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2262章 科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由检打算和舒贾见面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相似,但这次朱由检的心态却和往昔截然不同——以往他是从战略上藐视敌人,现在则是直接站到了奥尔特云层。60;62;  了解“心理史学”这种复杂科学,他不得不感叹一句——复杂科学比传统科学看起来更加魔性。60;62;  这种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完善于21世纪中叶的“科学”,在他看来真的要打个引号才合理。因为这简直不像是科学,这是魔法,这是炼金术,这简直就是在炼丹。60;62;  但这毕竟是科学。只是,这是“不讲逻辑”的科学。按照奥古斯塔所说的观点,人类已经将一种名为“连续性”的东西从传统的“逻辑性”中提炼了出来,并用连续性来描述人类社会,而非自然界。60;62;  这么仔细一想,似乎确实是有道理。太祖朱元璋起兵时只有11个人,努尔哈赤还有13副甲呢。结果1352年5月,太祖皇帝用着11个人空手套白狼,骗来张家堡3000兵马,又转头带着三千人夜袭横涧山,杀敌无数,招两万多人。60;62;  这乍看起来完全没有逻辑。11个人是怎么骗到3000人的呢?3000人又是怎么招降两万的?而这竟然还是太祖皇帝初出茅庐的第一战。为什么第一战就能打成这样?为什么一个从未带过兵的人,带着一群新近归附的3000降兵,竟然能发动夜袭这种难度极高的战术动作,竟然战胜了十倍于己的敌人。60;62;  这些东西只有史书敢写,小说是不敢写的,因为写出来要挨骂。60;62;  可问题来了——这明明是史实,以严谨为第一要务的史书都写了,而不怎么讲究的小说反倒不感谢,原因何在?60;62;  原因就在于,小说作者要说服读者,要安排前因后果。可鬼知道太祖皇帝是怎么一出家门就大展神威?难道写他虎躯一震,就让这几钱几万人吓破了胆?那他可比在天津一掌轰开北京城门的曹公公还要厉害了。60;62;  小说作者根本就无法补全这些细节。他们不像陈寿似的,在刘琦和诸葛亮密谈的时候都能躲在天花板上偷听。60;62;  就因为无法补全中间的细节,所以情节缺乏连续性。哪怕描述的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也会让人觉得是在扯淡。这个理由放在刘邦大战项羽也是一样,几千年后看来实在是太扯淡了。他一个沛县亭长,怎么他就突然打赢了西楚霸王了呢?为什么项羽在楚河汉界时就突然脑抽呢?他可是天下第一人,为什么会在这种关键时候脑抽?60;62;  别的不说,朱由检对“关键时候脑抽”这种行为倒是深有体会,因为他身边就有个两脚一沾地就由不得自个儿大脑做主的家伙。郑成功的行为他在这里是有连续性的,因为他亲眼见到了郑成功行为的前因后果——60;62;  郑成功会脑抽,是因为郑家的惯性,是因为天气条件,是因为种种复杂的原因。但这些东西在史书上看起来并不明晰,因为陈寿的本事是不传之秘,没谁能像他似的无处不在。60;62;  其他人看不到郑成功行为的前因后果,就会觉得缺乏连续性——如果不加区分的话,也就会觉得缺乏“逻辑性”。然而心理史学告诉朱由检,这不是缺乏逻辑性。60;62;  黑格尔的哲学认为,任何客观事物的存在都具有其逻辑性,是“合理”的。但,这些事物并不一定具有连续性。就像刘邦破项羽,看起来扯淡,但确实是真的。60;62;  同理,心理史学也认为,任何存在于人类意识中的主观认识都存在连续性。但,这些认识也并不一定具有逻辑性。就像刘邦破项羽,它确实是真的,但并不影响它看起来扯淡。60;62;  心理史学正是厘清了这一条,才将“主观认识对现实的影响”提炼了出来,并以此来细细梳理人类的历史,厘清人类历史中那些受到“超个人心理”驱动的部分,才将其转化为一种实际的科学。60;62;  和其他人的史学一样,心理史学也要总结规则。在人类螺旋前进的历史上,这种规则有足以用来“预测未来”的能力。60;62;  奥古斯塔本来不想把这种复杂科学引入到朱由检的脑子里头去。因为在没有相关知识背景的情况下,朱由检只能把这玩意儿当作魔法来用——以心理史学自己的话来说,它在朱由检这里缺乏连续性。60;62;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朱由检把历史引到了奇怪的地方,才让史学的部分逐渐失效,让她不得不用心理史学的方法重新审视这个被改得面目全非的世界。60;62;  第一个遭殃的自然就是印度,遭殃——或者说受惠的第一人自然就是舒贾。60;62;  从心理史学的角度来说,他不是必须要被毁灭的对象,是可以被选择毁灭的。60;62;  朱由检选择不毁灭他,所以他活下来了。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充满惊喜。60;62;  不过在迎接惊喜之前,还有些“安排”等着舒贾——60;62;  “你刚才怎么说来着?要怎么安排他?”坐在会客室里头,舒贾还没来,朱由检先和奥古斯塔做了最后的确认。60;62;  “用八卦。”60;62;  “八卦?我跟你说了,不要用魔法...”60;62;  “我也跟你说了,这只是看起来像魔法罢了。这是科学,这是心理学。”60;62;  “心理学还要用八卦?”60;62;  “你那个不用,这个就要用了——不过我就不展开和你说了,这是要用一部书去论证的,我只和你说怎么用就行。”60;62;  “你说,我听着呢。”60;62;  奥古斯塔揉了揉鼻子,想了片刻,便开口道:“我从这里开始说——我先问你,你肯定听过有个词叫‘天上掉馅饼’是吧?那为什么人们会怀疑这种现象?”60;62;  “不劳而获,当然要怀疑。”60;62;  “对,问题就在这里。”奥古斯塔反问道:“为什么不劳而获就不对?获得,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付出,是一种主观的认识。凭什么主观上的付出,就一定能得到客观的‘获得’呢?努力就一定有回报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