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忤逆幼帝,竟然是忠臣 > 第212章 英雄救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果成立一家集天下大势、政务、地方变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期刊,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当然,考虑到交通、交通等方面的原因,七日一周的新杂志,肯定会在雒阳、甚至是重要的地方,掀起轩然大波。

    至于其他几大势力的地盘,他还真没想过。

    毕竟,汉朝版图实在是太大了,现在还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等到所有的组织都建立起来之后,皇甫启就会将它推广到整个国家。

    皇甫启见到庞德公等人的不解,立刻将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

    “这”陈小北神色一愣。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惊讶之色,谁也没有料到,皇甫启居然会有如此惊人的计划。

    “恭喜你,你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你可以获得一次额外的机会。”

    “恭喜你,你成功了,震惊了所有大儒,请你选择一次!”

    “恭喜你,你得到了一张“完美版的印刷技术图纸”,如果你希望能够促进新潮流,那么你就必须要使用一种特殊的载体,这张图纸可以帮你处理任何问题。”

    星辰。

    这还真是他的愿望。

    有了这张图纸,我要出版一份杂志,和汉人的理念发生冲突,就没有什么限制了!

    有了四海商行的资源,再成立一个出版公司,以后岂不是可以掌握舆论?

    皇甫启沉声道:“庞德公,我还有一件事要办。

    我不会在东观学宫巡视了,还有,我说的话,都要第一时间通知学府的人。

    这份杂志是我以后要创办的,叫‘东观报’,以后我会把它的工作情况告诉你的。”

    “这”陈小北神色一愣。

    庞德公等人,看到皇甫启匆匆离开,心中五味杂陈。

    若是真的成立了这份东观报,对雒阳,对整个中原来说,都将是一场轩然大波!

    从东观学宫回到将军府邸,皇甫启找到了武则天,昨晚折腾得够呛。

    \"夫君,你如此匆忙召见我,所为何事?”吴则天躬身问道。

    皇甫启微微一笑,道:“媚娘,我这次找你,是为了一桩重要的事情,你可有这个胆量?”

    他要领导汉朝,自然要用最好的人。

    武则天最擅长的就是阴谋诡计,如果让她和那些掌握着教育解释的世家大族和豪门大族展开竞争,一定会很有趣。

    听到夫君的话,武则天心中一动,立刻说道:“能帮助夫君的,哪怕再大的风浪,我也愿意。”

    “嗯。”

    皇甫启微微一笑:“这就是我的妻子,应该有这种气质,你看我的书吧。”

    皇甫启在书房里,将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武则天看到这份计划后,也是大吃一惊。

    武则天怎么也没有料到,自己的丈夫,会将如此重大的任务交给自己,而建立东观社,也是一柄双刃刀。

    如果这件事办得好,可以为丈夫谋取无穷的利益,但如果办不好,就会让丈夫身败名裂。

    但逃跑这种事,武则天可不会干,这种大事如果交给了别人,肯定会做出对丈夫不利的事来。

    这件事情,他需要自己去处理。

    武则天在权衡了一下得失之后,便打起了主意,无论如何,她都要将这份杂志给办好。

    在这乱世之中,要始终保持自己的无敌地位,还要避免被人诟病,就得掌握舆论。

    为什么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会如此肆无忌惮的支持八个人,甚至不惜与皇甫启为敌?

    更关键的是,他们掌握了舆论。

    在这世道上,平民百姓还不如富人养的狗,舆论又是怎么回事?天下士族,天下豪强,都是舆论!

    武则天一脸认真地说道:“相公创立东观,主要是为了东观学宫,也是为了促进学宫的发展。

    二是为了引导舆论,借着《东观报》,将自己的治国之道,公诸于世,不知可否告知?”

    “媚娘说的没错。”

    皇甫启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从古至今,人心都被世家大族把持着。

    现在的朝堂上,问题很多,士族和豪强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

    虽然我是文武百官,位高权重,但面对那些叛逆的官员,我也不能明目张胆地动手。

    如果我真的用这种方法,一直排斥别人,恐怕会被天下人唾弃,从而耽误我接下来的计划。”

    皇甫启在汉朝呆了那么久,自然知道士族和各大世家之间的关系。

    不说其他,单说袁氏和杨氏,这两家都是四代三侯,他们都是亲戚,那么跟着袁氏和杨氏的士族和权贵又有什么区别?他们之间的婚姻,一定很复杂。

    如果把袁氏和杨氏的家眷都计算进去,再加上他们的士族、豪强的家眷,这些关系就会变得非常的广泛。

    所以袁绍和袁术才能如此快速的发展壮大。

    皇甫启要征服所有的贵族,统一整个大秦,可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做到的。

    这就要求大量的人才,让他们能够在自己征服的土地上,统治那些被战争波及的地区,同时也要有士族和豪强的帮助。

    如果不能让这些世家大族、大势力,获得巨大的好处,他们又怎么会向皇甫启低头?

