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晋第一奸臣 > 第72章 大乘佛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白马寺。

    道信大师——也就是司马道信的面前摆着一沓文本。

    看罢了这份文本,即使是年过半百的他也不由得捏了一把冷汗,试探着问道:“这...这是真的的吗?”

    文本上的内容,是西游记第八回,佛祖讲到三藏真经,大乘佛法的内容。

    韩殿臣笑道:“大师说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大师说它是假的,它就是假的。”

    事实上,朝堂上对佛门势力的担心并没有差错,这帮人的确是摆烂的祖宗,天塌下来也不能耽误他吃斋念佛。

    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依然有许多人尸位素餐,每日参禅虚度挤占工作时间。

    所以,为了更好地运用这支助力,韩殿臣决意在白马寺和报纸上掀起一场沙门改革。

    改革的重点,自然就是大乘佛法。

    事实上,在唐代的时候,由于君权的威严重新被确认,不论是佛门还是道门,都没有办法继续隐居玄谈,依靠精神控制?K剥信徒,靠着百姓供养高高在上了。

    为了谋求宗门发展,他们都有进行世俗化改革,譬如说道教的外丹派逐渐向内丹派改革,与武术、医学融合在一起,被皇帝册封“天师”等等。

    而沙门改革则是由六祖慧能发起,从原本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变成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大降低了沙门信徒的入门门槛,又有玄奘西行,为唐王朝带来了宝贵的西域文献资料,这才使两教在经历了隋末大乱后重新站稳了脚跟。

    尤其是玄奘所作《波若波罗密多心经》,言简意赅,背诵难度很低,颇得信众喜爱,直至二十一世纪,依然在藏地广为流传。

    这就是大乘佛法的核心——普世性,或者说普世价值。

    久居沙门禅宗的道信大师当然能完全理解这一次改革的重要意义,他双手合什,对韩殿臣郑重行了个佛礼:“韩少保之佛性圆融,实在非老衲所能企及。”

    “如若韩少保不弃,肯遁入空门,老衲愿以禅宗之首相让,亲自为韩少保剃度。”

    韩殿臣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这倒大可不必了大师......”

    “我来只问你一句话,这次佛门改革,你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道信大师一时间陷入两难。

    和朝堂的官员审核制度改革一样,这份改革也会触及到旧有僧侣的利益。

    本来带伙儿躲在山上,念念经吃吃斋,等着山下的泥腿子把粮食送上来,再给他们的老婆开开光送送子,多舒服。

    你这一下子要入世,谁顶得住?

    到时候还得教那帮泥腿子识字念经,费劲巴拉地去“普度世人”,谁爱干呢。

    “这...容老衲考虑考虑。”

    韩殿臣将文稿留给道信大师,同时留下的,还有一份《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敲了敲桌子,说道:“如今报纸发了四期了,还有四期,这一回目就该登报了,到时候登上的,还有这一份经文。”

    “大师,沙门不仅在寺庙之中,还在旷野里面,我相信,到时候,会有人愿意承担起这份改革的重任的。”

    “我当大师是朋友,提前给您看这份经文,以您的见识,应该明白它的无边威能。”

    道信大师阖上了眼,艰难地问道:“韩少保,是在威胁我吗?”

    韩殿臣拂袖笑道:“我从不威胁人,只是朝堂之事素来繁多,我没有等人的习惯。”

    “大师,多少事,从来急,我们不是佛陀,没有十万年时间等待,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们所能争的,只在朝夕之间,告辞了。”

    自白马寺出来后的第二天。

    趁着十旬休沐的空档,司马福临正拽着韩殿臣的手去北市游玩。

    自从成婚后,食髓知味的司马福临无孔不入地试图霸占韩殿臣的每一分每一秒,生怕哪天一不留神把这个男人给弄丢了。

    韩殿臣清楚地知道,两个人之间其实是没有任何感情存在的,司马福临对他的依赖,也只不过是一种急切地向周围证明她自己很优秀,值得被爱罢了。

    而他本身则需要司马福临带来的皇家驸马的身份,所谓婚姻,不过是一份各取所需的交易罢了。

    至少在能满足各自需要的时候,这一份婚姻依然是幸福且美满的。

    “夫君你看,那大和尚又在讲故事了。”

