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臣,总理山河朱翊钧 > 第13章 大明朝最核心的竞争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平静了一下,嘉靖又问道:“《四书》《五经》你都读过了?”

    “回皇爷爷,孙子都读过了!”

    “像你这个年纪的孩子,大都没开蒙识字呢!在皇爷爷这里,你想学什么?”嘉靖问道。

    “回皇爷爷,孙儿最想跟您学黄老之说、长生之术!”朱翊钧不假思索地回答。

    这就叫投其所好,朱翊钧早就想得一清二楚了。

    “此话当真?”嘉靖眼前一亮。

    “当然是真的!”朱翊钧的大眼睛闪着真诚的光芒。

    “可世人都说儒家的东西才是正统!你已经读了不少书了,应该也知道。”

    “回皇爷爷,孙子不这么认为!我华夏文明最璀璨的时候是三代前!那时候哪里有儒家?次之三代,儒家圣人也刚刚出来,还没成气候!当时靠的是什么?就是黄老之学!”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民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那才是令人怀念推崇的日子!等汉武以后,儒家渐成主流,可天下大郅再也没有出现过!好生遗憾!”

    “为什么?孙儿说句不敬的话,儒家的那一套,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黄老之学,才是正道!”

    作为一个后世的穿越者,对儒家之学的优秀部分虽然推崇,但远远没有这个时代读书人的那种信仰,而且深知儒家自身的局限性。

    尤其是随着宋明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变味儿了!

    越来越像泯灭压抑人性的专制工具!

    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什么不为圣人、便为禽兽,已经很病态了!

    那种道德标准,哪怕是孔子再世,恐怕都没有办法践行,最终的结果,只能让儒家思想变得虚伪,伪君子遍地走!

    所以朱翊钧抨击起儒家来一点儿心理负担都没有。

    嘉靖道:“有这个见识,你的确受得皇爷爷的衣钵!”

    “孙儿请皇爷爷教导栽培!”

    “好!朕封你为‘文妙贤人’!为万寿帝君、忠孝帝君、飞元真君座下弟子!从今天起,就教你《易经》!《易》乃群经之首!也是道家的基础!你要好生领会!”

    “弟子遵命!”朱翊钧赶忙跪下磕头。

    “好孙儿!快起来!皇爷爷现在玄修正是要紧的关头,没法子每日手把手教你。你每月初一十五到这里来,然后朕每月让秉一真人教你五次。其他时间,儒家的东西也得好生学习,治国之道,离不开他们!朕给你找了一个好老师,是国子监祭酒张居正。”

    嘉靖想得很周到,他对朱翊钧已经不只是给予厚望这么简单了,潜意识里甚至已经把他当作自己的传承者!

    因此不仅教他黄老之学,还要教他儒家治国之术!

    “孙儿遵法旨!不过孙儿有个请求,除了在皇爷爷和陶真人那儿学习,孙儿想去宗学学习,这样热闹一些。”

    宗学是太祖朱元璋建立的,由于皇子皇孙身份尊贵,一般都是老师到王府里教学,成年后又到各地就藩了,因此宗学实际上大都是一些勋贵世家子弟在里面学习。

    朱翊钧之所以想去,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要培植势力!

    他不能当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世子,那样的话,就算接任皇位,很多事情也来不及做了!

    这一世,他要逆天改命,主要是逆大明的天,改华夏的命!他就必须主动做很多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招揽小弟!

    而要招揽小弟,就必须接触人!

    所以他要主动要求去宗学学习。

    那里面都是大贵族子弟,用好了,将会是他的一大助力!

    “唔.....既然孙儿有这个想法,那就依你吧!这个年纪,确实是喜欢玩闹的时候。当年皇爷爷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在安陆,那时候皇考也没有把皇爷爷关在王府里!既然如此,就让张居正去宗学教学!让那些勋贵的孩子听听也有好处!有什么问题不明白,再单独召张居正过来讲解就是!”嘉靖想了想道。

    “谢皇爷爷!孙儿还有一件东西想学!”朱翊钧道。

    “什么东西?”

