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忤逆幼帝,竟然是忠臣 > 第213章 惊世之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姐,您这样在学宫中推广《东观经》,会不会太激进了一些?”王守仁皱眉问道。

    “如今因为这份东观报的缘故,整个青州学府都沸腾了,就连蔡祭酒等人,也不再撰写《后汉书》,而是齐聚一堂,商议这份杂志的内容。

    据我所知,许多人都在批评东观报,若是招致那些大儒的抵制,恐怕......”

    武则天摆了摆手,微笑着说道:\"没关系,侯爷在创立这本书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一步,这是他的事,他说的话,也是他的事。

    侯爷说过,如果要把新的学术浪潮推向高潮,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打破思维的桎梏。

    相信你也知道,侯爷当年率领大军剿灭叛逆,建立安西都护,就是为了让丝路更好的发展。

    如果不能冲破思维的桎梏,朝中的官员们知道了这件事情,会闹出多大的动静?”

    王守仁闻言,微微皱眉,望着面前议论纷纷的学子,心里有些唏嘘。

    侯爷不愧是一代枭雄,他所想的,可不仅仅是推动新时代的发展,更是涉及到了国家大事。

    王守仁等人都知道,如今的大势已经大乱,各方势力都在争权夺利,彼此争斗。

    更何况,朝中的文武百官,虽然表面上对自己的王爷言听计从,但暗地里,他们还是会继续兴风作浪,对侯爷行限制。

    王守仁又问:\"这位小姐,我有一本书,要在东观报上刊登,不知道能不能行?\"

    武则天微微一笑,\"这是自然,我们东观报本着公正的宗旨,会在后面的一段时间里,进行一次讨论。

    但你的论文,一定会刊登在我的杂志上,但你要承担很大的责任,所以我要提前告诉你。”

    如果是为了突破思维的桎梏,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让新老两个人针锋相对,将原本隐藏在黑暗中的东西,公之于众。

    以王守仁为代表的思想界,和汉朝的老思想界针锋相对,想想都让人兴奋。

    王守仁道:\"这倒没什么,只是我有些担忧,如果这雒阳城,甚至是整个郡县,都因为这件事情而乱了阵脚,你会不会被逼着撤销东观?\"

    武则天傲然说道:“这一点,你不用太过在意,我才是真正的掌舵人,背后有你的支持。

    即便是风雨飘摇,这份《东观报》也不会被废除,侯爷的决心,想必您也清楚。”

    皇甫启从四海商会中,调集了不少精锐,组建了一套完整的架构,保证了《东观社》不受任何干扰。

    王守仁在听完之后,也是彻底的意识到了,侯爷这是要将自己给捅出一个大坑来,既然如此,他也必须要参与其中。

    此时,东观书院的内殿之中。

    “这些杂志,就是一个灾难性的东西,他们竟然如此的胆大包天,竟然还敢对我们的皇族指手画脚,还口口声声说自己的意见,真是可笑至极。”

    孔融也跟了上去:“祭酒,这等扰乱我书院安宁的魔功,一定要从我的学宫里除名。

    此时,学宫里的学生、博士、山长们,都停下了手中的事情,开始为《东观》争论不休。

    最要命的是,这东观院还打着我们的旗号,摆明了就是要拖我们的后腿。”

    蔡邕有些头痛的坐在了一张桌子上,翻阅着桌上的书籍,想起了两天之前,皇甫启半夜来找他的情景。

    \"呼\"

    蔡邕叹了口气,面色凝重地说道:\"这件事情以后再说,我看这东观报所倡导的言论,也未尝不可。

    如果你们对他们所说的,有什么意见,可以提交给我们的报纸,让他们信服。”

    “这”陈小北神色一愣。

    蔡邕此话一出,许多原本还有些异议的大儒生都是一愣,完全没有料到蔡邕会如此的态度。

    如果不能立刻解散东观报社,那么东观学宫,甚至是整个雒阳城,都将迎来一场大乱。

    在东观学宫和太学的疯狂宣传下,仅仅半天的功夫,这件事情便传遍了整个雒阳城。

    许多雒阳人,都有好事之人,前往书局,领取免费的东观书,三五成群的讨论着。

    身在皇帝的地盘上,雒阳百姓都喜欢讨论朝堂上的事务,因为他们有这个优势。

    而《东观》上的文章,更是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朝中的文武百官们,也都是如此。

    右军统领。

    “岂有此理!”

    伏完有些兴奋地说道:“东观报馆是谁开设的,凭什么评论我们的国事,连我们的根基都要毁了!