    手里捧着一包精致的小点心,司马福临一边走一边慢慢吃着,脑袋还像猫一样往周围东张西望。

    顺着司马福临目光所及,韩殿臣把目光看向台上一个慈眉善目的中年和尚,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个人应该就是四祖道信最杰出地弟子,禅宗五祖——弘忍。

    只见那弘忍冲韩殿臣投来一个友善的眼光,便继续开口说道:“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咱们修行中人,最忌讳的就是妄言、狂言。只要开口,就必然有人争,只要与人争,就一定要伤到根基。”

    “所以平日里咱们去庙里烧香拜佛,大多数修行的老法师是不常说话的,只是听。道行高深者,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就能点醒迷惘之人。这是为何?就是因为他们藏得深,藏得紧呐!”

    “不鸣则已,一鸣便能看出来谁是真修行,谁是假道行!”

    弘忍眉飞色舞地往后又说了不少,除了掺杂着讲一些老法师驱邪的民间故事,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传奇等等,也隐晦地讲述着大乘佛法地内容,试探民间的态度。

    果不其然,从下面听书的人里走出另一名和尚,朝弘忍作了一礼,开口说道:“佛法就是佛法,世上只有一个佛,那就是释迦牟尼,师兄如何能说人人都是佛?”

    “如此不敬佛祖,如何能够得成真佛?”

    弘忍笑道:“这位师弟从何处而来?”

    那和尚说道:“小僧从五台山而来,法名元痴,今日听到师兄说法,心中不解,妄动了嗔念,倒是让师兄见笑了。”

    弘忍道:“道理不辨不明,师弟若是不问,咱们如何能够辨明道理呢?”

    元痴和尚说道:“时常听人说起师兄曾言,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小僧深以为然,勤加休息不缀。如今听师兄说法与先前迥然不同,又似有相同之处,还请师兄解惑。”

    元痴之意就是说弘忍前后行为根本就不一致,先前说要自己勤加修习,如今却在闹市口大肆讲法,这还修什么行?全从嘴里漏出去了。

    如果弘忍回答不上这个问题,白马寺将会因为前后行为不一致而受到佛门诟病,若是严重些,甚至有可能失去禅宗领袖的位置。

    弘忍讷言:“这...贫僧也是近日方才受到方丈点播,刚有所悟,便讲了出来,说给法众来听。”

    元痴说道:“若是如此,师兄不如悟得圆满之后,再来说给法众听,如何?”

    弘忍摇摇头,说道:“不可,今日既已知道了自己原先修行的不足,便决计没有将错就错的道理。大乘佛法的道理,是方丈与韩少保辩经时悟出来的,今日韩少保在,不如就让他说给师弟听,如何?”

    司马福临听到这话,满眼冒星星地看着韩殿臣问道:“你还懂佛法呢?晚上给我说说呗?我听说佛门的金刚杵可厉害......”

    韩殿臣揪住司马福临的最近,愠怒道:“大街上说什么胡话!”

    说罢,信步走上讲法的台子,冲弘忍说道:“佛法精神,岂是一人可以悟得?”

    “我听道信大师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菩萨相既是千万相,又是空相,可归根到底,还是一个空相。”

    “故而弘忍师傅的揭子该改一改,要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悟到空了,才是悟到菩萨相了,若只把菩萨比作菩提,那倒不如僧众一人一棵树,枯坐死在上面罢了!”

    弘忍面色大惊:“韩少保如此具有慧根,真的不考虑加入我沙门吗?少保若是肯加入沙门,我当亲自为少保剃度!”

    韩殿臣嘴角微微抽搐:“我谢谢你。”

    台下法众也不知道听没听懂,反正看弘忍的说法,咱们韩少保应该是有佛性的人,一个劲儿的叫好。

    韩殿臣朝着众人拱手抱拳,说道:“近日道信大师颇有感悟,号召天下僧侣教授法众念书识字,有愿意入朝做官的善男子,可以去白马寺求学,通过科举考试,报考沙门类。”

    “若是考试通过,便可入朝为官!”

    一时之间,洛阳掀起千万热潮,儒释道三家不惜下血本争抢教众,甚至大肆收养孤儿,养作俗家弟子,教授其学识,以待其长成之后,能够入朝为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