    孙子好学,嘉靖只会高兴,他们朱家是天子,想学什么没有?

    怕的是子孙没志气,不怕多学习。

    “兵家之术!”朱翊钧道。

    兵家之术既包括兵法,也包括武术。

    “哦?你还想学这些?”嘉靖有些吃惊。

    自从仁宗朱高炽之后,天下基本没有大的动荡,大明皇帝对武功就不感兴趣了。

    “皇爷爷,我朱家虽是汉人,但太祖是武功平定天下!逐蒙古于漠北!何等的荣耀威风!成祖靖难之役来,也是打得蒙古抱头鼠窜!孙儿一直就甚为仰慕!现在四方不靖,儿臣就效仿那祖逖闻鸡起舞,长大了带兵出师,也学卫青霍去病他们爷俩儿封狼居胥,替皇爷爷把那些蛮夷倭寇全都剿灭了!把我大明疆土再扩充万里!到时候给皇爷爷祝贺七十大寿!”朱翊钧说道。

    嘉靖大喜,刚想着朱翊钧像汉武帝,他就表现出对武功的极大兴趣,看来自己看人的眼力越来越强了!

    “既然你有如此志气!皇爷爷如何不成全?只是这老师得好好斟酌斟酌!”

    嘉靖陷入了沉思。

    大明战事不断,名将不少,但大都不在京里,人选一时还不好选。

    “皇爷爷,孙儿听闻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为当代名将,何不让他们轮番教导孙儿?他们虽然在外带兵,但总有进京述职的时候,到时候指点孙儿一些日子,其余时间孙儿自行练武、研习兵书,岂不大善?”朱翊钧道。

    “好!我乖孙已经筹划得很周祥了!就依你!李芳,赶快让内阁给他们几个下寄递,令他们战事一缓,就进京述职!”嘉靖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奴婢这就去办!”

    朱翊钧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知道这几个大将现在都很忙,但为了自己学习到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军事知识,也只能这样了!

    毕竟,他可能是大明朝最核心的竞争力!

    而且,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对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缺乏直观的认识和经验,这是他的短板,必须尽快补上这一课!

    这样以后的决策才能更加科学!

    而且,必须得练武!

    如此才能筋骨强健,抵御一些潜藏的风险!

    “大孙啊!你现在这个年纪,气血未发,筋骨柔软,是习武的最好时候!皇爷爷是成年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的,那时候就已经晚了!我支持你习武!而且不光要跟他们这些出兵放马的大将学,还得跟秉一真人学!秉一真人自身也是内家高手!道家真气练到家,妙不可言啊!

    ”嘉靖叮嘱道,如同后世绞尽脑汁培养教育孩子的家长。

    “谢皇爷爷!”朱翊钧听完眼睛一亮。

    他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个时代的真气究竟有没有威力。

    正在这时,门外当值的小太监禀小声禀报道:“启奏主子,靖贵妃求见。”

    嘉靖皱了一下眉头:“朕正和孙子说话呢,让她回去。”

    “是!”

    “慢着,李芳,你去吧,跟她好好说,朕晚上会过去看她!”

    朱翊钧心中思绪又起,这靖贵妃,绝不是省油的灯!

    政治斗争里,最不能轻视的就是女人!

    从吕雉到武则天,再到后世的慈禧,都是心狠手辣、玩弄权术的高手。

    何况涉及到夺嫡,必然你死我活!

    必须重视!

    “奴婢明白!”李芳答应了一声赶忙出去,一边走一边生气地对小太监说:“你这差事怎么当的?不是跟你们交待了吗?主子今天要和世子呆着,谁也不见!”

    “孙子知罪,请老祖宗责罚!可......可靖贵妃非要孙子通传,孙子们也不敢违她。”太监满脸惊恐地解释道。

    李芳不再说话。

    整个宫里,最得宠的就是靖贵妃,最跋扈的,当然也是她。

    就算是嘉靖不见她,也得让李芳出面安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