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掀桌子玩家 > 第135章 翔一样的热身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唐琪没有情报去关注朝廷上的事情,徐希每日都要和他通气聊一聊。

    开始只是两个芝麻绿豆的御史在弹劾袁崇焕,这两个人就像是个捻子。仅仅三天时间,袁崇焕畏敌、通敌、私下议和的奏折已经堆满了崇祯的书桌。

    要说周延儒和温体仁也是流弊,唐琪肯定,内阁和皇帝不会赤裸裸的勾连‘陷害’朝臣,但这两位还是读懂了崇祯的想法。

    五天后,拿袁崇焕下诏狱审问的圣旨已经出京。

    ……

    戏台正在高潮之处,英国公最后一次醒来,唐琪把耳朵支到他嘴边,听到了最后一句话,“修远,别怕!”

    四朝元老,三次帝位交替的中流砥柱,勋贵领头羊,辽国公领路人,大明英国公张维贤黯然辞世。

    唐琪身份特殊,在灵前守孝也无可厚非,机械地应答了祭奠的人,内心非常伤悲,脸上却没有流一滴泪。

    崇祯也亲自前来吊唁,安慰了一句,‘辽国公节哀,朕许你在京城自留,什么时候想走都可以。’

    四月中旬,天气渐暖,停灵仅仅三天的英国公就下葬了。

    张之极自然袭爵,很多人暗地里期待勋贵六神无主的场面也没有出现,大家很安静,朝臣更加得意了,勋贵已经被彻底‘按死’了。

    ……

    张维贤下葬后,崇祯终于想起了进京勤王面圣的辽国公。

    乾清宫,除了两个太监和两个内阁大臣,还有一个角落里的起居郎,唐琪第一次见到这个幕后记录皇帝‘一言一行’的史官,还多看了两眼。

    这是非常正式的君臣奏对,唐琪见礼后被赐座。

    “辽国公,朕念你岳丈新丧,没有打扰你尽孝。奈何朝政艰难,今日召见卿家,朕有几句话问你,想听听你的看法。”

    “陛下隆恩,臣知无不尽,言无不尽。”

    “崇祯三年末,林丹汗自宣大入顺天府抢掠,一路如入无人之境,唐卿家如何看。”

    “回陛下,朝臣人人畏战,边镇欠饷糜烂,防御形同虚设。”

    第一句话崇祯脸就刷的黑了下来,“唐卿家认为原因何在?”

    “朝廷未给将士发放军饷,无军心可用。”

    “仅此而已?”

    “顺天府属官畏战,坚守不出,放任鞑虏抢掠,该死。”

    “如何解决?”

    “陛下,臣是武将,只负责冲阵,粮饷和官吏任免是内阁大臣的事,臣不知。”

    周延儒听不下去了,“辽国公,别忘了鞑虏自哪里来。”

    “周大人,陛下,鞑虏可以从北面任何一个地方而来,上次是大同、这次是宣府、下次有可能是蓟州、也不排除辽东的可能。”

    唐琪如此梗脖子硬答的话,大大超出了几人预想,崇祯立刻就被带偏了,“辽东?唐卿家的辽东也会不稳?”

    “陛下,独木难支,山西、大同、宣府、蓟州,四个边镇都挡不住林丹汗。辽东几次三番勤王损失战力,若林丹汗发狠先解决辽东,百姓有可能会退回山海或退往朝鲜。”

    啪!!崇祯拍桌子一怒,“你辽国公胆敢畏战失土?”

    “陛下,臣会战死辽东!但鞑虏入境与臣死不死无关。”

    ……

    咳!咳!!

    周延儒站起来向崇祯拜了一下,“陛下,辽东穷困,林丹汗应不至于对辽东有什么兴趣,现在应考虑宣大的防御。”

    崇祯顺了口气,“唐卿家,山西宣大三镇督师袁崇焕在林丹汗入境时,畏缩坚城,眼睁睁看着鞑虏入境,近期很多御史弹劾袁卿家畏敌、通敌,卿家认为呢?”

    “陛下,袁大人是陛下的臣子,唐某虽与他共事多年,宣大是宣大,辽东是辽东,臣不知。”

    崇祯对唐琪光棍的话听着很别扭,却又没有突破口,周延儒看他被动,再次接过了话茬,“辽国公既与袁贼共事多年,怎么会不知,难道他能隐忍到如此地步?直到掌握封疆大权才有所作为?”

    “周大人,你既已称袁贼,何必来问唐某。你是希望唐某反对呢,还是赞成。”

    “放肆,辽国公,这是君前奏对。”

    “放肆,周延儒,这是君前奏对。”

    唐琪转口就顶了回去,周延儒瞬间当机,涨红脸指了指唐某人,冷哼一声,反身回了原坐。

    内阁首辅就是这样的战斗力?唐某人也冷哼一声,偏转头。

    ……

    崇祯趁着这功夫,紧追着问了一句,“看来唐卿是认为袁崇焕畏战通敌是冤枉了?”

    “陛下,臣不知。”

    “卿家与袁崇焕自宁远共事,一路跟随练兵收复辽东,会不知?”

    “陛下,臣只知道袁崇焕是屯田练兵的良才,其他一概不知。袁崇焕在辽东只是屯田治民的巡抚,回朝任职不是臣举荐,他也未曾向臣许诺夸口。陛下应该招举荐和同意任命他做督师的臣子问问。想必他们更了解袁崇焕。”

    唐琪虽然低着头,说出这句话,也听到了崇祯指关节嘎嘎的声音,“唐卿,你是镇守武将,不了解属官的阴暗可不是好事。”

    “陛下明见,臣下确实头痛与官员来往,不如战阵冲杀报国。”

    “辽国公,袁崇焕不日将押解回京,你暂且留在京城看看吧。再想想边镇防御的问题,给朕上一道条陈。”

    “是!陛下,臣告退!”

    ……

    热身赛打完的唐琪,晃晃悠悠回到了国公府,崇祯会不会突然对辽国公下杀手?

    唐某人不知道,爱咋滴咋滴。京营驻地有五千骑兵,蓟镇长城边上还有两万骑兵呢,若真有那么一天,也许唐某人刚到诏狱坐着,这京城就沦陷了。

    至于万一辽国公被砍杀在京城怎么办?更无所谓了,唐某人杀了那么多人,早已生死看淡,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

    辽国公书房,“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面不改色无事一样,骗走了东洋军,我才躲过大难一场,似这样,救命之恩终生难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唐琪即兴来了一段两百年后才兴起的京剧,三人听的美目连连,“相公真是大才,连曲都会,这是什么曲?”

    “唐氏,京剧!”

    “相公救袁崇焕就是为了唱曲中的义气?”

    “算是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