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天天死谏,永乐被我气哭了! > 第三百零九章 体察民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等老朱反应过来,还想再问几句的时候。

    秦瑞的身影早就已经渐行渐远,消失在了奉天门的拐角处。

    ……

    金陵接头上。

    朱元璋又患上了自己那一身粗麻布衣,悄然无声的成为街上游走百姓中的一员。

    他想通了,与其直接问秦瑞致富之道。

    还不如直接去看看百姓们,是如何看待精灵的变化。

    毕竟秦瑞这张嘴,就算说的天花乱坠。

    可一码归一码。

    嘴上的理想和现实之分,永远都不能够混为一谈。

    经过秦瑞的一番改造,整个金陵上下,已然是改头换面。

    于老朱记忆中所呈现的那个金陵截然不同。

    还是如往常一般,老朱找了一处人潮密集的街头。

    就着街边的茶馆坐了下来。

    “小二,来盘瓜子,加两壶好茶。”

    “好了爷,您稍等啊!”

    不过片刻,老朱便一边嗑着瓜子,喝着小茶,悠然自得的打量周围的百姓。

    只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

    尽管百姓穿的还是从麻布衣,生活看起来也不像商贾那般富有,花起钱来照样拮据,精打细算。

    可从这些人的脸上,老朱却见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表情。

    他们眼神中好像有光。

    是希望的光,是对未来憧憬的光。

    太奇怪了!

    朱元璋当即就跟旁边喝茶的汉子搭上了话

    “老兄,金陵城现在都这样了,你们咋一点都不着急呀?”

    听到朱元璋这么一问,汉子反倒有些另类的盯着他,随即又笑道

    “老哥,你是外地来的吧?”

    朱元璋尴尬的抓了抓头,也只能应了一声

    “嗯,不错,是从凤阳那边过来的。”

    “有些日子没来了,今天来的时候,差点都认不出这是金陵城!”

    一听说是凤阳来的,那汉子不由得高看了两眼,从容笑道

    “原来您与天子是同乡,实在失敬失敬啊。”

    “您是有所不知,其实现在挺好的。反正这些又不是朝廷明目张胆的抢走的,而是花大价钱从咱们手上买走的,为何要急?”

    老朱皱了皱眉,又赶忙问道

    “可就算是买,那总也得让你们有个地方住,不是吗?”

    那汉子抿了口茶,微微叹息的口气

    “是呀,有钱有什么用,总得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原本呢,咱都已经跟老家的地主商量好了,到时候跟他买几十亩地,然后自己盖个小房子,一家老小就回老家过小日子去。”

    “可谁曾想啊,秦大人给出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

    “你看这又是社学又是药局,还有那么多匿名的好地方。”

    “思来想去,老家除个安稳也没什么好的。”

    “可留在这里呢?咱代代的娃子都有读书的机会,若是错过了,可是要被后人戳脊梁骨的!”

    “这骂名,谁敢背呀?谁又不想自家的娃子们有出息!”

    这汉人就是有那么一股硬气。

    为华夏之崛起而读书。

    退一万步讲不为国也得为自己。

    读书人的荣耀,从来都是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的。

    汉人好面子,好传承。

    过多了孩子们读书的机会,那就是断了他们的未来后,脊梁骨都要被戳断!

    看着他慷慨激昂且心生向往的模样,朱元璋忍不住笑了起来

    “老哥呀,说实在的我家也有几个娃子,儿孙未必就全都孝顺,你替他们操心那么多干啥?”

    那汉子也跟着轻笑道

    “是啊,未必都孝顺。

    “可咱家也有娃子呀,现在都十九岁了,娶妻生子的年龄了。”

    “到时候那娃子生了小娃,一家子手拉手聚在一起喝茶,听着隔壁读书的声音。”

    “那小娃子不得问了,为何别人生下来就可读书?咱们为什么读不起书?”

    “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回答?莫非要跟他说,是当爷爷的为了这一亩三分地丢了他们读书的机会?”

    “想想那种画面,我这心里就不是滋味。”

    没有人喜欢,天生受苦。

    乡下固然安逸,可以过着鸡犬不闻的悠闲日子。

    话是这么说,可朱元璋看了看那街坊的房子,不禁摇头叹息道

    “话虽如此,可咱听说这金陵的房子不便宜呢!”

    一提到这个,那汉子当即便气的后槽牙都给磨平了

    “谁说不是呢!”

    “咱就算是将之前所有卖房的补偿金全部拿去买宅子,也买不到原来位置原来规模的。

    “现在要么就退而求其次,买个小的,要么就到外城去买。

    朱元璋盯着那大汉,不禁好奇问道

    “那你是打算去外城还是换小的?”

    汉子笑道

    “思来想去,这问题也考虑了好几天,我觉得吧,还是买个小的吧。”

    “咱也都跟街坊邻居们商量过了,到时候买的话就买在一起,哪里安家不是家?”

    “一家子在一起,街坊邻里还能互相往来,互相也能有个照应。”

    “外城那边都是周边县里的人,也互不熟悉,免得受了欺负还没人撑腰。”

    “再说了,这内城的娃子也算咱们从小看到大的,到时候跟他们一起读,说咱心里也舒坦。”

    说到这,朱元璋当时想起了什么,不经疑惑问道

    “不对呀。这房子变小了,那么多出来的地是准备干啥?”

    大汉忽而仰头大笑

    “当然是卖给那些外地人呗!”

    “反正咱京师也就两个县,现在京师待遇这么好,人人都可想来占一席之地!”

    “就比如说前些日子,松江府那边已经有人听到风声,连着叶举家带口往金陵搬呢!”

    听到这,朱元璋心口一紧。

    也不由倒抽了口凉气。

    要是赵秦瑞这个毫无底线的建法。

    只怕不出多久,经金陵的人口就要翻上好几倍了!

    “还是那句话,金陵的宅子这么贵,他们哪买得起的?”

    “当然是借呗,反正宝钞提举司最近也在往外借,听说还可以分期还,压力也小!”

    朱元璋揉了揉太阳穴,连忙提醒道

    “老兄,我可是听说那宝钞提举司利息高的很。”

    “说这话,他们算是低的。你想想啊,一届就三十年,要换成村头的地主,还不得直接把你爸的只剩皮包骨!”

    那人说着不禁打了个寒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