    不行,这件事情一定要禀报大元帅府奏明,尽快铲除这个祸害百姓的势力,不然我汉朝还真要大乱了。”

    关于《东观报》的事情,傅完早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试析天下外邦王的由来;

    混乱中的汉朝应该怎样发展;

    试论革除百门专制儒家思想的优劣;

    东观学宫是引起“新学浪潮”的根本原因;

    试析古代文言文脉的可能性。

    像这种惊人之事,你区区一个东观报,怎么可能说得出口?

    我们不知道么?

    不过,就算知道了,也不能这么直接的说出来,这摆明了就是要颠覆汉室的根基。

    刘弘捋了捋自己的长衫,皱眉说道:“恐怕事情没有这么容易,我就不信,没有靠山,这东观报还能闹出这么大的乱子来。

    东观报馆和东观学宫,听他们的言外之意,应该是与他们有关,但据我所知,东观学宫并没有听说过这件事情。

    东观报社不是由东观学宫创立的,谁能在那么快的速度下,在雒阳搞出如此大的事情?\"

    伏完一愣,随即问道:“这么说来,这件事情是皇甫那小子做的?

    文u弘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不过皇甫那孩子这么干,对他有何益处?\"“他是东观的创始人,这是我们的让步。

    他这是要搞什么“新学”,这不是闹着玩的么?他有什么本事,与我汉人为敌?”

    他现在如此兴奋,是因为他已经在利用自己的利益。

    最可怕的是,皇甫启要对付的,乃是天下各大势力。

    刘弘轻吸一口气,说道:\"若是皇甫小儿当真是忧心忡忡,也不会做出如此咄咄逼人的事情来。

    他自从登上大帅之位后,就一直桀骜不驯,如果让他扶持我汉室,恐怕还没等皇帝登基,就已经天下大乱了。”

    事实上,皇甫启身为大将,执掌尚书,朝廷之中,也有不少人不同意,但皇甫启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兵马,这让他们有些畏惧,也不愿意说出来。

    刘尧借着这个机会,组建了一支新的军队,朝中官员们提议,让两支军队脱离大元帅的掌控,都是为了让他有更多的机会。

    西园的新军,在伏完的带领下,不过几天时间,便招募到了数以万计的士兵,而且个个身强力壮。

    皇甫启知道这件事情后,就知道这件事情,必然是朝廷里的各个派系,将自己的军队,都集中到了西园的新军之中。

    更邪恶的,则是从当地的领主手中,得到了大量的军队。

    这是一支精英部队。

    否则西园新军也不会在那么快的速度里,把框架给搭好,以他们的实力,根本做不到。

    他从未指挥军队,如何能够无师自通?

    皇甫启成立《东观》,也是出于各种原因,既然双方已经撕破了脸皮,那么就来个大的吧。

    \"无论皇甫小子如何想法,这件事情一定要上朝。\"

    伏完斩钉截铁地说道:“如果让皇甫那小子在这里胡作非为,那我们汉室的根基,可就毁在他的手里了。”

    雒阳城的许多角落里,都在上演着类似的故事,这些世家子弟、权贵们的立场,都是一样的坚定。

    但对于那些出身贫寒的官员和关西的官员来说,他们的态度就有些暧昧了,甚至是抱着不同的心思。

    龙武卫的斥候们,也开始向皇甫启汇报。

    “这份杂志上的东西,似乎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皇甫启饶有兴致地望着众人。

    “这还只是一个开头,就有那么多人反对,这雒阳城,怕是要乱了。”

    荀或走了过来:“侯爷,我们要不要插手,若雒阳城陷入这样的混乱之中,恐怕会有一些变化。”

    皇甫启摆了摆手,\"有何惧,雒阳城还不能翻身,这司马之地也不能为所欲为,现在这份《东观报》,却牵扯到了朝中的重臣。

    那些地方的贵族,都在忙于自己的事情,根本没心思管这件事情,一个读书人,十年内不能叛乱,也翻不出多大的浪花来。”

    就像武则天说的,皇甫启对此事的看法很清楚,他要推行新政,必然会有这种变化。

    以王守仁等人的实力,必然会与书院中的几位学者联手,掀起一场新的学术浪潮。

    而且,皇甫启相信,假以时日,知道的人越多,就会有更多的学者,出现在雒阳亮的面前。

    好吧。

    皇甫启并不希望东观学宫变成一个没有生气的地方,他希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打破汉室思维的桎梏。

    如此方能让汉室发生变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