    武则天微微一笑,道:\"我知道了,夫君的名声很差,都是那些权贵们搞的鬼。

    有一件东西,可以让所有人都明白,夫君这么做的目的,起码能让一些人,不会对自己的丈夫产生反感。

    而且东观学宫还能在这个期间,不断的输送人才,让当地的官员更迭,这样一来,夫君所推行的新政,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皇甫启道:“是啊,想要根治病痛,就必须要有人来做,光凭我一个人,是做不到的。

    我创立东观学宫,一来是为了《后汉书》的编纂,二来也是为了培养人才。

    扩大了东观学宫的人才储备,同时也扩大了招生范围,不再是一州一地,汉室各州也要招生。

    士族和豪强发展了这么多年,一直把持着学校的解释,让自己的孩子能够享受到最好的教育。

    所以,士族和豪强的才干,大多都是从这个角度来的。

    我要先从官场上扭转局面,慢慢的用东观报来说服更多的人。”

    汉室的消息渠道很简单,如果《东观报》这种大杀器,能成功的推广开来,并且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势力,那么它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

    平民出身的人,如果知道皇甫启的想法,都会投靠到东观学习,那么他们的社会地位将会越来越高。

    虽然皇甫启遇到了不少问题,但也让皇甫启有了更大的机会,比如用自己的力量,慢慢地扭转这个世界的格局。

    武则天又说:\"相公,你可知道,这是我在东观报上的一篇文章。

    将消息散播开来?”

    武则天听到了皇甫启的话,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重点。

    为了维持《东观》的存在,他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宣传,吸引着朝中士族、权贵们的注意,只有如此,《东观》的影响才会越来越大。

    皇甫启微微一笑,继续道:“我早就有了主意,一是关于外戚的由来,二是在混乱中,汉朝应该怎么发展,二是废除百家独尊儒学的利害关系,一是因为东观引起了新学浪潮的源头,二是论典籍断句的可能性。

    要让《东观》在罗阳城中引起轩然大波,就需要勇于面对,触动世家大族的根基,才能保证《东观》的出版。

    但如果你这么做了,那你的负担可就大了。”

    武则天微微一笑:“有了些压力也是好的,可以更好的经营好《东观报》,为相公分担一些心事,让你的心意传播给世人。\"

    压力肯定很大。

    皇甫启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极为惊人的,但此刻,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要是让整个雒阳城的人都知道了,还不疯了?

    这简直就是在挖士族和豪强们对知识的解释!

    要知道,现在的汉朝,所有的四书五经,都没有标点,所以大家看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这些士族和豪强,正是掌握了‘分析’的力量,才能培养出如此出色的天才。

    如果皇甫启在这个世界,将标点的观念,早一步进入,必然会对整个汉朝的士族势力,产生极大的影响。

    要改变现在的局面,光依靠朝中的文武百官是不够的,因为他们的立场和立场都不一样,所以他们也不会在一个地方撒野。

    不过对于皇甫启而言,这并不是什么难事,他最大的依仗,就是他在这片大陆上,看到了超过两千年的历史。

    当初他要办《东观》杂志的时候,四海商会就动用了最大的力量,只花了三日,武则天就将《东观》的首刊给出版了。

    武则天想要将《东观》卖出,就利用四海商行在罗阳城的势力,在酒楼和妓院里大肆宣传。

    在得到了皇帝的首肯后,武则天还带着五万本书,在太学和东观学宫设立了一处发行处,引起了不少学生的议论。

    对武则天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卖《东观》杂志赚钱,打响自己的名声。

    此时,东观书院。

    “也不知道是何人创立了《东观》,竟敢如此胡说八道,废除百门,称霸儒家,乃是我汉朝的根本,他们凭什么来评价?”

    “这位先生的话,老夫并不认同,自从东观学宫成立之后,就一直致力于发展各种学科,现在大秦帝国风起云涌,又有什么人能说这条路是正确的?”

    “这本书上的残缺,是谁所创?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以后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古籍了。”

    “不错,如果这门功法真的存在的话……”

    武则天一袭黑袍,与王守仁并肩而行,听到东观学宫诸多弟子的讲述,嘴角带着一丝微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