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2281章 开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陛下,微臣建议重启九边的开中法,直接让南洋印刷‘盐引’,然后朝廷在朝贡时兑现。”60;62;  “这个...这个...”朱聿键一听就觉得这事情很“有趣”。但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便反问道:“这法子现在不用了吧?”60;62;  “陛下,早就不用了,从弘治年开始就不用了。”60;62;  “这为什么呢?这法子既能给边军供粮,又能让盐商获利,岂不美哉?为什么刚到了弘治年就”60;62;  钱谦益垂下头,慢慢地摇了摇:“这个,不好说啊,不好说。要不,孔阁老您说一下?”60;62;  “这还不好说?”60;62;  “嗯,确实不好说。”孔阁老答道:“因为这不是什么好事情。真要说,估计得等大明完蛋之后给大明修史,那时候才会开始评判这件事的是非功过。而现在,虽然距离弘治年都过去二百年了,但这事情还是不好说。我给陛下打个比方——”60;62;  孔阁老伸出了两只手:“以秤做比。左边吊着秤砣,右边放着银子。秤砣重了,银子就会往上扬。银子重了,秤砣就会往上扬。这就像个两头葫芦,把一个按进水里头,另一个肯定会浮起来。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把边军的粮价按下去了,那什么东西漂起来了呢?”60;62;  “盐价?”60;62;  “对,盐价漂起来了。”60;62;  “但盐价漂起来了,盐商为什么不高兴呢?”60;62;  “您看,问题来了。”孔阁老无奈道:“还是拿刚才的问题做比。我们实行开中法,把运粮的耗费压下去了吧。那什么东西又漂起来了呢?当然是盐商的运费。运费它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我们只是把运费从朝廷头上转移到了盐商头上。所以他们当然不高兴。”60;62;  朱聿键一想,似乎确实是这个理——本来人家本地的盐商能直接在本地买盐来卖。结果朝廷非要人家把粮食往边关运,这样才能拿着凭证再回来买。这显然是违反了经济运行的规律,等于从河南平顶山往山西大同运煤。60;62;  盐商之所以硬着头皮去运,是因为他要是不运,朝廷不管饭。60;62;  朱聿键明白,这就是洪武年的施政风格。洪武年的朝廷非常强势,国家机器飞速运转,任何卡在中间运转不灵的零件,要么上油润滑,要么就直接连根敲掉。60;62;  但到了后头,只要那零件“吱呀吱呀”响两声就行,这样大家就能假装这个机器还在运转。60;62;  “啧啧啧。”朱聿键摇头道:“到底是太祖皇帝,我们比不上啊。不但是智力,还有魄力。这份魄力我们怕是拍马也赶不上了。”60;62;  “陛下。”孔阁老沉声道:“本来这话我们不该说,没人会和皇帝说这些。要说,大概只会和鞑清的皇帝说吧,因为他们要总结本朝的功过得失。我们说这话,已经是破了例。可惜了大行皇帝啊,当初这些话可没人和他说。”60;62;  钱谦益撇嘴道:“说了也没用,那时候大明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大行皇帝,那是回光返照。只能交代后事,让我朝的死相好看些。但今天咱们既然把这话挑开了说了,陛下,您也要引以为戒。”60;62;  “我明白。这种强势的政策,要提前想好人亡政息该如何处置。太祖爷当年就是在这方面欠缺考虑,定了一堆只有他自己在位才能走得动的国策。结果后来接班换人时,谁知道会闹出这么大的风波,古往今来藩王造反成功第一人竟然发生在本朝,实在是...咳,蜡烛动了,我不说了。”60;62;  三个人都盯着蜡烛看了好一阵,想等蜡烛不晃了再动手。可那蜡烛却像抽风似的扭个不停——60;62;  “卢千户,这个蜡烛!喂喂,你进来看看这个蜡烛!”朱聿键朝门外大喊,门外叮铃咣当一阵乱响,卢比扬冲进门来,扶着门问:“出什么事了?什么事了?”60;62;  “你看看这个蜡烛...诶?哦...我忘记关窗了,没事了没事了,你忙你的。”60;62;  卢比扬莫名其妙地看了看三个人,这便出去了。60;62;  屋子里的三人面面相觑,脸上都挂着虚汗。60;62;  朱聿键拿袖子擦了擦额头:“你说,咱们这怎么跟做贼似的?有什么好怕的呢?太祖皇帝还真能从窗口跳进来用烛台打我们?”60;62;  钱谦益答道:“陛下,我们慌的恐怕不是太祖皇帝,是太祖皇帝一手建立起来的大明朝廷。小心水太凉啊~陛下。”60;62;  “你是说...那位落水的...”60;62;  “陛下!”钱谦益打断了朱聿键的话:“您知不知道,当初在朝中主导改革盐政的人是谁?”60;62;  “是哪位?”60;62;  “景泰五年的进士,户部尚书叶淇,淮安人。”60;62;  “啊~~原来是这样。这事情是两淮的盐商请他提的?”60;62;  “是。徽商从此以后像火箭一样蹿了上来,直到今天依旧还兴旺发达,制台把皇家银行都交给他们代管了。”60;62;  “方才说按下葫芦浮起瓢。那这次浮起来的又是谁?”60;62;  “短期来看,浮起来的是边军和商屯。边军您知道,没了开中法之后粮价会暴涨,粮价上涨可不仅仅是只有吃饭会贵些。铁匠要吃粮,木匠要吃粮,裁缝也要吃粮。粮价上涨会让整个九边的开销暴涨,时称‘菠粟翔贵’,物价直接飞起来了。至于商屯...”60;62;  他想了想,这才接着说:“其实商屯是这么回事。朝廷说,拿粮换盐,但没规定必须是江南的粮。于是就有人直接在九边种粮,就地交付,然后把盐引送回来——这些商屯,实际上才是九边粮价的压舱石。只要有商屯在,粮价怎么算就在九边诸将手里。商屯随着开中法一起撤了,九边自己不产粮,粮价就由不得边将了。”60;62;  “朝廷怎么看这些商屯?”60;62;  “朝廷觉得他们才是真正的良民啊...那些盐商,不过投机倒把罢了,那些冒着风沙到边关开垦种田的人,朝廷是非常欢迎的。商屯没了,对朝廷来说简直是莫大的损失。”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