62;  “是啊。”60;62;  “我们这把各家的女儿孙女儿聚在一起才发现——十个人里头有两三个都叫妙音。孔妙音,王妙音,张妙音,朱妙音。除了叫妙音的,还有妙贤、妙安、妙莲、妙灯——还有个叫妙澄的,黄澄澄那个澄。这么些个女娃娃混在一起,你叫一声妙音有四个人搭话,还有一大堆妙字辈的,混在一起根本就分不出。”60;62;  “陛下这说得...我还真没发现。平日里各家女儿都养在家里,我还当就我们家这么叫。原来叫妙音的这么多?”60;62;  “是啊...我说,你们给女儿起名的时候能不能用心一点?”60;62;  “若是用字辈的话,那也不太好办。学皇家...叫孔迪镭张迪镭什么又有些僭越。要是叫三娘四娘...”60;62;  “叫三娘四娘太敷衍了。将来咱们要把女子的姓名登记造册的,这要一大堆妙音、四娘、三娘,到时候可怎么才分得清?”60;62;  “依我看,还得是入字辈。”60;62;  “入字辈?可女儿都嫁出去了,怎么还能入自家的字辈?”60;62;  “嫁出去的女儿就不是自家人了?这风气就得改一改。“60;62;  ”那...要不我回去给我那侄女儿想个名字?“60;62;  ”你们孔家这几辈是个什么字?“60;62;  ”我是‘贞’字辈,再往后是‘乾’字辈和‘衍’字辈。我那侄孙女儿若是入字辈的话,也该是‘衍’字辈。“60;62;  ”那正好。你回去好好想想,就趁这几天回去的时候给女娃娃好好想个大名。这‘妙音’虽然好听,但用得太多就变味了。诶,孔阁老,你做得了你侄孙女儿的主吧?”60;62;  “我是南孔的当主,还挂着个世袭五经博士呢,怎么做不得主。”60;62;  “诶?说来,我怎么没见到多少孔家人?孔阁老你没提携他们?”60;62;  “啊...他们。陛下啊,这穷大辈,富小辈。您看我比孔胤植的辈分大就该晓得了,我们家穷得很。穷人没什么钱念书,我家里头的那些个小辈也就是在老臣走上仕途之后才有钱念书。早先他们还得一边念书一边干农活。”60;62;  “你们家竟然穷得连书都念不起?”60;62;  “倒也没穷到那个地步。只是我们家人多,这一摊开来,分到每个人头上的钱就少了。”60;62;  “倒也是。那你们孔家现在好多了吧?”60;62;  “儿辈倒是苦得很,孙辈就好多了。老臣七八年前从阁老的位子上退下来的以后,家里的田就都不用交税了,孙辈都养得白白胖胖。”60;62;  “你那侄孙女儿是挺白胖的。果然还是当官好啊,一人当官全家不愁。”60;62;  “江南有不少人家都是这样。家里只要出了个当官的人,他们家子孙后代都能跟着沾光。有个官身,家中的田产就有免税的额度,就是凑不到额度也有人来挂靠。天长日久,家业就兴亡起来了——这就是所谓的书香门第。朝中,尤其是东林党,他们家里头大半都是这样的读书人家。”60;62;  “那马士英呢?他好像不是江南人。”60;62;  “他是贵州人。虽然不是江南,但他家也是世代为官。”60;62;  “他这知恩图报的脾气,倒不像是个大户人家的,总觉得有些‘局促’。昨天你把他放出来了吧?”60;62;  “赶出来了,他已经回住处了。陛下你说‘局促’,这倒确实像。他想报恩,无论谁帮了他他都涌泉相报。昨日没和他说几句,他就说要为大明杀身成仁。这是好事,但一想到尽忠就想到杀身成仁,这就有些奇怪了。”60;62;  “算了,忠诚毕竟是好事。一样米养百样人,有这么个奇怪的人倒也不稀奇。他若是能去日本,倒是省了事。朱舜水是个文人,让他深入狼窝,我怕他没法全须全尾地回来。有马士英这么个‘猛士’去,我倒是放心些。听吴王说,为了报答皇恩,他有为大明献身的决心。”60;62;  “我看不像是假的。就凭他说两句就要自裁的‘愣劲’,大明要真完蛋了,他为国献身也不奇怪。”60;62;  “倒是个义人。只是他这份知恩图报的‘愣劲’用在国内容易误事,搁在外头倒是不妨事。他再知恩图报,面对外人也报不起来,最多在日本认识几个吃饭的好友而已。让钱谦益那边先准备好对日的文书吧,让日本的使节和他一起提前回去。《时宪历》先手抄一份,不要刻版了。”60;62;  “汤若望那边说,《时宪历》得三月才能编好。”60;62;  “我说的是原来的那本,那编之前徐阁老就已经编好一本历书了。我们赶时间,直接把那本抄录一份寄给平家光。让他知道我们还有修订历法的余力,他也不敢对着朝鲜动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